要说出一种在古代可以使得兄弟倪墙,父子相残的东西,那必然就是皇位。毕竟,这样的事情在古代是多不胜数的。欲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帝王权力的诱惑使得亲情变了质,令人唏嘘不已。
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李世民当初上位时亦是如此,李世民也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与身为太子的长兄李建成都有帝王心。两人明争暗斗了很多年,后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并杀了太子李建成,才夺得太子之位。
在李世民上位后,立八岁长子李承乾为太子,从小聪慧令父喜爱,后来沉迷娱乐又因患有足疾,害怕被废除,十分妒忌受太宗喜爱的魏王李泰。
贞观十七年,承乾与汉王李元昌、侯君集、李安俨、杜荷、赵节等密谋造反,未成,被纥干承基告密,下狱后废为庶人。
在太子废除后,闲置的储君之位又成了令人争端的话题。身为长孙皇后的两位嫡皇子,其太子之位必然是二中其一,到底是立魏王李泰,还是晋王李治?
魏王李泰本人堪称是才华横溢,史载其“聪敏绝伦”,因为他不仅对文学十分精通,所藏书籍甚至和皇室的藏书楼一样多,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对书画鉴赏也相当在行。深得父亲李世民的喜爱。
唐太宗对李泰百般宠爱,经常带着他四处游幸,甚至不过短短一日见不到他,也要派自己养的一只名为“将军”的白鹘去送信,一日之内鸿雁往返数次,而且在《旧唐书》上“魏王泰宠冠诸王”用来形容李世民对李泰的喜爱也不为过了,足以见得李世民的喜爱。
长孙无忌却一定要立晋王李治。这时太原出现了一块石头,上面刻有“治万吉”几个字。也就是“李治万岁吉祥”的意思。李世民又动了改立李治的念头。
李治虽说宅心仁厚但是生性懦弱,担心孩童心性的李治误事,而时任宰相的长孙无忌认为如果李治继承皇位的话,便于自己控制,可以对朝政全面掌控,所以李世民也是想到了这些李治继位难免会被朝臣控制。
而李世民其实是更钟爱于文韬武略的李泰,其实李世民私下也想立李泰。因为李泰作为儿子更像李世民一些,李世民虽然对于这个儿子极度的宠爱,但是对于太子这等大事还是要多多考虑的。
李泰借机向自己的父亲撒娇,声称自己百年之后定会杀了自己的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而唐太宗见青雀投进自己的怀中,立马心就软了,再一听这样的保证,当即心里许诺立李泰为太子。
不过这样的谎言却被褚遂良毫不留情地揭穿了,唐太宗冷静下来也明白杀子传弟的事根本不可能发生,毕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肯定是不可能的。于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其他孩子能够同时活下来,果断地立了李治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