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准大一新生们相继来到学校,开启了,让他们期待已久的大学生活。
虽然大学生也是学生,也有专业课和选修课要学习,但与高中相比,轻松很多,因为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管,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做喜欢的事情,就连生活费方面,也有一定的自主权。
大部分家长会按月给学生寄生活费,但具体标准没有明确答案,这与学生的家庭情况,就读城市物价等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每月1500元到2000元之间比较常见,不管在普通城市还是在一线城市,节约一些都完全够用。
女生考上211名校,父母承诺的生活费将要减半前不久,在准大一新生开学之际,一名被211录取的新生在网上发文询问:大一新生每月生活费4000元很多吗?
这一问题瞬间引起网友的关注,并进行激烈讨论,不少网友认为,女生没有吃到生活的苦,不知道钱有多难赚,不应该给父母施加经济负担,甚至认为她不懂事。然而,当了解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这次力挺女学生。
据了解,这位女生来自江苏,是名副其实的高考大省,她的高考分数并不算低,达到了一本录取线,但在江苏,想要考一所名校并不容易。
由于父母有名校情怀,在他们的观念中,985、211这样的顶级学府含金量更高,因此为了让女儿被名校录取,建议她选择位置较为偏远的211大学,这样会增加上岸率。
名校光环确实很吸引人,但这位女生并不想去太远地方读书,宁愿选择去一线城市读一所普通学校,也不想到偏远地区读211名校。
最终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在父母的劝说下,女生报考新疆大学,而当时父母向其承诺,只要能被211大学录取,每月会给他4000元的生活费,由于女生高考分数比较高,加上报考新疆大学的考生并不多,最终被顺利录取。
女生顺利考上211院校,本以为开学后每月生活费能有4000元,不料在开学前,父母就反悔了,直接将生活费减半。
原来,在暑假期间,父亲的一位同事家孩子在北京上大学,听说每个月生活费2000元就够了,加上身边人都说每月4000元生活费有点多,会让学生无心读书,甚至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
于是女生的父亲不想每个月给她4000元,这位女生也进行了退让,表示不给4000可以,至少应该给3000。可即便如此,父亲依然低头不语,表示每月只能给2000元。
生活费直接减半,这样的结果让女生破防,但又不得不接受,于是只能在网上发文吐槽,并向网友询问:一个月4000元真的很多吗?
客观来讲,大学生每月4000元确实很多,即使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每月也花不了4000元,加上如今的大环境并不算好,学生更应该勤俭节约,理解父母的不易。
因此,对于女生的询问,有网友直接回怼你毕业后,一个月能赚4000元吗?以后赚钱后,你能坚持每个月给父母2000元吗?
显然,这样的要求对于绝大部分毕业生而言很难做到。而女生要求的每月4000元生活费,也确实有些多,但毕竟事出有因,因此绝大部分网友依然表示支持女生。
父母既然向子女承诺,就不要轻易更改结果这位女同学在最初报考阶段,也感觉每月2000元已经足够,但她的报考目标并非是新疆大学,而是希望去一线城市读书,即使念一个普通本科院校也能接受。
而父母为了让他报考211大学,用生活费作为条件,每月4000元,确实很多。也正因如此,让女生拥有了一种缥缈的幸福感,最终也答应父母报考偏远地区的211学府。
没想到一切成为定局后,父母又改变了想法。如此一来,女生又回到了每月2000元的情况,但还要跑去遥远的新疆去读大学,相信这是在谁身上,都会感到委屈不已。
写在最后: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尤其是当学生成年后,有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想法,读大学是他们自己的事情,父母可以发表意见和想法,但不能左右学生的最终决定。
此外,对于承诺给学生的条件,而学生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双方应该都履行承诺,而不是事情尘埃落定后,又开始反悔。
针对此事,你选择支持谁?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速删)
还力挺女学生,呵呵,有多少人读完书出来,每月回馈父母2000都做不到,难如登天,父母承诺给4000虽然没有做到,好歹还是给了2000,说良心话2000不少了,父母在外面打工生活费也就几百块钱,首先这女的这样想,埋怨父母,还发到网上,不管父母对错,首先这女的就是有一颗白眼狼的心,不管父母从小到大给了多少关爱,养育之恩,亲情皆可抛,因为父母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满足,就该恨该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