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字仲俊,是十六国时期成汉的开国皇帝。出生于晋泰始十年(274 年),是巴氐族西晋益州流民起义领袖李特的第三个儿子,其母为罗氏 。李雄身高八尺三寸,容貌俊美,少年时性格刚烈,得到周围有见识的人士器重,道家术士刘化曾预言他以后会成为人主。
西晋元康六年(296 年),关西一带因氐人齐万年造反及连年大荒,略阳、天水等六郡的百姓流亡、迁移至蜀地,李特一家也在其中。永宁元年(301 年),李雄随父李特在蜀地起兵,担任前将军。
晋太安二年(303 年),李特被杀,李流继任,但不久李流病重,将军事大权交给李雄。李雄先后打败晋建平太守孙阜等,攻克郫城,后又用计占领成都。永兴元年(304 年),李雄自称成都王,建元建兴,废除晋法,约法七章。建兴三年(306 年),李雄称帝,国号 “大成”,改元晏平。
李雄在位期间,成汉政权的疆域不断扩大,玉衡二十四年(334 年),李雄头顶生疮逝世,享年六十一岁,谥号武皇帝,庙号太宗,葬于安都陵。
李雄性情宽厚,简省刑律法纪,氐人苻成、隗文投降李雄后又背叛,并亲手伤了李雄的母亲,但他们再次归降时,李雄宽恕了他们的罪过,优厚地加以对待并接纳,由此夷夏各族人心安定。李雄还听从尚书令阎式的建议,按照汉朝、晋朝的旧制,建立百官制度。
李雄减轻百姓赋税,规定一个成年男子每年交三斛谷,成年女子减半,每户调绸不过几丈,丝绵数两,同时减少劳役,对于新归附的人都免除徭役,使得百姓富庶殷实,社会安定,出现了闾门不关,没有抢劫偷盗的良好局面。
李雄重视文化教育,兴办学校,设置史官,在听政处事之后的空闲时间里,手不释卷,这对蜀地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雄在位期间,简刑约法,宽和政役,发展生产,使得境内相对安定,在十六国的乱世中,成汉政权在其统治下犹如一方乐土,吸引了众多流民归附,促进了蜀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对成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雄存在赏罚不明的问题,行军无号令,用兵无部伍,导致军队纪律较为涣散,给成汉政权留下了隐患。此外,他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执意立兄长李荡之子李班为太子,违背了传统的立嗣原则,引发了内部的争议和潜在的政治危机,为成汉政权的动荡埋下了伏笔。
李雄去世后,成汉经历了一系列的皇位更迭和内部斗争,最终在公元347年被东晋名将桓温所灭。李雄是十六国时期成汉的开国皇帝,他的统治标志着成汉这个短命但重要的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的确立,他的统治对于十六国时期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治国理念和政策也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作者:客居乡村
文中配图源于网络,诚望您关注我的文章,品鉴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