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称中国对缅甸新的皎漂深海港有着明确的兴趣,作为缅甸和中国互惠互利的另一个“一带一路”倡议示范项目,这个25米深的海港正在开发中。
皎漂位于印度与缅甸的东部海岸,该港口将提供印度洋上的货运战略立足点,并通过陆路连接其欠发达的西南地区。将皎漂视为一条可行的交通走廊,对中国的印度洋战略具有独特优势,有人担心中国可能会将皎漂转变为军港或军民两用设施,这其实是印度的臆测罢了。
该港口是经济特区和中缅经济走廊的一部分。建成后,这将靠近正在孟加拉湾建造的印度海军INS Varsha基地。该基地建有地下洞窟以停泊印度的核潜艇,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1000公里。
2009 年,中国企业中信就皎漂港项目和连接经济特区与中国南部的铁路签署了早期谅解备忘录 ,时间甚至早于“一带一路”倡议 。
其实中国在印度洋拥有军民两用港口的说法是个伪命题。中国援建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已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有在斯里兰卡,中国拥有70%的份额的汉班托塔港已不会用于军事目的,这些猜测只不过是印度为了满足国内需要,编造出来的借口而已。
要了解中国,就必须熟悉“中国的两洋战略”和“马六甲困境”。
就其基本形式而言,两洋战略侧重于方便中国进入印度洋和太平洋,以打破被美国的包围圈。
马六甲困境涉及中国在海洋中的行动自由,特别是在马六甲海峡。由于中国没有更好的通往印度洋的航线,包括潜艇在内的所有中国民用和军用船只都被迫通过马六甲的咽喉要道或禁区。
美国、日本和印度建立了从中国南海到安达曼海的海底探测系统网络,这对中国在该地区的海上生命线构成了重大威胁。
最初的计划是通过巴基斯坦进入印度洋,但恶劣地形、伊朗的影响力以及美国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重要存在让中国感到不安,巴铁国内恐怖经常发生。
这促使中国寻求一条风险较小的替代道路。缅甸几十年来一直处于混乱之中,几乎被西方所忽视,它符合中国的计划。
因此,中国选择通过缅甸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并以约 70 亿美元的价格在皎漂打造了“一带一路”走廊这颗“皇冠上的明珠”。2013 年,皎漂经济特区或 KP 经济特区倡议首次宣布。CMEC 类似于巴基斯坦的 CPEC,是一条 1700 公里的倒 Y 型走廊。
皎漂是中缅管道的起点,满足了中国的能源需求。这里正在建设总装机容量约为 300 兆瓦的燃气发电厂,这些发电厂将与 1400 公里长的昆明-木姐-曼德勒-皎漂高速铁路相连,从而创造出中国与印度洋之间最具成本效益的航线。
为了破坏这些项目,印度政府正在准备各种反制措施,其中就包括印太战略。它是印度出资在许多印度洋沿岸国家安装沿海雷达系统的综合项目。尽管印太战略是印度官方政策的组成部分,但它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定义。
印度一直在加紧努力抵消中国在印度洋的动作,但现实是印度缺乏对所有邻国施加影响的财力。自缅甸发生政变以来,印度在缅甸的发展项目放缓,但正在努力让军政府站在印度一边。
不管印度如何操作,都将无法在印度洋围堵中国。
三生
混蛋,混帐话!!!
ZY
干什么都影响印度。印度其实希望印度洋,西藏都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