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的健康家,还是董明珠的健康家?

若云谈商业 2025-03-18 14:44:47

争议中的“董明珠健康家”首家门店正式开业了。

一个全新的品牌战略,搭配一个别致的店名,究竟会为格力电器带来什么?

争议四起

2025年2月13日,格力电器在四川举办2025品牌战略发布会时,推出了全新战略品牌“董明珠健康家”。

这个战略的本意是希望通过场景化体验、数据可视化和智能交互服务,推动格力从传统家电制造商转型为健康智能家居服务商。

不过,伴随战略发布,围绕“董明珠健康家”这个名字的嘲讽、争议和批评声却喧嚣四起。

有人说这个名字太过强调董明珠个人IP,弱化格力品牌,也有人调侃这名字听着像“大妈养生局”,等等。

这些声音虽未改变战略推进的步伐,但确实给新品牌蒙上了一层混乱奇异的色彩。

战略价值

转眼到了3月13日,“董明珠健康家”首家门店在北京通州正式营业。

这象征着格力电器的这一新战略开始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同时,在央视等媒体的助力下,“董明珠健康家”的“全品类家电”、“场景化”等形象瞬间就立体了起来。

在首店开业现场,董小姐表示,未来计划在全国开10000家这样的门店。

日后,随着更多门店铺开,消费者对格力电器在家电领域的“全品类”品牌认知会逐步增强,其家电全品类战略也会迎来更富市场成果的发展。

而这,正是“董明珠健康家” 战略最重要的意义。

只是现在,“董明珠健康家”这个过于吸睛的名字吸引了太多注意力,很多人都没有留意到其背后的意图和价值。

破与立

客观讲,“董明珠健康家”虽然名字争议很大,但董明珠个人IP带来的热度的确让更多人关注到了格力电器的战略变化。

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慢慢会注意到格力电器在家电领域的产品布局,这对提升非空调类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销售表现会有积极的帮助。

其实,格力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推进了十多年,从早期的冰箱到洗衣机、油烟机、电饭煲、热水器、空气净化器等全品类逐渐补齐。

但是,“格力”作为曾长期专注空调单一品类的行业老大哥,一直以来被空调标签绑定得太紧,同时在非空调家电产品领域,格力电器的营销资源倾斜不足、效果欠佳,产品也更多布局于中高端、高端领域,对消费者规模最大的大众价位覆盖力度不足,加上其线下门店的全品类形象太弱,导致消费者对其非空调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始终有限。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格力电器的生活电器业务收入只有24.10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仅2.4%,这与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的非空调家电的业务规模相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这种局面下,“董明珠健康家”的登场正是为了弥补这一短板,力求通过全品类和场景化的体验让用户重新认识格力电器的家电产品阵容。

绑定过深

然而,尽管“董明珠健康家”战略本身非常值得肯定,但这个名字带来的负面影响确实是一个问题。

首先,董小姐与格力的品牌绑定本身就已经很深了,经此一举,“董明珠”这一超强个人IP和格力品牌之间无疑又紧上了一把锁。

未来即便董小姐能一直保持积极的正面形象,但她毕竟已近适合退休的年龄,而其退休后的个人影响力很可能会自然下滑,那格力品牌的影响力会不会受到拖累?

其次,过度强化“董明珠”元素反而弱化了“格力”本身的存在感。

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品牌价值对于企业来说极为重要,品牌存在感被弱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自己成长

不可否认,董明珠是一位能力卓越的企业家,她带领格力电器从一家小企业成长为了一家全球知名的行业龙头,也给格力电器带来了巨大的光环效应。

但在这条道路上,方式方法总归是需要斟酌的。

“董明珠健康家”展现出了格力电器寻求突破的战略雄心,但其命名显然还有待商榷。

企业家个人IP加持企业品牌,目标应该是在托举的基础上完成助力,让企业品牌不断增强跑得更远、飞得更高的能力,而不是遮盖到企业品牌的光芒。

格力电器作为一家成熟的大型企业,也需要学会不要太过于依赖董小姐的个人影响力。

真心希望,董小姐能学会不要把什么都放在自己肩上,也真心希望,格力能重新学会自己成长。

0 阅读:0
若云谈商业

若云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