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双非”真是原罪?高学历人才无路可走,职场歧视何时休!

雾里看花的绘梦集 2024-12-15 11:26:07

2025年秋招刚刚落幕,但对于很多高学历求职者来说,这并非一场胜利的战役。“第一学历歧视” 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一位985双博士毕业生因为本科“双非”(非211/985)屡屡被拒的故事,引发广泛讨论。

这位求职者历经 13年寒窗苦读,硕博连读,甚至拿下海外QS前50大学的留学经历,最终却因本科不是名校而四处碰壁。这背后,究竟是求职市场的偏见,还是现实中不可回避的法则?

什么是“第一学历歧视”?现实比想象更残酷

所谓“第一学历歧视”,就是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以求职者的本科出身作为硬性筛选条件。对于本科非名校的求职者,即便后期通过考研或留学提升学历,也很难改变企业的刻板印象。

中央财经大学的一项实验显示,211本科生的简历回复率为23.73%,而非211本科生的回复率仅为15.95%。

对于重点岗位,系统初筛就会将“双非”本科的简历剔除。部分企业甚至明确要求“本科学历需为211/985”。

王硕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曾考入一所普通本科院校,但随后考上985硕士、博士,并且拥有多项学术成果。然而,这样的履历依然无法打破用人单位对“第一学历”的偏见。甚至有人直言:“本科不行,其他都白搭。”

一位HR坦言:“每天要筛选成千上万份简历,必须依赖自动筛选系统。而系统的第一道门槛,就是‘本科是否双一流’。”

2025届毕业生将达到 1222万人,在僧多粥少的背景下,企业只能优中选优。

用人单位为何执着于“第一学历”?

从企业的角度看,“第一学历”可能并非歧视,而是一种效率优先的选择。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

供需矛盾加剧:人才多到挑不过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年年攀升。从1998年扩招至今,高校毕业生人数从 100万人 增至如今的 1200多万人。市场岗位有限,人才供给却持续增加,企业自然会提高门槛。

2025年,全国 每5个应届毕业生中,只有1个能找到理想工作。因此,企业的“挑剔”也有现实依据。

名校学生更可靠? 不少HR认为,名校毕业生在学习资源、综合能力和学术氛围等方面占有天然优势。从概率上看,名校中90%以上的学生符合企业需求,而普通高校可能只有40%-50%。

名校毕业生还带来隐形优势,例如校友网络、品牌光环等。这些“隐形资源”,在职业发展中影响深远。

企业追求的是效率,而不是完美。因此,HR依赖自动化系统通过学历门槛初筛。尽管这样会错过部分潜在人才,但在时间和成本面前,这种“机械化流程”依然是主流。

“第一学历”真的决定一切吗?

虽然“第一学历歧视”确实存在,但也并非不可破解。从更多角度来看,学历的重要性需要更全面的思考。

学历只是“敲门砖”,能力才是“决定权”。某科技公司招聘负责人直言:“一纸学历确实能筛掉一部分人,但最后决定成败的还是面试表现。”

超过60%的求职者最终能通过其他途径找到满意的工作。也就是说,虽然第一学历重要,但并非绝对。

提升专业技能:比如程序员岗位中,许多非名校背景的候选人依靠扎实的编程能力逆袭。

积累实战经验:通过实习或项目积累,强化简历的“硬实力”。数据显示,拥有2年以上实习经验的求职者录用率是没有实习经验的2倍。

随着就业市场的多样化,一些创新型企业开始弱化学历门槛,转而关注求职者的实战能力。例如,互联网公司更加青睐技术型人才,而不是“文凭炫耀者”。

“第一学历”现象引发的社会反思

对于河南、山东等高考大省的学子来说,本科上名校的难度远高于其他省份。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让很多优秀学生因为“一次高考”失去了进入名校的机会。

此外,高考的“唯分数论”,是否真正体现了人才的多样性?这是教育体制需要反思的问题。

不少网友认为,企业不应单凭学历卡人,而是应该从个人能力、实际经验出发。

当然,从企业角度看,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平衡点并不好找。但能否通过面试、测评等手段给更多“双非”学生机会?

“第一学历歧视”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加剧了人们的学历焦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读研、读博,却发现学历“内卷”没有尽头。

解决的关键,或许在于社会的包容性——是否能更多关注能力而非出身?

学历是起点,能力才是终点

“第一学历歧视”在就业市场上确实存在,但它并不是绝对的决定因素。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依然是突破困境的关键。更重要的是,社会和企业能否建立更公平的评价机制,让每一个努力的人都有机会发光发热?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观点,大家见仁见智,同时期待您的精彩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创作不易,若您喜欢我的内容,点个关注,让我们的联系更紧密。感谢您的支持!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