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在小红书看到一组红楼仕女,忽觉眼前一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5c28556e8b04b717775e2336e029a5f.jpg)
1982小挂历封面
这是一本发行于1982年的小型挂历,尺寸只比明信片略大。图中的十二金钗人物栩栩如生,姿态、衣服、布景无不精雕细琢,古朴考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4017f9a9a252faf446b280f74157887.jpg)
1982小挂历--惜春
惜春顾盼生姿,脸色宛若桃李,此刻她握笔凝思,衣服上的纹饰非常精美,还布有前景虚化的宫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c0c67d4da93a1f4054c49ff75af0591.jpg)
妙玉仙气飘飘,似乎随时要腾云而上,完美符合“槛外人”的气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2ce6ea28109ed7f02ffe6bef77b1e52.jpg)
1982小挂历--巧姐
这到底是什么人偶?服饰装扮,体态道具,无不透露出匠心,这定是一门精妙的手艺。于是我去查阅一番,发现她们有一个名字——“绢人”。
绢人是什么?绢人,顾名思义,指用绢做的人偶,这个绢泛指“丝绢绸缎”。
匠人们以铁丝为骨架,棉花填肉,绢纱蚕丝作肌肤,彩色绸缎制衣服,从而造出一个个高贵典雅、婉约秀丽的绢人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183e118b44b8117ed05fa48bca10dec.jpg)
绢人和大家熟悉的泥人、糖人等所用主料不同,相较而言,绢的成本要昂贵许多。
这就注定了绢人生而不凡。
绢人从哪里来?关于绢人的来历,很难追根溯源,学界也没有定论,它应算得上中国古典人形艺术的一个分支,和彩扎、泥人、布偶等等都有些关联。
宋代《东京梦华录》描绘开封的元宵灯会:
“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
那时候就有类似绢人的玩意儿,作为喜庆节日的装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171398b1cd99989c3ae2a39023f2d7e.gif)
及至明清,只有皇家有资本制作绢人,故而局限在北京地区,几经战乱,这门手艺时隐时现,传承曾一度中断。
一直到1954年,为参加国际玩偶博览会。艺术家葛敬安接到这个紧急任务,凭借她的巧手和智慧,两个月内造出5位妇女绢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efc1b7619c628a6f68e65e1cca101c0.jpg)
葛敬安前辈和徒弟、徒孙在一起制作
参展后,绢人受到热烈好评,从此当代绢人开启新征程,我们把她称作“北京绢人”。
1955年,葛敬安在自己家中搞了一个兴趣小组,后来国际订单越来越多,1964年成立了“美术人形厂”,绢人作为国礼开始走向世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64cb7cc5d9a95bfdc7119b7b07f84f4.jpg)
最初绢人还只是现实人物,为满足老外的收藏需求,她们又做了大量古典绢人,如琵琶仙子、宝莲灯、史湘云、海棠诗社、蔡文姬等。这些宝贝有一些被作为国礼送出,档次很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cc4e21afba5e8aa6ce34f7da71188a7.jpg)
1962年《荷花舞》葛敬安等人制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796fbbce33bdd79544117429f3e6e94.jpg)
早期作品很难找到照片,只能根据目前留存的文字描述遐思神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0278cc85d451cbea735f6cd402c512b.jpg)
1972年《捣练图》 葛敬安、李玉茹制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62ed57ee88a8499f4c58dc9dff3fb6f.jpg)
1978年《箜篌女》 葛敬安、杨乃蕙制作
绢人艺术欣赏北京绢人的工艺、材质、造型、意蕴无不包含着中国古典美学。
我认为她的黄金期是在1954年-1982年(与连环画基本重合),从早期的印刷品中便能一窥奥妙。
以下不少是小歪自己收藏的,也有网图,请大家欣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bda381c2d668076db6227403fd9193.jpg)
1982小挂历--迎春
绢的材质有自己独特的美感,贵气十足,而且更逼真。
这种质感很容易塑造出女性细皮嫩肉、肤若凝脂、粉妆玉琢的气质。图为迎春在看《太上感应篇》。远景是纱帘窗影,近景有茶几花瓶,这样优异的场景设计不仅需要匠人用心,摄影师的发挥也很关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6f365a6771681d9d0f00b329e2c47a7.jpg)
1982小挂历--李纨
此外,绢人的造型体态也美,仕女们都是衣袂飘飘,衣服的色彩、款式、质感都是要细心考量,必须与人物身份相符。衣服用色也多是明快典雅,衣纹设计走向也有讲究,要以静塑动,似动非动,静中有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b13bea9502fdafc425f1e64a15b24bd.jpg)
1982小挂历--探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bf96e835de5c91a073bd2181c46a12b.jpg)
大长腿、肩宽腰细、胸臀丰满,体型舒展,这样的造型谁不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2e137e5ac0b0c706552da31aef31a4f.jpg)
1974北京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三枚)嫦娥、赶集、藏族少女
这是我能找到的最早绢人年历卡,赶集与藏族少女有一些当年的时代气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f7c1ed87a53b7fc703820a79de816c1.jpg)
1975年北京市日历厂--武术绢人(共5枚)
杂技卖艺绢人我很喜欢,色调朴素,动作幅度很大,显得神采奕奕,衣服有别于仕女题材很干净利落。其中黄色小人的兵器神奇地悬浮在空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c012c8cc93d014acfa0ff61f7ba62ce.jpg)
1976年北京工艺品进出口分公司--少数民族(6枚)
那个年代的绢人与仕女类不同,服饰简约而不简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d357e2f4e5a6278004ebdd75d0b1857.jpg)
1976年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共4枚)--贺喜绢人
1976年的贺喜绢人,少见地横向排列,多名绢人组合在一起载歌载舞,比单体绢人更有氛围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2d71d2f46e3e6d2cfaff0937844b1ce.jpg)
1977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 (5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a217a882b885d86bf50d053c8bcf8d5.jpg)
1978年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舞蹈绢人(共8枚)
1978年,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的套装成为经典,其中舞蹈绢人居多。这组套装还出过一套明信片(见下图),印刷非常清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2f9ff61457bab192eeb22b05e5b2367.jpg)
北京工艺美术明信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93aeeeee6bec7c758d59c9f5871ef0b.jpg)
北京工艺美术明信片
这组风格类似的还有个带框版,只是图太小显得模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7728161f1d523af22f0e6df66ba53bc.jpg)
1978年上海外轮航次修理厂(6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4ef74255925fe41e5dc740158ed2dc8.jpg)
1979年仙乐年历(共4幅)
1979年,仙佛类绢人开始惊艳登场。
这组吹奏乐器的仙女绢人对光影质感把握绝佳,仙女们浑身珠光宝气,面部晕染柔和,雍容大气,充满吉祥的富态。现在每一幅至少要上百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34165353d42d159eea2538a747615cd.jpg)
1980年击鼓仙女绢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3c368e46f9b6ff66bce8cec7c4a00c1.jpg)
1980年敲锣仙女绢人
绢人身上漂亮的服饰更是汉服爱好者的宝藏,有博主甚至参考她们做出了汉服仿妆。
据传,87版红楼梦电视剧剧组也是请了葛敬安等绢人制作大师做顾问,才让全剧服化道水平更上一层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9ef02284245cbeb7586f4bf99def6d6.jpg)
1980广东出版社--仙乐绢人(共5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2a7761c0a358c657b805f9338337483.jpg)
1981年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乐器仕女(共5枚)
从80年代开始,绢人挂历逐步出现,这些正常尺寸的挂历如今都需上百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5b17cf7cfb18b7f7a6512d48a3cd639.jpg)
1980年小挂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e3725fcfc6b67212680d5bcbf278e94.jpg)
1981年小挂历
杨乃蕙、贾绍菩、王天凤等人集体完成的绢人《白蛇传》系列,造型动人,场景设计美轮美奂,印在挂历、年历上、甚至饼干铁皮盒子上也有,成为一代经典。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eedd3e1f33b81d99eb8854a7633d824.jpg)
《白蛇传》绢人组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7192409c4006edd9262f1ec5dc072f7.jpg)
《白蛇传》年历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9cc44ddb9f16e4a564a6097dd855ccf.jpg)
仕女绢人挂历(选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935dc8f0f56035cc6b8f8a29a069ea0.jpg)
京剧绢人挂历(选页)
京剧绢人选几幅代表作:《拾玉镯》、《琵琶记》、《贵妃醉酒》、《望江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b6fa66d80f5d9002d375b63383f6232.jpg)
1985中国戏剧出版社--少数民族绢人(全9枚)
真实的绢人通常不如布景拍摄的好看,但也有例外,比如下图的几尊观音菩萨,美丽与神性并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eada9c0b2e70c0f0fd080d38e74c4b9.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8719e9c9082eba0c1e9facbfbaf9c1c.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8226287cecd0c9953c18695871aa682.jpg)
这些菩萨绢人,面颊饱满,庄重祥和,凤眼柳眉,亲切蔼然也不失青春之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429ba6a0e17d10f023fcee27efb6e8b.jpg)
这么美的绢人,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1.先构思画草图,胸有成竹才好动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5ef079d196c284d620d6539edf0c818.jpg)
设计稿
2.做头部。头部最难,以石膏模型定好轮廓,再由内而外填充棉花,丝织物,纱。
然后描眉点睛,脸要做到眉目传情、神采奕奕。仙佛、仕女、小孩表情各不相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39c4eb81ca13858afb80f69048aa8ed.jpg)
绢人面部特写
头要配上头饰、梳理发型。头饰可以是金银丝编织而成,仕女、贵妃、仙女常要配上珠宝、凤钗、项圈、步摇等等,做到钗环摇曳,非常富丽华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ecdecb9b2ff141db0a6c7ba082f47ac.jpg)
手工制作的凤冠头饰
3.做手:以铁丝捏出动作,拿棉花缠绕,蚕丝手套缝合,这一系列操作的空间不到2厘米,且不能露出针眼针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66c5ee1229c8312f19504244ca0ab23.png)
4.身体:用铁丝凹出身体,填上棉花,这一步难在设计动作。
5.衣服:服饰上采用了“赛锈”工艺,描出花纹,把金油像挤奶油那样倒入,产生刺绣浮雕版的视觉效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b7f68ed0a6558e9998d9fbffa793d1b.jpg)
6.小道具:人物手中宝剑、扇子、拂尘、乐器等等,脚边的盆栽、头顶宫灯、远处的窗子和山等景物,都要师傅自己想法子弄出来。
这些程序还只是个大概,实际工序非常繁杂严谨。绢人师傅要成为化妆师、发型师、造型师、裁缝……
一个高档的绢人,需要熟练师傅耐心做一个月,其中凝聚的劳动力可想而知。
绢人的未来我们的北京绢人工艺,从葛敬安大师开始,传了三代。
第一代:葛敬安、李佩芬等
第二代:杨乃蕙、齐聪颖等
第三代:滑树林、崔欣、唐燕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83ac86cc190c57b88368a1b75ce04e.jpg)
本期分享的大部分是一代二代前辈的心血。
如今,第三代的几位老师都在为北京绢人的传承付出努力。但她们也很苦恼:
无论是工业化流水线,还是商品经济,都盲目追求效率,北京绢人这种一针一线,费时费力的手工艺难免逐渐势微。她们年纪一天天老去,谁来接班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888f904c33cba2079a65f8bfedc4813.jpg)
唐人坊产品
唐燕创办的唐人坊名气挺大,唐人坊的产品为了节省成本做了大幅简化,已不复当初黄金时期那样美好。
除了人物脸部过于煞白的问题,还有绢人摄影也不如从前耐心细致,绢人失去了场景化的叠加美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54bdadde4a767f7f702db6474addd4e.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6d123d643c4f7f5729e0dc3ccae9588.jpg)
她们的身姿充满的中国范儿,曾让世界侧目。近年来国风文化兴起,绢人也许还有属于她的机会。
比起洋娃娃,手办这类舶来品,绢人是中华民族瑰宝,应该传承下去。
我是江户小歪,收集资料码字不易,如您喜欢本文还请不吝点赞转发,支持一下北京绢人,谢谢!
参考文献:
《北京绢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王艺睿
《北京工艺美术集》李玉茹
《北京绢人》滑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