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张照片。
【牛的腹部有一个大洞】
一个男子正笑着把他的手伸进牛腹部的一个大洞里,而牛身上开了一个大洞,却没有什么反应,任由毫无保护措施的人伸手在它的身体里搅拌。
而在牛的身上开洞,在国外并不是个例。
那为什么他们要在牛的身上开一个大洞?内外相接,牛不会感觉到疼痛吗?体外细菌不会入侵牛的身体,造成其死亡吗?
【正在接受检查的瘘管牛】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在身体上开洞的瘘管牛。
食物在牛的肚子里堪比冒险比较熟悉牛的朋友可能经常看到,牛在没有吃东西的情况下,嘴部仍然会进行咀嚼动作,且嘴里也真有食物。
这就是牛的反刍。
牛一共有四个胃,分别是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
【牛有四个胃】
其中,皱胃和我们人类的胃一样,有腺体,能分泌胃液,帮助牛消化食物。
其他三个胃更像是储物间。
一般牛在进食时,并不会进行很细致的咀嚼,而是随便在嘴里切割一下,便将草料吞进瘤胃中,瘤胃是四个胃里容量最大的,其容量能占到80%。
等瘤胃这个“储物间”装满后,牛便不再进食。
【正在进食的牛】
瘤胃内部有很多乳头状凸起,能帮助研磨食物,而瘤胃里还有许多微生物,它们混合着牛唾液中的酶,一起对瘤胃中的食物进行初步的分解。
这时候,一部分食物也会从瘤胃反刍到牛的口中进行二次咀嚼,然后再回到瘤胃中。
【瘤胃占的体积最大】
随后,被分解成碎片的食物会进入网胃,这里的内壁有类似蜂窝状的结构,有助于进一步搅拌和研磨食物。
“加工”结束后,又有一部分较大的食物会反刍到口中进行咀嚼,并重新回到瘤胃里接受研磨和消化。
另一部分没有反刍的食物便直接进入瓣胃,在这里,水分被大量吸收,剩下的食物也因为分解研磨等作用变得粘稠。
【反刍】
最后,食物便进入到牛的“真胃”——皱胃中,咋被彻底分解吸收后变成残渣排出体外。
而除了皱胃,牛的其他三个胃里都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这些微生物能帮助牛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是牛进行体内消化的重要帮手。
所以,牛体内的微生物水平和食物的状态,是体现一头牛消化情况的重要指标。
瘘管牛为了能够更直观地观测到牛的消化情况,有人想到了在牛的腹部开孔,以此来对牛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
【腹部开了瘘管的牛】
早在1928年时,美国北达科他州农业学院的沙尔克(Arthur Frederick Schalk)和阿曼达(RS Amadon)两位教授就提出了在牛瘤胃中插管的“造瘘术”。
这种方法在后来的实验应用中逐渐变成了打洞,且腹部因为被开孔的牛有了个别称——“瘘管牛”。
在进行手术之前,牛会被限制饮食24小时,然后在进行局麻后,被医生从13肋骨的位置开个口子,这个口子一层一层地被打开,直到包裹在肉下的瘤胃也开了一个同样的口。
【牛身上的瘘管】
进行修边等处理后,医生会把瘤胃和牛皮表层的伤口边缘缝合在一起,使瘤胃内部直接和外部贯通。
接着医生就会在这个大洞上装上法兰(轴与轴之间相互连接的零件),用于支撑这个的洞和安装盖子。
就这样,一头瘘管牛便诞生了,平时只需要打开瘘管上的盖子,就能的直接观察牛瘤胃内部的消化情况,还能直接把手伸进去搅拌或者取样。
【瘘管在不用的时候是密封的状态】
而盖子的密封性很好,能保证牛体内的厌氧菌继续生存工作。
那这个过程牛会感到痛吗?答案是必然的。
毕竟在身上创造了这样大的一个的口子,麻醉过去后伤口的还未痊愈的时候,疼痛感是非常强的。
不过之后随着伤口的愈合,疼痛也会慢慢地消退,再到后来,牛就的和做手术之前一样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了。
瘘管牛还有什么用瘘管牛身上的瘘管,除了能观察它自身的消化情况,帮助其自身治疗胃部疾病以外,还能用于其他牛的治疗。
【瘘管牛】
有些牛因为体内的菌群失调,导致消化系统出现问题,营养摄入不够进而使得牛的身体素质不好。
而同等环境下的瘘管牛则可以成为试验对象,通过对瘘管牛消化情况的监测,来调配出有助于消化的饲料配方。
其功劳可谓不小。
还有一些农场的实验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有了瘘管,能更加直接地接受良好的治疗,所以瘘管牛的寿命普遍更长一些。
【瘘管牛】
但是这个说法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毕竟在身上打开了一个非自然诞生的口子,牛具体是什么感受,它们也无法张口告诉人类。
所以在对牛进行造瘘操作时,大多只在研究环境中进行,并且需要严格遵守动物福利和伦理标准。
我国也有一些地方出于对牛消化系统的研究,对牛进行了造瘘实验,比如云南才2019年进行了首例奶牛瘤胃瘘管术,填补了该省相关只是的空白。
【瘘管牛】
而在普通的养殖厂里,通常不会出现瘘管牛。
参考资料:
【1】云南省首次奶水牛瘤胃瘘管术在德宏顺利完成·云南网
【2】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the saola (Pseudoryx nghetinhensis) inferred from cytogenetic analysis of eleven species of Bovidae·Research G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