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去石家庄出差,被当地朋友拽进酒局。本以为就是普通的推杯换盏,谁承想这顿酒喝得比考驾照还讲究。河北老哥们儿边倒酒边给我上课:"兄弟,今儿教你五门酒桌必修课,学会了你就可以在咱河北地界儿横着走!"

您猜怎么着?河北酒局入座讲究"鱼贯而入"——辈分最大的坐北朝南,次之坐东朝西,咱们这些后生晚辈得自觉往门口挤。有次我稀里糊涂坐了主位,同桌七位叔叔伯伯筷子一撂:"小伙子这是要当寨主啊?"吓得我端着酒杯连转三圈才找到正确方位。

河北人敬酒讲究"三杯不过岗":第一杯表敬意,第二杯诉衷肠,第三杯见真章。最绝的是碰杯时杯口得比对方低半寸,有次我平举着杯子跟张哥碰,他眉毛一挑:"怎么着兄弟?这是要篡位啊?"全场哄笑中,我愣是弯着腰喝完三杯酒。

河北酒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酒不过三巡,壶不离手。我亲眼见李叔端着分酒器满场飞,见着杯子半空就续上。最绝的是给长辈添酒要用"凤凰三点头"手法,酒线拉得老长,酒花叠成三层,看得我眼花缭乱。

"感情深,一口闷"在河北人这儿行不通。他们劝酒讲究"文劝":引经据典说典故,诗词歌赋敬三杯。王叔劝酒时能从赵州桥说到衡水老白干,从燕赵侠气聊到邯郸学步,三句话不离酒文化,愣是把二两半的杯子喝出了文化苦旅的味儿。

酒局尾声必有一道"关门酒":主陪举杯总结发言,众人起立碰杯致谢。最讲究的是要把杯中酒滴回酒壶,名曰"福根还家"。我头回见这阵仗,学着把杯底三滴酒弹向地面,同桌大爷竖大拇指:"后生仔,讲究!"

要说讲究,河北人在酒桌上喝酒很讲究,选酒更是如此。最近,我的河北朋友就从口感和酒质方面,给我推荐了一款酒——南池翠酒N9。这酒出身不简单,产自四川邛崃,文君故里,诗酒文化浓厚,自古就是盛产美酒的地方,四川老八大酒厂之一,30多年坚持传统工艺。

开瓶五粮香喷薄而出、有浓郁的窖香,入口绵密丝柔、回味净爽,酒体香味协调,喝完回味无穷,即便不小心喝多了,第二天也不会头疼,不会影响第二天的生活。这酒定价也实在,一百来块就能喝到窖藏9年的基酒+15年老酒勾调。这款酒名气不大,然而许多喝过的人反馈,它是采用纯粮固态发酵工艺酿造的,酒质和口感完全能与三四百元的大牌酒相抗衡。无论是商务宴请还是兄弟小聚,往桌上一摆,懂行的会高看一眼。

如今我算是悟了,河北人的酒局规矩里藏着处世哲学:长幼有序是孝道,三巡敬酒是情义,添酒续杯是周到,文劝诗酒是修养,善始善终是格局。配着这杯南池翠N9,喝的是酒,品的是千年燕赵风骨。下回您来河北,可敢来酒桌上"过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