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出现几张军地车辆发生碰到的交通事故照片引起了热议,倒不是说这类事故非常的罕见,而部队的车辆的外观引起了注意,是一辆以前从未见过的8×8轮式步兵战车。
同时,也有人在城市的隧道内发现了同一型号的战车急驶…通过与我军先前装备的型号对比,军迷们断定它就是我军最新型的轮式步兵战车,也就是俗称的“新大八轮”。
通常来说步兵战车分为履带式底盘和轮式底盘,前者配备给重装部队,比如说:05/05A型,大多装备给我国北方的部队,而08/09式轮式步兵战车(08步战是四轮助力转向、09轮战是双轮驱动,另外08式具有两栖能力,09有中央胎压调节系统,根据路况自动调节8个轮的气压)则装备给中型部队,轮式步兵战车行驶速度更快,更适合快速反应部队使用。
那么“新大八轮”(型号还未知,它在2021年的时候就出现了,也许叫作22式)和08/09式有什么技术提高呢?
首先就是车载反坦克导弹有了更大的性能提高,原先08/09在炮塔两侧安装的是“红箭-73C”型反坦克导弹,这型导弹体积小并且通过改进之后在车内就可以遥控操纵,也就是车长或者炮长通过光学设备瞄准敌目标,并将“十字线”压在目标上,导弹通过导线接收指令去攻击目标,使用方便性比“红箭-73”最初型号强多了。
但“红箭–73C”是挂在08/09轮战炮塔两侧上的,不但受环境影响很大且只有两枚,打击远距离目标的火力持续性差,更主要的是“红箭-73C”虽然打敌方坚固工事如“锥子扎豆腐”但它已经不能对抗2020年代标准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了!战场是瞬息万变的如果遇到敌方的第三代主战坦克,本来防护水平就低,再没有利器先发制人就更被动了。
而新型轮式战车采用了4联箱型发射器(橙色框内),有了外包装环境适应性大幅度提高,导弹可能是我军最新先进的“红箭-16”冷凝被动红外制导反坦克导弹,没有红箭-73、红箭-8系列那样的导线,是发射后不管的武器,也大大缩短了战车打击下一个目标的时间。
“红箭-16”属于轻型车辆携带型(红箭-10是重型车辆发射型、红箭-12是单兵使用型),有单发、双联和四联型,冷凝引导头就是导弹发射箱里有一个液氮瓶,对被动红外引导进行冷却,以提高它对热源的灵敏度,作用类似于空军用的红外格斗导弹,并且红箭-16的引导头还具备被动红外成像功能,引导头可根据物体所发出的红外线强弱,显示出坦克装甲车辆或者是树木、石头…等物体,便于操纵手直观捕捉目标,大幅度提升更准确发现和打击目标的能力。
更厉害的是“红箭-16”采用攻顶方式打击坦克,而不是像“红箭-73C”那样正面撞击。
它这类型反坦克导弹装药量都不多,面对600毫米以上“相当量”的厚甲的确是力有不逮,但是攻击坦克炮塔盖的装甲却比较容易,因为坦克炮塔盖因为要安装重机枪、观察瞄准设备的基座是不能太厚的,最多40毫米,而轻型反坦克导弹的自锻型战斗部穿甲能力大多在200~300毫米,很容易击穿坦克炮塔盖的。
所以“红箭-16”也是智能化很高的装备。
外网也出现了“新大八轮”的帖子。
其它装备方面,30毫米链炮取消了08/09式的防抖动支架,这说明减震器和自动补偿系统的到了提高,否则一个点射打出去之后炮管震颤的厉害,没法进行下一次射击,而从30毫米链炮观察瞄准设备来看,可能是提高到了05式坦克的标准,不但有激光测距仪、热成像仪、横风传感器、还可能有小型弹道雷达,用于弹道测算和弹道修正,30毫米链炮属于近战武器,首轮射击必须要更精确才行,否则被敌方反装甲反击是很难抵挡的,首发即歼灭目标非常重要。
肇事的“新大八轮”炮塔为遥控无人型,这样使战车的整体高度降低了,再加上有液压式车体升降系统,车的正面受弹面会更小,同时炮塔和车体都能披挂外装甲模块,有效提高了对23毫米穿甲弹和155毫米杀伤榴弹弹片的抗打击能力。
05式坦克已经装备了小型无人机,估计新型轮式战车上也有。
总体来说“新大八轮”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不再像08/09战车那么的简陋,是信息化装备和机械化装备之间的对比,战场感知能力更强,体系化作战嵌入更深。
上个链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