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禅】月夕肉的造字原理

甲骨文之美 2024-02-26 16:48:50

一。

月夕肉,甲骨文是一个字。

月这个字,是如何造的,有些复杂。通常的解释是取象于月芽之形,这个解释不大靠谱,月有上弦月,下弦月,还有满月,形态各异。要搞清月的造字原理,得从字义入手。

在中国人的眼中,月不仅是月亮,还是精,《说文》讲:月,阙也。太阴之精。《公羊传》:月者,土地之精。《史记》:月者,阴精之宗。《淮南子》:水气之精者为月。

中国古人认为,月是水土阴精,太阴之精,代表孕育物质和生命的功能。

月是如何孕育物质与生命的?从古文资料中,找到一丝线索。《說文》云:月,闕也。《釋名·釋天》又云:月,缺也,滿則缺也。

月既是阙,又是缺,这两个解释,打开了月的物理大门。

二。阙

阙指帝王居所,或宫室前左右各一的高台,台上有楼观,神庙前砌立的石雕,也叫阙。

阙,门欮。欮,屰欠。而屰即逆,写成干屮,干表示规律化,而屮为量子,量子运动规律化,为屰。欠为肉卩,表示物质的节律。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量子的运动变化是不确定的,不能进行精准测量,即量子不确定原理和测不准原理。将本不确定的量子运动规律化,称之为屰,因为这有违量子本性,故屰又称为逆。

逆的对立面,是迎,即卬是屰的对立面,卬的甲骨文,与色是一个字,凡可感知的事物,叫色。

本不确定的量子运动之所以能够规律化,源于观察者效应,即观察者的意识能够影响量子运动的状态,一切可感知的物质之所以能形成,源于意识的观察,这是色之本源。

因此,不确定的量子运动通过观察者意识的努力,规律化而构成物质,形成物质的节律,就是欮。

阙,门欮,门由两户相对而成,通过对称守恒,将量子运动规律化,构成物质的规律,为阙。

三。缺

月的另一个解释是缺,缶夬。夬是64卦之一,泽天夬,指认知突破引发物理对称破缺,自然分形,生物多样化发展。

缶,指形而上的抽象。

缺,缶夬,通过形而上的抽象带来认知突破,认识突破引发对称破缺,自然分形,带来物理多样性变化。

缺,器破,一个器物的功能由破到立,取得更大的发展,不破不立。

四。月

从阙,缺来分析,月为太阴之精,物质的来源,包含两个途径:

1.阙,量子运动在观察者作用下规律化,产生物质,形成规律,依对称守恒律变化发展。

2.缺,形而上抽象,带来认知突破,引发对称破缺,自然分形,物质多样性衍生发展。

月的甲骨文,由十)构成,极似正态分布图,转九十度,立起来。

量子运动规律化,概率上服从大数定理,呈正态分布,这是物质形成的微观基础规律。

看来,中国古圣极有可能是取象正态分布图形,创造了月字,月是物质形成的微观量子物理,不确定法则,观察者效应,大数定理与正态分布,这是月字的造字原理。

五。夕

月字中加个字符十,就是夕,月夕是一个字,夕指傍晚,夜晚,日入为夕,指见不到太阳光了。

而十数理上,就是物理规律,月中的物理,就是夕,正态分布,大数定理,月中隐含微观数学规律,就是夕。

进一步讲,夕就是指光量子的运动,通过观察者效应的作用,规律化而形成物质的物理机制。

六。肉

太阳系中,能量的来源,绝大部份是太阳光,光子也是量子,光子被吸收,变化而成世间万物,这其中的道,古圣称之为月,月之在天,就是月亮,月亮吸收并反射太阳光,为夜晚的地球带来光明,维持了万物的持续生长,月亮是量子运动规律化,呈正态分布的宏观物理体现,故称太阴之精。

肉指有形有质的实体,即物质,月是太阴之精,是物质的来源,产生机制,肉是月的结果,故月与肉通假,但肉不能称月。

七。总结:

月:造物的量子物理。

夕:光量子造物的微观原理。

肉:物之质。

月夕肉:由光量子创造物质的量子物理系统。

0 阅读:13

甲骨文之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