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邵阳学院迎来“高光时刻”。斥资1800多万,引进23名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哲学(教育学)专业博士生,引发舆论热议。
邵阳学院人事处公开的一份《出国攻读博士毕业返校与同类型拟引进博士名单待遇公示》显示,该校拟引进23名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博士生,引进费用为每人84.4万元,累计花费超过1800万。
高校引进人才,本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但邵阳学院的这次引进,却至少有三个奇怪之处。
一是这23人清一色全部是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博士生。这个菲律宾亚当森大学曾被教育部纳入加强认证审查名单,意味着这学校名声并不好。而且这些博士都是两年多时间就毕业了,远低于国内正常的四、五年学习时间,显得“很水”。
二是这23人清一色都是哲学(教育学)专业博士,但工作部门却横跨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不同研究方向的二级学院。别说一所地方二本院校,就是985、211大学,一口气都吃不下这么多的哲学博士生。
三是引进的23人中,22人都是由邵阳学院派出、然后毕业后返校的。通俗来说,就是自产自销,自己派人去读博,然后读完后又回收。关键还花费了1800多万来回收。
笔者注意到,2022年邵阳学院总预算支出是6.66亿元,而光是这次“进口博士”,就要花费1800多万,占年度总支出的2.8%左右。从这个角度来说,邵阳学院是非常重视人才的,在人才培养上是舍得花钱的。按理说,重视人才是鼓励的,为何大家骂声一片?
原来,邵阳学院此举是为了快速提升博士教师的数量。据新京报报道,邵阳学院某二级学院院长表示,学校正常情况下很难招聘到博士,为了提高教师队伍中博士学历的比例,对以后升级大学、申请硕士点做打算,就内部选派一批教师去菲律宾“速成”。
至于为什么不派教师在国内“升级”,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国内完成博士学业,不仅要脱产,而且基本要花四、五年时间。成本高,见效慢。
如此说来,邵阳学院真是高校界中的“商界鬼才”了:我们不生产博士,只是从国外“进口”博士。花上个两千万,短短两年就能完成以前五、六年都不一定能完成的任务,岂不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