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今年7-8月份的时候,在山东聊城市茌平区本地社群,就有热心市民反映,一位年轻女子疑似被丈夫赶出了家门,几乎每天游荡在商场附近,让人担心。
日前,齐鲁电视台民生栏目接到报料和反映后,节目组特派员一路风尘来到茌平,对该流浪女子的生存状况和经历的市井冷暖,进行了一番深入探访,试图帮其脱离困境。
身世成谜,流浪女子商场徘徊根据市民的反映,在聊城茌平区中心街南段的京都商场,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子,已在此流浪近一个月。
她仅靠着附近店主和好心人的施舍度日,身上没有钱,也没有手机,随身只有一个白色帆布包和一个水杯。
附近居民介绍,她老家在云南,因丈夫将她撵出家门而流落至此。她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但思维正常。
节目组美女特派员尝试与她沟通,她却一言不发转身就走。然而,当看到一位居民时,她却主动攀谈起来。
这位女子的身世如谜一般,让人好奇又心疼。
沟通受阻,救助之路困难重重为了帮助这位流浪女子,节目组特派员联系了当地救助管理站、民警以及社区工作人员。
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表示,今年 7 月份巡查时就曾与她沟通,了解到她离婚后祖籍在云南。但她不接受救助,因为按照救助政策,只能救助她十天,且她能找到户籍地。
工作人员还解释,经过调查,这位女子父母已去世,老家有姑姑和弟弟,但二人都不愿意接纳照顾她。
特派员拨打女子弟弟的电话,对方只说了一句 “不知道” 就挂断了,再打过去也不接。
社区工作人员提出为她办理低保或临时救助,但她对工作人员非常排斥,不愿意交流,也不配合提供所需材料。社区还建议她到社区打扫卫生以获得住所,可也未沟通成功。
小城温度,困境中的一抹曙光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温暖从未缺席。附近餐厅的工作人员经常给她提供员工餐,让她勉强能够生活。
在后期沟通中,女子给餐厅工作人员一串手机号,说是弟弟的联系方式。节目组特派员拨打这个电话虽未得到积极回应,但仍不放弃。
当再次尝试与女子沟通时,她表示需要路费回云南。救助站工作人员和特派员表示会帮她联系。
同时,街道办工作人员也在努力,让社区和村里继续做她的工作,希望能为她办理低保或提供其他保障,并让社区网格员和民政工作人员时刻关注她,确保不出问题。
流浪之困,命运的十字路口这位流浪女子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天气越来越冷,最低温度已不到 10 度,住在外面绝非长久之计。
她不接受救助,家人又不愿接纳,而社会的关怀似乎也难以打破她内心的壁垒。
但在这座充满温度的小城里,众人的努力并未停止,大家都在期待着她能打开心扉,接受帮助,找到一条走出困境的道路。
在聊城市茌平区的街头,这位流浪女子的遭遇引发了人们的牵挂和思考。
她无家可归,仅靠施舍生活,如同被命运抛弃的浮萍。救助管理站、市民、社区等各方的努力,如同点点星光,试图照亮她暗淡的人生道路。
然而,救助之路却充满坎坷。
女子的弟弟一句 “不知道” 便挂断电话,家人的冷漠让人寒心。是亲情的缺失,还是有难以言说的苦衷?
救助政策虽有规定,但在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个体时,是否显得有些僵化?十天的救助期限,对于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来说,又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
社区的努力也屡屡碰壁,女子的排斥让救助工作陷入僵局。
我们不能仅仅指责女子的不配合或者家人的冷漠,更应该反思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程度。在这个倡导文明、上善向美的时代,不应该让任何一个人在寒冷与饥饿中流浪。
政府部门应进一步优化救助政策,让其更具人性化和灵活性,真正做到应救尽救。
同时,也呼吁社会大众,不要吝啬自己的爱心,多一份理解和包容,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感受到温暖!
愿每一个生命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