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国共两党展开第二次和谈,毛主席为此还涉险奔赴重庆,与蒋介石展开谈判。
就在此期间,长期在延安工作,作为毛主席重要秘书的胡乔木却遇到了长期待在重庆的清华校友乔冠华,作为外交上的行家里手,乔冠华也是一位“笔杆子”,其犀利的文风在抗战时期,为激发全民团结抗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此时胡、乔的会面却发生了一件极为尴尬的事情,那就是这两位“笔杆子”的笔名都叫做乔木,而且使用了多年,彼此都有不舍。
双方为此争论不休,最终还是毛主席一锤定音:一个留姓,一个留名!
南北“二乔”1913年出生于江苏盐城的乔冠华,自小家境还算优渥,他们家是当地有名的士绅,天资聪颖的乔冠华从六岁起就进入私塾读书,在叔父乔守清的敦促下进行启蒙教育。
乔冠华在学习上可谓是天赋异禀,在中学时代连连跳级的他,在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北大哲学系录取。
而就在乔冠华上大二那年,同乡胡乔木也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并且在不久后便兼任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与胡乔木所不同的是:乔冠华在毕业后,便陆续在东京、柏林等地深造。
乔冠华在德国期间,国际局势风云突变,日本的铁蹄在中华大地尽情肆虐,面对国土沦丧,乔冠华一颗爱国心被彻底点燃,他离开了学校,果断投入到了抗日救国的浪潮之中。
1938年,经过几度辗转颠簸,乔冠华终于绕道法国,从港口乘坐邮轮到达香港,然后便在香港《时事晚报》社出任总编辑。
由于乔冠华文笔犀利,情绪高昂,对于日本在中华大地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大胆揭露,而且往往能一针见血地切中要害,所以一时间将全国民众的抗日热情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当时山河破碎的国家危局下,乔冠华以一己之力,为抗日救亡运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而他在各大报媒都是以“乔木”作为笔名,撰写了大量的社论文章,毛主席在仔细品读过这些文章之后,抚掌叫好,称乔冠华的这些文章可抵得上千军万马!
就在乔冠华的文章享誉的同时,一直待在延安担任《中国青年》杂志主编的胡乔木,也在各大报纸上发表文章,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而奔走呼号。
胡乔木特别善于思辨,他总是能以一种客观、冷峻的态度抓到事物的本质,然后条理清晰地将问题的本质分析的清清楚楚。
自清华大学毕业后,胡乔木便一直在国内多地从事宣传工作,为学生爱国运动以及统一战线的形成贡献一己之力。
1941年开始,胡乔木来到延安,担任毛主席的秘书,在刚开始与毛主席相处的那段时间里,毛主席对他还不甚了解,所以一时间并没有安排他具体工作。
胡乔木终日坐在办公室中很是茫然,一时之间竟不知所措,而此时的毛主席却一直伏案工作,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想其他的事情。
胡乔木原本想询问主席有什么具体事宜,安排他做,但每次话到嘴边,又活生生咽了回去,好不容易等到毛主席将一切事宜处理完毕,胡乔木才有了面谈的机会。
他看着毛主席要将完成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马上表示这个我在行”,毛主席看了看胡鼎新,点头同意。
胡乔木并没有吹嘘,是有真才实学的,面对五百多篇堆积如山的文件,他沉下心来,认真整理校对,很快便已完成,而面对这卷帙浩繁的枯燥文字,事后进行验证竟无一点纰漏。
经历此事后,毛主席对胡乔木信赖有加,赴重庆谈判时,毛主席的随从人员中,除了贴身警卫员之外,就是身为秘书的胡乔木,由此可见,毛主席对他的信赖程度。
也就是在此期间,这两位老乡校友得以碰面,没想到,见面之后不但没有很好的叙叙旧情,反而为“乔木”这一两人都使用过的笔名而争论不休。
乔冠华为说服胡乔木放弃“乔木”的笔名,就振振有词地说:“鄙人原本姓乔,而且还是一米八三的大高个,其身形本身就像是一棵高大挺拔,傲雪迎霜的乔木,‘乔木’二字再也合适不过”。
胡乔木听后,也据理力争,说自己到达延安之初,就将“乔木”二字作为笔名,十多年来一直没有更换,凡是都要讲究一个先来后到,自己首先采用,就该归属于自己。
就这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人一直为“乔木”的使用权喋喋不休,相持不下,这事情被毛主席知道后,便立马将二人都叫到了自己跟前。
在毛主席看来,这段“公案”并不难判,乔冠华本身姓“乔”,便可取“乔木”的前半部分,笔名也可以直接用原名“乔冠华”,称之为“南乔”,而胡乔木则可以在“乔木”二字之前将自己“胡”姓加上去,就叫做“胡乔木”,原名叫胡鼎新,称之为“北乔”。
看到毛主席如此决断,二人都心悦诚服,事情就迎刃而解了,从此二人关系更加亲密,但毛主席对此印象深刻,后来还问来自盐城的工农代表,知不知道,盐城有“二乔”。
话说回来,重庆谈判后,蒋介石公然撕毁国共约定,在1946年元旦发表长篇大论,大肆污蔑。
毛主席马上命胡乔木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社论,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丑恶嘴脸,为接下来的解放战争做足了舆论准备。
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盐城党史,2015- 04- 22,胡乔木与乔冠华的重名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