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游戏》:命运之局

晶姐札记 2022-04-12 09:13:55

尽管电影《皇家游戏》的故事内容同样和国际象棋有关联,但也远比《后翼弃兵》更加残酷到令人不寒而栗的程度。

影片讲述了一个被纳粹关押空寂折磨致疯的奥地利公证员,靠着一本国际象棋棋谱进入了这个他原本不屑一顾的领域,靠其坚持也为其迷失......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改编自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这是茨威格自杀之前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

作为一名出生于奥地利的犹太人,斯蒂芬·茨威格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与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成为了好友。

他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从事反战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遭遇纳粹驱逐而被迫流亡。

因亲眼目睹“精神故乡欧洲”被纳粹蹂躏一步步陷入沉沦之中,而自己却对此无能为力,茨威格便对这个世界彻底绝望,遂于1942年2月22日在巴西和妻子双双服毒自杀。

大概清楚原著作者的人生经历之后,也就不难理解本片的历史背景了。

1938年,希特勒对奥地利下达了最后通牒,希望其能够满足纳粹德国提出的“两国合并组成大德意志帝国”的蛮横要求。

于是,在高级律师公证员约瑟夫·巴托克带妻子安娜去参加上流舞会的路上,便亲眼看到了街上奥地利纳粹党组织的各种暴力活动,甚至还一度把他们的车子外边围了个水泄不通。

虽然奥地利纳粹党正疯狂地准备迎接奥地利与德国的合并,但是奥地利贵族们却并没有意识到危机,他们依然寄希望于全民公投,认为能以法律的名义否决希特勒的提议。

“只要维也纳还有舞会,世界就不会崩塌。”

“当年土耳其人没有征服维也纳,这次德国人也同样不行。”

男主约瑟夫·巴托克同样对时局过于乐观,他信誓旦旦地认为眼前的一切乱象很快都将归于平静。

然而,好友古斯特的到来猝不及防地打破了他的美梦。

古斯特告诉约瑟夫公投已经被取消了,今晚德国军队就会进驻维也纳。此外还警告说约瑟夫就在纳粹的名单上,奉劝他要认清现实放弃幻想。

约瑟夫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让妻子安娜先行离开,自己则回到办公室紧急销毁重要文件。

一切果然如古斯特所说的那样,广播里传来了奥地利军队向德国纳粹投降的消息。

约瑟夫终究没能来得及全身而退,盖世太保迅速来到办公室把他逮捕了。

原来约瑟夫作为有信用保证的高级公证员,代管着奥地利贵族教会甚至皇室的巨额财富,德国纳粹想要侵吞这些财产,便自然盯上了约瑟夫这个犹太律师。

盖世太保维也纳分社的负责人博姆,表示只要约瑟夫配合他们的工作,告知那些财富都藏在哪些地方,就能安全离开酒店。

约瑟夫并不愿意向纳粹屈服,在被捕之前他就销毁了机密文件,还特地记住了存放奥地利贵族财富的那些银行账户和密码。

他在盖世太保的酒店与博姆交谈的时候,非常不屑地扫了一眼桌上的国际象棋,并且表示自己钟情于高雅的艺术,看不上这种普鲁士将军用来打发时间的东西。

然而,约瑟夫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日后会被狠狠打脸,居然对国际象棋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走火入魔......

博姆似乎非常清楚该如何对付约瑟夫这种追求精神享受的知识分子,他们是绝对受不了没有精神食粮的漫漫长日。

于是,约瑟夫被关在了没有任何能够打发时间的东西且空无一人的酒店房间里,那难以承受的孤独与空虚足以摧毁他的精神意志。尽管约瑟夫多次想到了自杀,但也始终没能鼓足勇气。

某天在接受审讯的时候,他偶然偷到了一本书,希望能够以此对抗纳粹对于自己精神上的折磨。然而却发现这竟然是一本记载了许多国际象棋大师的对局棋谱。

因为无事可做,他只能开始研究国际象棋,把卫生间地砖当成棋盘,用每日节省下来的面包做成棋子,就这样踏入了这个他原本不屑一顾的领域,不断去复盘那些大师的经典棋局直到烂熟于心。

盖世太保发现之后升级了对他的精神折磨,先是拿走那本棋谱还毁掉了他的棋子,接着以好友古斯特的性命相逼。

在好友古斯特的激励之下,约瑟夫并没有乖乖交出账户密码。

看着好友在自己眼前被纳粹一枪毙命,约瑟夫受到了强烈的精神刺激。他后来被迫分裂成了黑我和白我,开始冥想自己和自己下盲棋。

他靠此坚持了一整年,避免被可怕的虚无彻底压垮,却也就此迷失在了棋局之中,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精神分裂。

在最后一次接受审讯的时候,博姆让约瑟夫在纸上写下账户密码,然而得到的却是对方此前在脑海里下了无数遍的棋谱,显然约瑟夫对于那些棋局早已倒背如流了。

博姆从那本棋谱书里,查到约瑟夫在纸上写下的正是业余棋手范列文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米尔科的经典对局。

博姆由此判断约瑟夫的灵魂已经溜走了,他在疯了的状况之下恐怕无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博姆觉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约瑟夫算是赢了。

约瑟夫随后就被释放了,在酒店签字的时候他写下了范列文的名字,此时对面的两个工作人员互相看了一眼,显然察觉到了这有些不太对劲。

如此便能解释开篇的情节了,约瑟夫为何以范列文先生的身份登上了游轮。

无论是护照还是自我介绍,都表明彼时在他的认知里,自己并非高级律师公证员约瑟夫·巴托克,而是那个棋谱书里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米尔科的马克思·范·卢文。

约瑟夫先是在一人对十几人的车轮大战上,给最后留下来的商人欧文支招,逼和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米尔科。

崭露头角的约瑟夫立刻引起了欧文的注意,他希望约瑟夫能够与那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再约定时间较量一番。

约瑟夫却并没有太大的兴致,他如实告知欧文,自己并非职业棋手而是首次接触真实的棋子进行实战。

影片采用穿插叙事的形式,将约瑟夫被盖世太保关押在酒店房间与被释放后在游轮上的场景进行频繁地切换。

约瑟夫起初以为自己是和妻子安娜一起登上了游轮,后来从工作人员那里得知妻子并不在乘客名单上。而与妻子就餐的情节也不过是他的幻想,经服务员证实的真相却是当时只有他一人在那里吃饭。

显然约瑟夫已经是精神分裂的状态了,而且情况比较严重,游轮的工作人员甚至还找来了医生给他注射了镇定剂。

他醒来之后看到了胳膊上的伤口,竟一时间恍惚到分不清自己到底身处游轮之上还是被关押在盖世太保的酒店房间里了。

于是,他便询问工作人员自己是否已经自由了,当得到肯定的答案时,他立即决定与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米尔科展开角逐。

可能是意识到了自己已经处于精神分裂的状态,想要在现实的棋盘较量中寻找自我吧。

约瑟夫早在被释放的时候,盖世太保就已经归还了他的手表,这个物件自此便成为了他的精神寄托,所以在游轮上他才如此执着地想要世界冠军的那块手表,在他的潜意识里拿到手表的那一刻或许便象征着重获自由。

影片的结局其实与原著有所差异,约瑟夫并没有如原著中所写的那样放弃棋局避免重蹈覆辙,而是虽然赢得了棋局却最终进入了精神病院,甚至还把身边的护士想象成了妻子安娜的样子。

由此猜测游轮上的所有情节都出自约瑟夫的想象,他可是从始至终都不断出现幻觉的。

也许早在被释放的时候,他就已经精神错乱一度陷入自我怀疑的状态之中。于是他把自己当成了棋谱书里那个战胜了世界冠军的成功人士,在去精神病院的路上幻想了一下这个在游轮之上自我博弈的对局......

这个惊心动魄又沉重魔幻的故事,蕴含着对于战争的控诉和反思,更让观众看到了纳粹对于人性的无情摧残。

当人类的精神世界被剥夺,到底会产生怎样可怕的后果?

这意味着倘若手段可以如此的残忍恶毒,便能直接把一个正常人活活逼疯。

(本文首发FIX昆仑德语字幕组)

0 阅读:28
晶姐札记

晶姐札记

专注影视的细节和深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