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门诊来了位乙肝患者,今年40岁,平时从来没有感觉到不舒服,3个月前公司组织体检肝功能检查中各项指标都正常。但是前段时间患者出现肝区间断性的刺痛,本来以为没什么大问题,也就没放在心上,后来疼痛越来越频繁,就来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彩超显示肝右叶存在一个肿块,经过进一步的检查,甲胎蛋白1200,结合增强ct等检查结果确诊是肝癌!这让患者和家属都很疑惑为什么肝功能正常,却还是查出肝癌?
肝功能正常为何还会得肝癌?
肝脏是个很能“忍”的脏器,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与储备功能,肝脏被癌细胞侵袭后,就算只剩下1/3的肝细胞也能维持正常运转,不会影响身体代谢。此时,患者的肝功能检查不会显示异常,患者可能也不会有任何不适症状,因此很容易延误病情。
临床上,很多肝癌患者都是在出现腹痛、食欲下降等症状时才去检查,待发现时已是肝癌中晚期。
因此,即使肝功能正常,也不代表肝脏没有任何问题。在体检时或有相关症状时,仍然需要进行肝癌筛查,主要项目是:肝脏的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的化验,肝脏影像学检查较常用的是肝脏彩超、肝脏CT检查、肝脏核磁共振检查以及肝脏PET-CT检查。尤其是对于有肝癌风险因素的人群,更应该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早发现肝癌,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包括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体重、均衡饮食等都有助于降低肝癌的发病风险。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肝癌,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