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人只剩16人,志愿军58师174团长津湖下碣隅里一次冲锋战斗

丁一丁北 2024-11-23 22:12:35

700人只剩16人,志愿军58师174团长津湖下碣隅里一次冲锋战斗

1950年11月的长津湖,寒风刺骨,温度已降至零下30度。在这片被冰雪覆盖的战场上,志愿军58师174团3营700余名战士,身着单薄的秋装,饿着肚子,带着仅有的半个冻土豆,悄然向下碣隅里美军阵地发起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夜袭。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他们为什么要在这极寒之夜发起突击?为何最终只剩下16人生还?让我们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战斗之夜,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一、誓死守卫的美军阵地

下碣隅里,这个位于长津湖南部的小镇,在1950年初冬时节成为了美军重要的战略据点。当地居民早已撤离,徒留下的是一片残垣断壁。镇子四周群山环抱,北面是长津湖的支流,南北向的公路穿镇而过,西侧还分出一条支路通往外界。

11月26日,托马斯·里奇中校带领着美军陆战1团3营的主力到达此地。这支部队此前曾在太平洋战场上赫赫有名,被誉为"最精锐的陆战队之一"。里奇中校刚一到达,就立即着手部署防御工事。

美军的工兵们没日没夜地在阵地上忙碌着。他们在东北侧的1071高地和东丘一带构筑了坚固的火力点,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小镇。工兵们将一箱箱的地雷埋设在可能的进攻路线上,架设起密集的铁丝网,甚至将空罐头盒改装成简易爆炸装置。一个个沙袋堆垒起来,形成了厚实的掩体。

美军的部署颇具匠心。里奇中校将陆战1团3营的I连布置在西南面,形成第一道防线。从西面开始,沿着阵地逆时针方向,依次是1连、3营营部连和其他支援部队。两辆M4谢尔曼坦克被安排在防线的薄弱处,负责机动支援。每个步兵排的防线长达340米,这在常规战术中是很少见的。

但美军的防御也存在明显的短板。除了两个主力连队外,其他防御地段大多由后勤人员把守。这些文职人员和勤务兵对战斗并不熟悉,不得不由作战部队派出经验丰富的士官来指导他们选择阵地、构筑工事。

里奇中校深知,一旦中国军队发起进攻,这些临时拼凑的防御力量将面临严峻考验。为此,他下令在前沿阵地部署了大量照明装置和自动报警装置,希望能及早发现敌情。美军的重型火炮被布置在阵地纵深,105毫米榴弹炮和81毫米迫击炮构成了一张密集的火力网。

此时的下碣隅里,已成为美军在长津湖战役中的一个重要据点。这里不仅驻扎了作战部队,还设有陆战1师师部和第10军军部的部分指挥机构。一条简易机场正在抓紧建设,大量的弹药、油料和军需物资被堆积在镇子里。美军显然想把这里建成一个坚固的据点,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

11月28日傍晚,大雪纷飞,能见度极低。里奇中校站在指挥所内,透过望远镜观察着四周的群山。暮色中,群山寂静无声,但他知道,一场恶战即将来临。当天深夜,他再次检查了各个防御工事,叮嘱士兵们保持高度警惕。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志愿军已经悄然布置在了这些群山之中。

二、志愿军58师的艰难战前准备

1950年11月22日,58师接到了攻击下碣隅里的命令。这支由苏北子弟为主的部队,此时已经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中跋涉了十多天。从入朝开始,补给线就不断被美军战机轰炸切断,部队的给养状况日益严峻。

团里的后勤处长找遍了方圆数十里,只找到了几担土豆。这些冻得硬邦邦的土豆被紧急煮熟后分发下去,平均下来每人还不到一个。有的战士只分到半个,含在嘴里化开,希望能多少补充一点体力。

装备情况更是令人担忧。部队从沈阳出发时过于仓促,没来得及领取冬装就直接入朝。战士们身上只穿着单薄的秋装,用洗脸毛巾包住耳朵和面颊,将棉被直接披在身上充当大衣。每天夜里,战士们只能背靠背围坐在一起取暖。不少人的脚都已经冻伤,只能互相用体温来回暖。

但58师还是在行军间抓紧进行特殊的战术训练。师部要求各连队反复演练夜间作战、近身格斗等科目。通讯员们则练习用手电筒打莫尔斯密码,因为在极寒天气下,电台经常会失灵。

师部派出的侦察小组带回了详细的情报。美军在下碣隅里构筑了三道环形防线,还在前沿地带布设了大量地雷和铁丝网。侦察员们发现,美军阵地上的照明设备和警戒措施非常严密,但在东北角的防线相对薄弱,那里主要由后勤人员把守。

11月27日,师政委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决定成立突击队,由174团3营担任主力。突击队员都是从连队里挑选出来的精锐,每人都至少参加过三次以上的夜战。为了确保突击的隐蔽性,他们专门训练了如何在雪地上无声行进的技巧。

战前动员会上,团长刘镜田特别强调了此次战斗的重要性。下碣隅里不仅是美军的指挥中枢,还囤积着大量的军需物资。如果能够夺取这个据点,不仅能切断美军的指挥系统,还能缓解部队的给养困难。

11月28日下午,700名突击队员在雪地里进行最后的准备。每个人都在检查武器装备:20发手榴弹、一把刺刀、一支冲锋枪或步枪,以及仅剩的几颗土豆。由于极度饥饿和严寒,有些战士站起来时都摇摇晃晃。但当班长问谁要留下休息时,没有一个人响应。

天色渐暗,风雪越来越大。700名突击队员分成三路,开始向美军阵地潜行。他们穿着白色伪装衣,在茫茫雪地中几乎难以分辨。每个人都清楚,前面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恶战,但此时他们的目光都锁定在山下那片灯火通明的军营上。

三、夜袭前的战场态势

11月28日的黄昏,整个下碣隅里战场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白天的轰炸和炮击已经停止,只有呼啸的寒风卷着雪花在山谷间呼啸。但这份宁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一场激烈的战斗正在酝酿。

在无名高地上,172团1营3连的战士们正在坚守阵地。这个位于1071高地东南的制高点,是控制下碣隅里的关键。连长杨根思带领着最后几名战士死守在阵地上。从早晨开始,美军就不断发起猛烈进攻,阵地多次易手。到下午时分,3连伤亡惨重,整个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和两名伤员。

面对美军的重兵进攻,杨根思没有后退。他将仅剩的几枚手榴弹绑在身上,在美军第六次进攻时,抱着炸药包与冲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这次英勇的战斗,让美军对中国军队的战斗意志有了全新的认识。

此时的172团已经伤亡过半。从26日开始的连续战斗,让这支原本就给养不足的部队更加疲惫。团部的弹药补给所剩无几,连最基本的迫击炮弹都打光了。但172团的战士们依然咬牙坚持,他们明白无名高地对即将展开的夜袭行动有多么重要。

在前沿阵地上,3营的侦察兵带来了最新情报。通过昼夜观察,他们发现美军在无名高地前方7-8公里处修建了一个简易机场,周围还有大量军用帐篷和车辆。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美军的指挥部就设在机场附近。

3营营长召集各连指导员紧急开会。根据侦察信息,美军的防御火力主要集中在正面,而东北侧的防守较为薄弱。特别是在铁路终点附近,有大量补给物资堆积,但守卫力量相对较少。

会议决定,趁着夜色对美军指挥部发起突袭。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决定。700名突击队员要穿过美军的三道防线,横跨将近8公里的空地,才能接近目标。而且,一旦暴露,他们将面临整个美军阵地的火力打击。

但3营的指挥员们很清楚,他们已经没有更多选择。如果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打乱美军的指挥系统,等到天亮,美军的空中优势就会让任何进攻变得更加困难。而且,饥饿和严寒正在快速消耗部队的战斗力,他们必须抓住这最后的机会。

当夜幕完全降临时,3营的突击队员们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每个战士都收到了明确的任务:穿过敌人阵地后,直扑美军指挥部所在地,优先摧毁通讯设施和指挥系统。电台、车辆、带有天线的帐篷,都是重点打击目标。

零时将至,皑皑白雪中,700名突击队员开始向山下悄然移动。他们知道,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将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

四、惨烈的夜袭战斗

午夜时分,700名突击队员悄然越过铁路线。他们采用了特殊的进攻队形:三路纵队呈扇形展开,纵深1700米,宽度仅30米。每名战士之间保持7-8米的间距,这样即便遭遇敌人火力,也能将伤亡降到最低。

黑暗中,一排排美军帐篷渐渐显现。大帐篷能容纳20人,小帐篷可住10人,少数帐篷还透出微弱的灯光。突击队按照预定计划分组:3-5人负责一个小帐篷,5-9人对付大帐篷。他们悄无声息地摸到帐篷外,准备同时发起攻击。

凌晨1点整,第一声手榴弹爆炸打破了夜的寂静。突击队员们迅速行动:先是手榴弹齐扔,接着是冲锋枪的扫射,最后用刺刀解决残余敌人。整个行动干净利落,美军甚至来不及组织有效抵抗。

但这种优势并没有持续太久。约20分钟后,美军阵地上的探照灯突然大亮,照明弹腾空而起,将战场照得如同白昼。美军的重机枪火力点开始喷吐火舌,密集的弹雨笼罩了整个突击区域。

更糟糕的是,部署在铁路后方的美第7师第31团坦克连和英军第41海军陆战队特遣队接到增援命令,8-10辆M4坦克和M19自行高射炮从后方杀出。他们采用一字排开的队形,将突击队员们暴露在交叉火力之下。

M19自行高射炮的威力尤其可怕。这种装备原本是用来对付飞机的,当其40毫米高射炮对准地面目标时,任何被击中的人都会被当场打成两截。突击队员们处在一个极其危险的位置:前有美军阵地的火力网,后有坦克的咆哮,两侧都是开阔地,没有任何掩护。

而且,连续的饥饿和严寒已经严重影响了战士们的行动能力。有的战士端着枪的手已经冻僵,甚至连扣动扳机都变得困难。但他们仍在坚持战斗,试图突破这个死亡区域。

营长看到战况危急,立即下令撤退。但这时的撤退比进攻更加困难。伤员们倒在雪地上,健康的战士们冒着弹雨将他们拖回来。重伤员放在担架上一寸一寸地往回拉,轻伤的则互相搀扶着撤离。

最终撤回到无名高地时,700人的突击队仅剩16人。其中大部分人都带着伤,有的伤势很重。后来统计显示,仅在坦克连阵地前就发现了200具志愿军烈士的遗体。更多的伤员倒在了敌我双方的中间地带,在这种极端天气下,他们的命运只有两种:要么被冻死,要么被俘。

天快亮时,幸存的16人中又有14人在后续战斗中牺牲。整个3营最后只剩下营长和一名通信员。这次突袭虽然没能摧毁美军的指挥系统,但这些勇士用生命证明了中国军队的战斗意志。他们的英勇事迹很快传遍了整个战场,成为激励其他部队的重要力量。

五、战役的历史影响

下碣隅里战役结束后,美军指挥官托马斯·里奇中校在战报中特别提到了这支神秘的中国部队。他详细记录了那个夜晚的战斗场景:"敌军采用了令人惊讶的战术,他们的突击精确而果断,显示出极高的军事素养。"此后,美军将志愿军称为"卓越的夜战专家"。

这场战役虽然没有改变下碣隅里的归属,但深刻影响了后续战局的发展。美军原本计划将下碣隅里建设成长津湖地区的军需补给中心,但这次夜袭让他们意识到阵地的脆弱性。12月6日,美军不得不放弃这一战略要地,在撤离时将大量无法带走的物资付之一炬。

战后统计显示,志愿军58师在这场战役中付出了惨重代价。三天的战斗中,该师伤亡近7000人,几乎丧失了战斗力。但他们的牺牲并非毫无意义。这场战役暴露了美军防御体系的弱点,为后续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中的胜利积累了宝贵经验。

1951年春,一支美军调查组专程来到下碣隅里战场。他们在战场遗址上发现了大量中国军队使用过的装备:冻硬的秋装、简陋的布鞋、用报纸裹着的手榴弹。这些发现让美军官兵震惊不已。他们无法想象,一支装备如此简陋的部队,是如何在零下30度的极寒中发起如此顽强的进攻。

幸存者的故事在战后不断被传颂。3营仅存的两名生还者之一,通信员张守信,在战后成为了一名军事教员。他经常向新兵讲述那个夜晚的战斗细节:如何在雪地中潜行、如何协同作战、如何处理战场上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这些经验后来被编入军事院校的教材,成为研究夜战战术的重要案例。

58师174团的战斗经历也引起了国际军事界的关注。1960年代,多个国家的军事代表团专程访问中国,研究这场战役中展现出的特殊战术。他们particularly对志愿军在极端条件下保持战斗力的方法十分关注,这些研究成果后来被应用到各国的军事训练中。

在下碣隅里战场的东侧,当地百姓在1953年竖起了一座纪念碑。碑文记载了700勇士的事迹,其中专门提到了夜袭时的情景。每年冬天,当第一场雪落下时,附近的居民都会来到碑前献花。随着时间推移,这座纪念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提醒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2010年,一支考古队在下碣隅里的战场遗址进行勘探。他们发现了大量当年战斗留下的痕迹:弹壳、战备物资、通讯设备的残骸。这些实物证据帮助历史学家还原了更多战斗细节,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0 阅读:0

丁一丁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