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珍:4次落选中国院士,却成美国院士,她说的一番话让人动容

秦风淡史 2023-05-24 17:31:24

不少人都曾经感慨过人才外流的现象。

每每得知某高精尖技术人员的或因科研环境、或因福利待遇选择定居海外后,都会引发一阵思考。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除了遗憾也不能加以评价什么。

而有一名叫李爱珍的科研人员,不仅收到了来自美国的橄榄枝,自己未申请但被直接选为美国外籍院士,与此同时是她4次申请中国院士失败。

但即使是这样,李爱珍也从未想过动摇初心,始终为脚下这片土地努力前行……

“拼命”的科研精神

1936年,李爱珍出生福建省的一个小村子里的普通家庭。

唯一与众不同的是,她的父母是菲律宾华侨,抗战时期就定居在中国,安家立业,诞下了女儿李爱珍。

虽然父母来自于菲律宾,但他们打心底里热爱这片土地,也认同自己的中国人身份,希望能竭尽全力为中国做些什么。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李爱珍自小就立下了志向:为中国的建设作贡献。

1954年7月,李爱珍成为了复旦大学化学系新生中的一员。

大学期间的李爱珍认真勤恳,成绩也一直很稳定,但李爱珍并非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她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文学。

谁也不会想到,在实验室里埋头研究,细心严谨的李爱珍骨子里也有着文艺情怀。

她热爱文学,闲暇时沉醉于文人笔下的精神世界,还参加了学校的诗歌社团,表现相当活跃。

大学毕业后,李爱珍被分配到了研究院工作,从一名小小的实习生做起。

李爱珍的身上没有什么一步登天的奇迹,从不起眼实习生再到独当一面的研究员,一路走来凭借的是李爱珍二十多年的勤恳工作以及扎实的科研成果。

可以说,她既有功劳也有苦劳。

1980年,李爱珍在科研上的成绩有目共睹,因此被派往美国大学访问,交流半导体领域的先进经验。

这一次访问,确实让李爱珍看到了中国与美国的差距。

特别是美国先进的设备和超前的科研理念,这对任何一个科学家来说都诱惑十足,但李爱珍的决心从未动摇——她爱科研但更爱自己的祖国。

因此,即使美国人多次示好,李爱珍始终不为所动,一头钻进了实验室里。

很快便熟悉了这里的设备,有条不紊的开展着自己的工作。

两年访问期满,李爱珍带着满满的经验和知识回国了,她迫不及待的想要将自己在这里学到的宝贵知识分享给国内的其他科研人员们。

之后的三年时间里,李爱珍很少回家,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并在1984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她的科研论文一经发表,就引得国内同行们赞叹,就连处于行业领袖位置的西方学者们也为之侧目。

谁也没想到,这个年近50岁的科研人员能做出这样突破性的研究,只有业内人士才知道李爱珍提出的科研理念有多么难得。

李爱珍的研究成果,甚至让西方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的技术桎梏。

或者说,李爱珍的研究已经让这些桎梏的存在失去了意义,正应了那句“实力才是硬道理”。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爱珍从未松懈,依旧像以前那样泡在实验室里,用学生们的话说就是:

“别人是勤奋工作,她是拼命工作”。

凭借着这样的拼命精神,李爱珍带领的科研队伍佳绩不断,屡屡传出好消息。

也让李爱珍受到了世界的瞩目,获得了世界院士大会中的工程科学奖。

这也是中国第一次获得这个奖项。

4度落选中国院士

很多人都会理所当然的觉得,像李爱珍这样踏实有信念又有科研成就的科学家,申请院士身份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毕竟李爱珍有相当硬气的成绩单:21项国家发明专利,斩获过国家金奖、国际银奖,累积发表论文256篇,专著3篇,每一项都彰显出她在工作中沉甸甸的努力和付出。

可事实恰恰相反。

李爱珍曾多次申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但收到的只是一次又一次次拒绝。

起初,李爱珍认为是自己的科研成果不够有说服力,便在第二次申请的时候做了充足的准备,拿出了相当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但还是失败了。

之后的两次申请,也都是同样的结果,无一例外。

巧合的是,在中国科学院几次落选后的李爱珍,却收到了来自美国科学院的认证。

在2007年被外聘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与此同时,美国科学家更是对李爱珍的研究成果不乏赞美之词。

这就说明,李爱珍在行业内的贡献是做不得假的,她必然有成为国家级院士的资格。

那她为何几次落选呢?

落选的原因

李爱珍落选的原因,第一个是年龄。

院士选举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年龄小于60岁的申请人,需要两位院士推荐,而年龄大于60岁的申请人,则需要6位以上院士推荐。

第一次申请院士资格的时候,李爱珍未满60岁。

因整日埋头科研,科学院里了解她的人并不多,因此只有一位科学院士推荐,这才让李爱珍落选。

而后的几次申请,也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符合院士申请的条件落选,大多和李爱珍的年龄、人际交往有关。

执着于科研再加上李爱珍耿直的性格,让她得罪了一些人,自然也就难以凑齐6名以上院士的推荐。

之后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院士评选又会侧重于年纪较小的院士。

只有科研别无其他的李爱珍渐渐失去了优势,这才促成了她的遗憾。

落选中国院士,但被评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那年,也有人询问李爱珍,想在暗地里给李爱珍设陷阱。

她不屑于计较对方话中的幸灾乐祸,只是平静地回答:“选不上就选不上呗”。

像李爱珍这样一心科研的人有很多,但好在虽然落选了院士,但来自于国家和国际的高级别荣誉和表彰并不少,但或许李爱珍从未在意过这些。

0 阅读:335
评论列表
  • 2023-05-25 16:53

    中国的事有很多是说不清楚的。这样的文章不发最好。

秦风淡史

简介:走进历史,了解历史,解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