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
所有行业都到了回暖季,备受关注的汽车行业自然也不该例外;可是整个三月里的车市都显得乱哄哄,原因正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汽车厂商价格战。由个别车企通过消费补贴的方式掀起的降价潮看似加速了车市的回暖,因为各大汽车厂商必然会跟进;但事实确实跟进的车企并不多,且绝大多数都只是象征性的拿出一些补贴,本质上还是正常的终端价格调整幅度的重新定义。
所以真正在降价潮漩涡中的品牌并不多,只是仍旧非常醒目,只是结果如何呢?
结果是并没有带来销量的增长,反而出现了下降。
同时国六A的库存车仍旧有200余万台尚待消化,库存压力不可谓不大,但是却出现了很反常的一幕;这一幕就是即便库存压力不小,可是却没有厂商对中汽协和全联商会关于推迟国六B排放执行日期延期的回应。似乎这些汽车厂商并不担心车辆“砸在手里”,即便“砸在手里”也认头了,难道降价卖给人们不好吗?这既回笼了资金又赚得了人心,貌似是一举两得。
其实真的不可以这么做,这就要从“倒牛奶经济学逻辑”来分析了。
▽下图为“密西西比河倒牛奶”的现场图片。
宁可将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也不愿意分给穷人,这是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候出现的一幕。
这个案例在中学课本上就出现过,只是对事件本身的解读还不够深刻,毕竟面向的只是中学生;把牛奶倒掉也不分给穷人,从经济学逻辑上并不是错;大量牛奶滞销的原因是产能过剩吗?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生产出的东西超过了人们的实际支付能力的标准。说白了确实像商品价格高了,可是之前为何没有滞销呢?很简单,因为之前的商品价格和人们的支付能力是匹配的,之后的滞销是人们的支付能力出现了下降。
似乎是在衰退。
理论上此时的牛奶就该降价,以匹配现在人们的支付能力才能实现产销平衡。
可是牛奶降价就等于压缩了牛奶商的利润空间,牛奶商背后的奶农的利润也要被压缩;于是牛奶商和奶农都只能降低员工的薪酬,可是员工一旦降薪就有可能造成员工流失,牛奶工厂也就无法运转了。
不只是牛奶,各个行业都一样。
下图是破产的美国汽车城底特律。
就以汽车行业为例,如果车企都去降价,车企利润空间被压缩,此时想要维持企业运转就不得不给员工降薪;员工降薪后的支付能力也会下降,而这些员工换一个角度就是其他行业里的消费者,面对其他消费领域的时候也会体现出支付能力下降的现象,于是则会出现连锁反应,而多个行业的综合与交叉又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
不难想象。
国内汽车制造业从业人员有550余万人,上下游产业链综合统计的话,那从业人数就更多了;这些从业人员的的背后总会有家庭,这就会间接的关联到数千万人。
如果车企坚持降价而被迫降薪,带来的会是这些从业人员与其家庭成员的支付能力的整体下降;这对于汽车行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反之,维持目前的价格结构,在渡过难关之后反而有机会维持企业、行业和经济的长期发展,所以不论是微观还是宏观的分析,降价都不是企业的选择。
从企业自身角度来分析,这些库存车有比降价更理想的解决方案
降价清库存,利润基本不要了。
这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呢?
看似是资金的回笼,其实是给自己挖坑!汽车不是一次性消费品,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是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的;汽车厂商是需要给车辆以最低3年或5万公里的质保的, 这都是需要成本的。
卖车的时候已经没有利润,后续的质保只会持续的亏损。
举个例子:
曾经出现过个别地方的大白菜价格过低,菜农宁愿把大白菜翻到土里去沤肥,也不愿意低价卖出去或送出去;这其实与“倒牛奶”是一个道理,这里面的考量不仅有维持价格结构的思考,同时还有成本和风险控制的思考。
想要把这些大白菜卖出去,最起码得用车把蔬菜运到农贸市场吧。
运输费用的出现只会加大亏损,而且运输过程中如果不能保证时效性,导致大白菜或牛奶变质,这只是会上游企业带来更多的麻烦。
所以这些汽车厂商最终也会通过其他方法来消化库存,比如将这些车辆送入出行市场或二手车市场,哪怕是报废处理。
总结:汽车盲目的降价只会重构价格结构,企业利润空间的压缩等同于压缩从业人员的薪酬,汽车产业又关联了诸多行业,这就可能造成更广泛的“人们支付能力的下降”;所以汽车厂商们应当不会继续搞降价战术,个别不计后果进行降价的车企,其实可能从开始就没有考虑车辆后期质保的代价,这个“没有考虑”可以是没有考虑、也可以是不必要考虑。
某些门店总会建议顾客办会员,会员基数足够大之后,这些门店往往就会消失。
: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