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亚洲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于2月11日在山东青岛拉开帷幕。在本次亚团赛中,国羽在小组赛先后与新加坡队和中国台北队展开较量。
首战新加坡队,国羽以3-2险胜。混双比赛中,高家炫/吴梦莹组合先胜一局,但后两局被新加坡的许永凯/金羽佳逆转。女单比赛,徐文婧发挥出色,直落两局击败因西拉。男单赛场,朱轩辰两局不敌郑加恒。而女双的坑姝良/王汀戈和男双的刘阳/黄荻均顺利取胜,帮助国羽赢得开门红。
第二场与中国台北队的比赛同样激烈,国羽最终也以3-2获胜,以小组第一的身份晋级淘汰赛。

混双比赛,李泓毅/吴梦莹首局21-6领先,却被陈政宽/许尹鏸连扳两局。女单比赛,陈雨菲在与黄宥薰的对决中,先胜一局后丢一局,决胜局陈雨菲战术求变,最终21-11拿下。

男单比赛,胡哲安2-0击败李佳豪。女双比赛,坑姝良/王汀戈直落两局取胜。男双比赛,陈旭君/郭若涵与李哲辉/杨博轩激战三局,最终中国台北队获胜。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中国台北队的比赛中,胡哲安的表现堪称关键。比赛开始,胡哲安就展现出强烈求胜欲。他步伐轻盈,移动迅速,网前小球落点精准,为自己创造了大量后场进攻机会。在多拍相持中,他的控球能力出色,通过拉吊四方球,让李佳豪疲于奔命,很快便以21-18先下一城。
第二局,李佳豪加强进攻,但胡哲安防守顽强,对杀球线路预判准确,多次成功防守并反击。胡哲安还强化了进攻节奏,连续下压进攻,给李佳豪施压。在比分13-10时,胡哲安抓住对手失误上网扑杀得分,又以一记后场劈杀保持领先,最终21-17再下一城,锁定胜利。

不过,比赛也暴露出胡哲安在临场应变和关键球处理的战术丰富性上,以及多拍相持中主动变线、变速的时机把握上还有提升空间。
胡哲安的立功表现固然值得夸赞,但国羽混双两连败也需要引起重视,并剖析其原因。

在我看来,国羽混双亚团赛两连败,首先是经验不足。
高家炫、吴梦莹、李泓毅等都是年轻选手,大赛经验相对欠缺,面对对手的针对性战术和比赛压力时,应变能力不足。比如在与新加坡队的比赛中,高家炫/吴梦莹在决胜局一直处于落后追赶局面。
其次是配合不够默契。混双需要男女队员之间高度默契,年轻组合在场上的沟通和配合还不够熟练。像李泓毅/吴梦莹在领先时,可能由于沟通问题,导致防守出现漏洞,被对手抓住机会。
再者是心态波动较大。年轻选手在比赛中容易受到比分和外界因素影响。如李泓毅/吴梦莹首局大比分领先被追平后,心态失衡,影响了后续发挥。
最后是对手准备充分。新加坡队和中国台北队的混双组合针对国羽年轻选手特点,制定了详细战术,加强网前逼抢和后场重杀,给国羽造成很大压力。

虽说国羽出战亚团赛的除陈雨菲、陈清晨外都是年轻小将,并非最强阵容,但同样具备夺冠前景。个人预测,国羽在淘汰赛可能遇到日本、韩国、印尼等劲敌。从阵容上看,国羽有陈雨菲等老将压阵,也有胡哲安等年轻小将,具备一定竞争力。但其他队伍也实力不俗,日本队整体实力均衡,韩国队在双打项目上传统优势明显,印尼队的男单和女单实力出众。
从状态上看,国羽年轻选手在小组赛中得到了锻炼,随着比赛深入,可能会渐入佳境。但如果混双不能解决现有问题,将可能成为国羽的短板,导致夺冠前景堪忧。若国羽能让年轻选手快速成长,提升混双实力,加强团队配合,同时老将稳定发挥,国羽仍有机会冲击冠军。不过,要想夺冠,国羽必须一场一场去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