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特别的冤案:五位清朝官员被杀,却由洋人出面平反

大大怪巨怪 2025-04-17 13:50:12

清朝快完蛋那会儿,慈禧太后这个霸道的主儿,硬是给五个忠心耿耿的好官安了个罪名,把他们给杀了。但这事儿吧,真挺特别的!为啥呢?因为给这五个官儿翻案的不是清朝自己,而是被外面那些强大的国家逼得没办法才做的。这事儿还被记在了《辛丑条约》里头。说到这儿,你肯定好奇了,到底是哪五个官儿,能让洋人都站出来给他们说话啊?

一、说有五位当官的

这五位大佬,许景澄、袁昶、立山、联元、徐用仪,大家都叫他们“庚子年的倒霉五大臣”。咱来聊聊这五位的情况。先说许景澄吧,这家伙可是个进士,后来一直搞外交,跑过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俄罗斯、奥地利这些国家当大使,那时候,他算是清朝里对外面世界最门儿清的一个。再后来,他还当过京师大学堂的总头头,吏部里的左二把手。

袁昶那时候是太常寺卿,虽然在五大臣里头官职最小,但名气却是最大的。为啥呢?因为他这人性格直爽,有啥说啥,不藏着掖着。戊戌变法那会儿,他提了不少改革的好点子。徐用仪官职可就大了,是兵部尚书,还当过军机大臣,他这个人啊,做事特别小心。前面说的这两位,还有袁昶,都是浙江人。剩下的立山和联元,都是北京的满人官员。立山是户部尚书,联元则是内阁学士。

二、惹毛了大人物

五名朝廷重臣丢了性命,这事儿跟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轰动事件紧密相连,那就是义和团风波。那时候,慈禧太后被载漪那些保守派给说服了,打算借义和团之手来对付外国人。所以,在1900年5月,她召集了满朝文武开了个大会,商量这事儿。载漪主张“安抚义和团,消灭洋人”,但这个点子被许景澄、袁昶他们强烈反对,两拨人立马就吵得不可开交。

在那场后来的皇宫大会上,慈禧太后居然脑袋一热,决定跟那些外国大佬开打,还想派兵去冲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那块儿。光绪帝呢,自打戊戌变法失败后就很少开口了,但这次他忍不住了,跳出来说不该跟全世界为敌,还叫许景澄去“找个更好的法子解决”。许景澄这人懂国际上的规矩,他一听光绪帝这么说,急得拉住光绪帝的袖子就哭了,可慈禧太后见状却把他给训了一顿。后来,许景澄和袁昶俩人连着上了三道折子,想说说这事儿,可结果呢,跟扔水里一样,连个泡都没冒。许景澄为了国家的事儿愁得啊,没几天功夫,头发全白了。

有三到五个人遭到了杀害。

许景澄和袁昶因为说话做事跟顽固派官员不合,惹恼了他们,就连慈禧太后也非常痛恨他俩。那时候,八国联军快打到京城了,慈禧太后为了给大家打气,决定要杀掉被认为是“求和派”的许景澄和袁昶。所以在7月28日那天,他俩在菜市口被杀了头。没过多久,还有三个官员因为反对攻打外国使馆,也被慈禧太后给处死了,他们分别是立山、联元和徐用仪。

尽管五位大臣被处死,但军队的士气并未因此振作起来。反倒是,这五位大臣的担忧成了现实,战争引发的后果异常惨重。谈判桌上,外国列强揪着这五位大臣的事不放,慈禧太后因为洋人的强压,不得不答应为他们昭雪,还把这事儿写进了《辛丑条约》。这五位大臣各有各的难处,可他们在一片混乱中仍能保持清醒,甚至不惜搭上性命,这事儿真值得我们好好琢磨琢磨。

#百家说史品书季#

0 阅读:0
大大怪巨怪

大大怪巨怪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