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人后代传(251):王朗长子王肃

米多知道 2024-04-22 04:53:10

王肃,字子雍,魏国名臣王朗的长子,祖籍会稽郡。自幼聪颖好学,深得父亲宠爱。在王肃十八岁的那年,他拜在大儒宋忠的门下,学习《太玄》。《太玄》是西汉末年扬雄所著的一部哲学作品,内容深奥。王肃在学习的过程中勤奋刻苦,对《太玄》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还为《太玄》做了注解,使这部深奥的哲学作品更加通俗易懂。

220年,魏国建立,父亲王朗被任命为御史大夫,王肃也因此得到了一个进入仕途的机会,被任命为散骑黄门侍郎。228年,王朗去世,王肃袭爵父亲兰陵侯的爵位。229年,王肃升任散骑常侍。这对于王肃来说,既是荣耀,也是责任。

230年,魏国的大司马曹真计划率领大军伐蜀汉,但王肃深思熟虑后,上书朝廷,详细陈述了伐蜀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包括战争的巨大消耗和对国家稳定的潜在威胁。曹真在阅读了王肃的疏文后,认为其言辞恳切,理由充分,于是决定撤回伐蜀的计划,避免了可能的军事冲突。

234年,山阳公刘协,即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去世。王肃认为刘协在位期间虽然遭遇了诸多困难,但仍尽力维护了汉朝的尊严。因此,王肃上书朝廷,建议给予刘协“皇”的谥号,以示尊崇。魏明帝并未同意这一建议,最终追谥刘协为汉孝献皇帝。

王肃在政治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他以散骑常侍的身份,兼任了秘书监和崇文观祭酒。237年,魏明帝大兴土木,大规模修建宫室,导致百姓负担加重,无法专注于农业生产。同时,服役的期限没有限制,刑罚也显得过于严苛。王肃认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应该建立在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上。因此,他再次上书,向明帝劝谏,建议减轻百姓的负担,改善刑罚制度,以确保国家的长远利益。

240年,王肃被任命为广平太守,掌管一方的行政。他在任期间,以公正无私著称,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不久后被征召回中央。

王肃被转任为侍中,这是一个更为亲近皇帝的职位,随后,他又被迁任为太常,这掌管皇家祭祀和宗庙事务。王肃在这个职位上因为一次祭祀宗庙时的失误,他被罢免了职务。很快又被任命为光禄勋,负责宫廷内部事。

252年,发生了一件奇特的事件,两条一尺长的鱼跃上了武库的屋顶。这在当时被视为吉祥的征兆,许多人对此感到欢欣鼓舞。然而,王肃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说:“鱼应该生活在水中,现在却在屋顶上,这是有甲麟的动物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难道是戍边将领要有失败的事故吗?”王肃的预言很快就成为了现实,不久后,东关之战爆发,魏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遭遇了失败。在东关之战失败后,王肃被改任为河南尹,这是管理河南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

254年,魏国的政治局势再次发生剧变,权臣司马师废黜了皇帝曹芳,他以王肃持节,兼任太常的职务,负责迎接新的皇帝高贵乡公曹髦。王肃在这一过程中,以其稳重确保了皇位过渡的顺利进行,维护了朝廷的稳定。

255年,魏国再次面临内乱,将领毌丘俭和文钦举兵叛乱,司马师向王肃咨询应对之策。王肃提出了一个关键的战略。他认为淮南将士的家属都在内地,因此,只要迅速派兵阻挡叛军的前进,就能动摇叛军的军心,使其军队土崩瓦解。司马师采纳了王肃的计策,迅速调集兵力,成功阻挡了叛军的攻势,并最终击败了毌丘俭和文钦,平定了叛乱。

王肃因此功被迁任为中领军,还加领了散骑常侍的职务。256年,王肃去世,享年六十二岁。

3 阅读:213
评论列表

米多知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