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粤军第一师的初期编制

历史乾坤袋 2024-07-03 23:27:40

粤军是民国时期的广东军事集团,前身是广东省警卫军,从1917年初始建立到1925年改编成为国民革命军这段时期,粤军在不同时间阶段虽然有着不同的番号,但却是一脉相承,因此统称为粤军。

经过援闽以及回粤两次战役之后,粤军的规模虽然逐步扩大了起来,但内部组织变得复杂,士兵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于是从1920年开始,从粤军挑选骁勇逐步整编成了一支精锐之师—粤军第一师。

第一师从建立之初就有别于其他粤军部队,粤军高层是按照模范师的标准来整编第一师,无论是官兵的选拨管理还是日常训练的达成都极为严格要求,誓要将之打造成为模范之师。

1920年11月,粤军总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邓铿(邓仲元)在广州东堤路旧官纸局设立粤军第一师司令部,开始整编第一师。

从正式整编开始到1921年7月,第一师总共编成了步兵四个团、一个独立营、一个机关枪营、一个工兵营。

四个团包括第一团到第四团,第一团和第二团分别由梁鸿楷支队所属的谢毅、徐汉臣两部队编成,谢毅、徐汉臣分别担任第一团、第二团的团长;

第三团,由陈修爵所属部队以及彭智芳营改编而成,陈修爵任团长,罗子良任中校团附;第四团由陈铭枢所属部队编成,陈铭枢任团长,戴戟任中校团附,第四团原来缺少一个营,后来由缪培堃新成立一个营编入补足。

粤军总部直辖的齐公恪独立营改编成第一师的独立营,而且在不久之后,改由邓演达担任营长;由薛岳新成立一个机关枪营;李章达新成立一个工兵营,叶挺任营附。

除了以上建成的编制之外,第一师原定的编制还有骑兵一个营、炮兵一个营、辎重兵一个营,但由于各种原因这几个兵种未能建成。

骑兵是因为在南方作战地形上的不适宜,起不到应有作用;炮兵则是缺乏人才和武器装备;而辎重兵则在行军作战时才起到作用。

此外,第一师的团级部队的编制为下辖有三个营,营辖四个连,连辖三个排,排辖三个班,每个班设有正副班长各一人,各等列兵十二人,炊事兵一人。另直属团本部的还有一个机关枪连和一个通讯排以及一个卫生队。

一个团合计官兵约有两千人,装备有驳壳枪约八十支,七九步枪约一千六百支,机关枪六挺至九挺不等。

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

第一师建成之后,所属部队分驻在广州各地,各部队均按照邓铿的指导和督促来制定计划并落实开展教育训练。

邓铿作为粤军总参谋长以及第一师师长,非常重视第一师的成长,因此经常勉励其部下:“军人要有爱国精神,军队最要有严肃军纪,吾等治军目的,须有远大眼光,期在对外。”

逐渐地第一师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部队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身体素质都极大改变,在粤军中开始起到模范作用,成为了一支精锐之师。

1921年6月,第二次粤桂战争爆发,第一师奉命抵抗桂军的进攻。粤桂战争之后,旧桂系军阀彻底破裂,孙中山主张北伐,邓铿大力支持,着手在北伐之前改编第一师。

其中将机关枪营、工兵营这两个营,以及新成立一个营,共三个营改编成为大本营警卫团,拱卫北伐大本营。

调第一师参谋长陈可钰为大本营警卫团团长,李章达为中校团附,邓定远、蒋光鼐为少校团附,薛岳为第一营营长,叶挺为第二营营长,张发奎为第三营营长。

另外升副官长李济深为第一师参谋长,升何迺英为副官长;命邓演达重新成立一个工兵营,升李霖为独立营营长。

第一师的改编是为了北伐做准备,除此之外第一师的其他官兵也在积极训练,以待挥师北伐。

2 阅读:278

历史乾坤袋

简介:历史包罗万象,以史为鉴感悟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