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还见证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发展。在探索商丘及其下辖各县的历史变迁时,我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辉煌的年代,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与勤劳。
商丘
商丘,古称“天邑商”、“大邑商”、“梁园”、“宋州”、“砀郡”、“梁郡”、“归德郡”,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地带。相传,商族先祖契因协助大禹治理黄河立下赫赫战功,得大禹恩赐,故而得名“商丘”。这里不仅是商部落的发源地与聚居地,更是商代的第一都城,是商货贸易的发源地,素有“华商之源”之称。
商丘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这里就是人类的重要聚居地。燧人氏、颛顼、帝喾等上古帝王都曾以此为都。夏时也曾迁都于此,更为商之兴盛之地,为商之初都。周灭商后,商之后裔微子启被封于此,建立宋国,因此,现在商丘又简称“商”或“宋”。
商丘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众多。商丘古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神火大道中段,始建于明朝弘治十六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古城下方方圆十里范围之内,还依次叠压着之前修建的元朝归德府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隋唐宋州治所宋城、汉代梁国国都睢阳城和西周宋国故城等五座城池。这些城池见证了商丘作为古都的辉煌历史。
下辖各县古称及详细介绍
永城市(马甫城/永固之城/芒县)
永城,古称马甫城,是一座千年古县。据记载,永城置县始于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彼时县境内还有一县,名为酂县。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酂县并入永州,同时降永州为永城县。此后,永城之名一直沿用,仅在民国时期短暂更名为雪枫县(使用时间仅4年,又复为永城)。1996年,永城撤县设市,设立县级永城市,至今未变。
永城因城池屡遭洪水的冲击而不破而更名永城,取意“永固之城”。这里自然风光秀丽,知名景点当属芒砀山。芒砀山是汉高祖刘邦的发迹之地,现保有汉梁王墓群、崇法寺塔等古迹。此外,永城还是中国长寿之乡、中国面粉之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睢阳区(宋城/睢阳/应天府)
睢阳区,古称宋城、睢阳、应天府,是商丘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睢阳区的前身为睢阳县,始置于秦朝,因居古睢水以北而得名。南北朝至唐宋时期,曾先后更名为寿春县、宋城县、应天府。金朝时改为睢阳县,元朝时为归德府治,嘉靖年间更名为商丘县。建国后曾数度并入商丘市,1997年撤县设区改为睢阳区。
宋城之名最早起源于西周,是宋国的国都。宋国是周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诸侯国,为周朝三恪、春秋五霸之一。始建于西周初年,都宋城(今商丘睢阳区宋国故城),存在时间长达约800年。宋国故城是最后一座被考古确认的春秋战国时期大诸侯国的都城,对寻找商代早期都城亳具有重要价值。
睢阳在唐朝历史上曾爆发过一场决定王朝命运的战役——“安史之乱”时,睢阳是通往江淮的交通要道。一旦攻破,唐王朝将彻底失去翻盘的机会。于是叛军出动了13万人马轮番攻城,守将张巡在仅有数千将士的情况下,坚守了十个月,大小战斗400多次,杀敌12万多。虽然最后兵败被俘,英勇殉国,但为唐帝国赢得了准备时间,使得“睢阳保卫战”成为以少胜多的典范。
梁园区(蒙县/梁国/谯郡)
梁园区,古称蒙县、梁国、谯郡,一带是商汤代夏的誓师地。春秋时期为宋国蒙邑,西汉初年置蒙县为诸侯国梁国地。梁孝王刘武在此修筑梁园因此得名。南北朝时为谯郡治所,之后并入宋州、睢阳县。清朝时称朱家集,1950年改为朱集市,1951年并入商丘县级市,1997年撤市设区更名为梁园区。
古时的梁园是庄周的出生地,曾先后做过宋国、梁国的国都,历史底蕴深厚。梁园内的梁园遗址是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梁园区还保留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如商丘火神台、商丘古城墙等。
夏邑县(栗邑/下邑/华夏之邑)
夏邑县,古称栗邑、下邑、华夏之邑,历史悠久。夏朝时为栗,春秋时期为宋国栗邑,秦朝时置栗县,东晋时称下邑县,金朝末年更名为夏邑。境内建有孔子还乡祠、彭雪枫纪念馆等历史文化景点。同时,夏邑还是全国重要的粮棉大县和保温建材基地,盛产夏邑何首乌。
夏邑县地处豫东平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间艺术。如夏邑剪纸、夏邑肘歌等民间艺术形式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虞城县(虞国/有虞/东虞州)
虞城县,古称虞国、有虞、东虞州,其历史可追溯至大禹建立夏朝的时期。是舜帝之子商均的封地,号“有虞”,后称虞国,是虞姓的发源地。秦朝时置虞县,北魏时因水患治所南迁,隋朝时改称虞城县。唐初升格为东虞州,金朝时治所再度毁于黄河水患,建制被废。元明清时期复为县制。
虞城有“花木兰故里”之称,纪念地在虞城县营郭镇(今木兰镇)。虞城西部的纶城是夏朝中期的重要都城,是“少康中兴”的起源地。这里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如木兰祠、魏征墓、商均墓等历史文化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柘城县(柘县/陈国开国之都)
柘城县,古称柘县,因盛产柘丝而得名。惠济河、废黄河贯穿其中,这里是朱姓、胡姓、陈姓的发源地,也是陈国的开国之都。秦朝时置柘县,魏晋南北朝时县制被析分属鄢县和武平县。隋朝时在原址上复置县制,改称柘城县。
柘城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不仅是陈国的开国之都,还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柘丝作为当地的特产,在历史上享有盛誉。此外,柘城县还保留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如柘城故城遗址、朱襄氏陵等。
宁陵县(宁邑/信陵/宁陵城)
宁陵县,古称宁邑、信陵、宁陵城,一带是古葛伯国之地。葛本是一种植物,被当地人当作图腾膜拜,特以“葛”为地名。春秋时期为宋国地,后为魏国信陵君的封地。因其子宁陵君所继承,故而得名宁陵城。汉武帝时置宁陵县,是一座两千多年的古城。
宁陵县地处豫东平原腹地,气候宜人,土地肥沃。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间艺术。如宁陵肘歌、宁陵剪纸等民间艺术形式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的宁陵县还保有元末明初时期的东关清真寺、葛天氏陵等历史文化景点。
睢县(襄邑/拱州/睢州)
睢县,古称襄邑、拱州、睢州,位于河南省东部,为商丘市下辖县。历史上曾称州,名拱州、睢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睢县春秋战国属宋、魏,秦时设襄邑县,为两千多年古县。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升襄邑县为拱州,后又数度废置。明朝初,襄邑撤销,并入睢州。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降睢州为睢县,后又几经升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睢州再次降为睢县,至今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