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国际政治舞台的聚光灯下,一场围绕格陵兰岛的风波正愈演愈烈。美国副总统万斯近期踏上格陵兰岛,其访问的时机和意图引发了诸多争议,而丹麦方面的回应也展现出这场外交博弈的复杂性。与此同时,中国也在不经意间被卷入这场纷争之中。
格陵兰岛,这座世界第一大岛,地处北美洲东北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是丹麦的自治领地,拥有高度自治权。然而,美国对其觊觎已久。自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多次扬言要“接管”格陵兰岛,甚至不排除使用“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此次万斯访问格陵兰岛,正值该岛刚刚组建新一届自治政府,延斯 - 弗雷德里克·尼尔森出任总理。尼尔森直言美方此行对格陵兰岛“缺乏尊重”,强调格陵兰岛无意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格陵兰岛(资料图)
万斯在访问位于格陵兰岛北部的美国皮图菲克太空基地时大放厥词,声称格陵兰岛对美国至关重要,美国需要确保在北极的领导作用。他指责丹麦对格陵兰岛的安全、防务等方面“投资不足”,鼓动格陵兰岛转而选择美国“安全保护伞”,宣称格陵兰岛“在美国安全保护伞下比在丹麦安全保护伞下会好得多”。美国如此急切地介入格陵兰岛事务,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格陵兰岛丰富的自然资源、淡水资源、渔业资源以及巨大的航运价值,使其成为美国北极战略的重要锚点。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美国企图借此巩固其在北极的主导地位,增强在全球地缘政治竞争中的优势。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丹麦方面迅速做出回应。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多次重申,格陵兰岛属于丹麦的事实“不会改变”。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视频回应万斯言论时明确表示:“我们不喜欢这种说话的语气。这不是你们对亲密盟友说话的方式,我仍然认为丹麦和美国是亲密盟友。”他虽表示尊重美国在格陵兰岛增加军事存在的观点,且丹麦和格陵兰岛愿意就此讨论,同时也表达了丹麦愿与美国继续合作开发北极地区的意愿,但这并不能掩盖丹麦对美国此番行径的不满。丹麦国防大臣波尔森在社交媒体上更是强烈反对美方“霸岛”言行,连续使用“明确反对”“这是升级行为”“必须划出界限”“太离谱了”“我们对此绝不接受”等措辞,语气强硬。
丹麦国防大臣波尔森(资料图)
令人意外的是,中国也被强行拉入局。美国一些政客试图将中国与格陵兰岛问题挂钩,无端指责中国在格陵兰岛的经济活动存在所谓“战略意图”。然而,中国与格陵兰岛的合作纯粹基于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旨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与美国的地缘政治野心毫无关联。中国一贯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国际合作中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美国这种无端甩锅、抹黑中国的行径,不过是其转移国际视线、为自身霸权行径开脱的惯用伎俩。
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夺岛”图谋并非首次。1867年,时任美国总统安德鲁·约翰逊在购买阿拉斯加时,就曾考虑过购买格陵兰岛;1946年,时任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再次向丹麦政府提出购岛要求,均以失败告终。如今,特朗普政府重提“夺岛”之事,其一系列“夺岛”威胁不仅引发了格陵兰岛民众的强烈反对,民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格陵兰岛居民都反对该岛成为美国的一部分,也导致与盟友之间的裂痕不断加深。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北极问题专家奥托·斯文森认为,美国政府此举犯下了一个“战略错误”。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也警告说,特朗普政府针对格陵兰岛的扩张图谋很可能事与愿违,会撕裂跨大西洋联盟。
特朗普(资料图)
在这场外交风波中,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暴露无遗。其不顾盟友感受,肆意干涉他国内政,企图通过胁迫手段实现自身地缘政治目标,这不仅损害了与盟友的关系,也破坏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丹麦等相关国家坚守主权立场,坚决捍卫自身权益,也让美国的野心难以轻易得逞。未来,格陵兰岛问题将如何发展,美国是否会继续其强硬举措,丹麦又将如何应对,以及中国在这场风波中会受到何种影响,都值得国际社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