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男友骗走130多万,办公室恋情变百万骗局

西桦白枫金 2025-04-14 12:19:14

小柳于2022年11月进入武汉某公司。2023年春节后,李某空降为质检部经理,成为小柳的直属上司。李某利用职权便利,多次为小柳解决工作问题,例如调取监控处理客户投诉、雨天绕行12公里送其回家,并记住其生理周期提供关怀。这些行为在两个月内迅速拉近两人关系,最终发展为恋爱关系。

李某在建立信任过程中,刻意展示经济实力,频繁带小柳出入高档场所,并赠送轻奢礼物。此类行为旨在塑造“富二代”形象,为后续虚构工程项目铺垫。他通过日常接触掌握小柳的财务状况,得知其有20万元存款后,开始策划诈骗计划。

2023年4月,李某伪造一份“旧城改造项目”分包合同,声称舅舅投资300万元,自己占股14万元。他在约会时“无意”展示合同,并承诺项目分红后为小柳购买金镯子。首次借款以“工地发工资”为由索要8万元,当场使用小柳的口红在借条上按手印,制造浪漫假象。

此后14个月内,李某以“质检返工”“打点关系”“材料短缺”等理由,累计骗取132.47万元。小柳为此掏空积蓄,并向亲友借款、申请网络贷款。李某每次收款后均迅速转移资金,次日即飞往成都消费。警方调查发现,其转账后24小时内消费记录占比达83%。

李某在成都的消费集中于高端娱乐场所,7家夜店累计消费106万元,单笔最高5万元。消费记录显示,其频繁包场举办派对,曾一次性购买12瓶单价超4000元的烈酒。此外,他在奢侈品店购入名表、箱包等物品,并在五星级酒店住宿87晚,日均消费超2000元。

警方通过资金流向追踪发现,李某将14%的赃款用于维系与小柳的关系,包括共同旅游、购物等,以此降低对方戒心。剩余86%的资金被挥霍于个人享乐,其中23.6万元用于购买黄金首饰赠与其他女性。

2024年底李某离职并切断联系后,小柳于2025年3月19日报案。武汉警方分析37页转账记录,锁定资金最终流向成都金牛区某公寓。经10天侦查,民警通过外卖订单地址定位李某,于3月29日实施抓捕。现场查获伪造合同原件及奢侈品赃物。

审讯中,李某承认合同为花费500元通过网络伪造,公章为PS合成。其供述诈骗动机源于担任司机时接触奢靡生活,产生“快速敛财”心理。目前案件已移交检察机关,涉案财物正在追缴中。

本案引发对职场权力滥用的争议。李某利用上下级关系实施诈骗,暴露出企业内部监管缺失——其晋升过程存在人情操作,且虚构项目合同未受任何核查。部分观点认为,受害者多次借款却未验证项目真实性,需承担部分责任;而反对者指出,情感操控会削弱理性判断能力,尤其在不对等职场关系中更为显著。

另一争议焦点在于赃款追偿。李某挥霍的资金中,72%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流转至境外账户,追讨难度极大。法律界人士指出,此类案件判决后执行率不足40%,受害者可能面临“人财两空”局面。此案或推动修订《反洗钱法》,加强对大额娱乐消费的监管。

社会舆论同时质疑:当加害者通过虚构“旧城改造”等政府关联项目行骗时,是否需追究伪造公文印章的连带责任?现有法律对此类行为的量刑标准是否足以形成震慑?这些争议反映出新型职场诈骗案件中,法律制度与社会现实间的脱节亟待弥合。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