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元换国宝?1988年湘潭博物馆与派出所的文物奇缘

汉武帝的夜光杯 2024-08-06 08:48:06

1988年的那个春日,湘潭市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别样的历史韵味。时任湘潭市博物馆副馆长的谭国才,在一次与派出所合作处理盗墓案件的寻常日子里,无意间开启了一段非凡的文物保护之旅。在一次不经意的交谈中,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关于另一派出所破获文物贩卖案的线索,那些被提及的“坛坛罐罐和金银器”,在他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虽然具体办案单位尚不明确,但谭国才凭借其敏锐的直觉和责任感,迅速向上级汇报,并推动了博物馆的一次重大行动。

在馆长的果断决策下,博物馆迅速组织起多支调查小组,如同一张细密的网,在双马镇展开了地毯式的搜寻与走访。谭国才所带领的小组,更是直接来到了马家河派出所,一进门,便被文件柜上那件青花罐深深吸引。那古朴端庄的造型,繁密精美的纹饰,无一不在诉说着它不凡的历史与故事。

谭国才深知这件青花罐的价值与意义,他强压下内心的激动,与所长及干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不仅阐明了来意,还耐心地向他们普及了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强调了将收缴文物移交国有文物机构的重要性。派出所干警们展现出了高度的职业素养与合作精神,在请示上级后,迅速作出了将文物移交给博物馆的决定。

湘潭市博物馆藏

幸运的是,这批收缴物中,除了那件青花罐外,还有一件珍贵的宋代魂瓶尚未处理。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涉案人员已服刑,关于这些文物的具体来源与流传经历,成为了无法解开的谜团。但这并没有影响到谭国才及博物馆工作人员们对文物保护的热情与决心。

湘潭市博物馆依法接收了这批走私文物,并按照相关规定,从征集经费中划拨了800元作为对马家河派出所的嘉奖。这一举措不仅是对警方工作的肯定,更是开创了湘潭市文物管理部门与公安部门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件青花罐的价值逐渐得到了更深入的认可。经过初步鉴定,它被暂定为明青花瓷罐,但部分专家对此结果仍存疑虑。直到1990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巡回鉴定时,才最终确认其为元末缠枝牡丹纹青花瓷罐,并定级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一发现不仅让湘潭市博物馆增添了镇馆之宝,更为中国陶瓷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当国家鉴定权威耿宝昌先生看到这件青花罐时,他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详细询问了这件文物的来历,反复观看后,对谭国才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小伙子,你立功了。”而关于这件青花罐的价值,谭国才以为是一百万时,耿老更是给出了惊人的答案:“再加个零吧。”这一估价不仅体现了这件文物的珍贵与稀有,更让人们对元代青花瓷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

元青花瓷器,其主要定位在于外销市场,广泛流通至中东、西亚及南洋等遥远地域。作为既服务于外销又满足日常使用的青花瓷,元代时期的产量理应相当可观。然而,受限于当时的制瓷技艺,相较于后来的明清盛世,元代在陶瓷烧制上显得逊色不少,导致烧造失败或瑕疵品屡见不鲜,精品自然就显得尤为珍稀。跨越了六七百年光阴的元代(1271-1368年),其青花瓷的留存方式主要依赖于考古发掘(包括水下考古)与世代相传,与明清时期相比,流传至今的元代青花作品显得凤毛麟角。更因元青花多为日常器具,外销则多为海外人士所用,在频繁的使用过程中难免遭遇损坏,这进一步解释了为何现今元青花存世量稀少。除去那些被全球知名博物馆及私人藏家奉为瑰宝的元青花精品外,能够逃过历史战乱与人为破坏,幸运保留下来的元代青花瓷器,实属难能可贵,数量极为有限。

湘潭市博物馆藏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瓷罐局部纹饰

这件元末缠枝牡丹纹青花瓷罐的造型饱满而富有张力,外壁上的青花纹饰繁复而精美,寓意深远。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见证。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元代青花瓷的辉煌与独特魅力,也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今它被收藏在湘潭博物馆中,成为镇馆之宝!

0 阅读:17

汉武帝的夜光杯

简介:初从文,后挖土,现写文章!所有文章都来源于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