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建议把普通胰岛素换成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为什么?了解一下

逗逗玩转养护 2025-04-10 11:31:14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控制血糖这件事,竟然也能“卷”到这个程度:每天打好几针、还要盯着血糖仪、饭前饭后都要算“单位胰岛素”……

可就算这样,血糖还是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像坐过山车一样。而有些糖友却换了种胰岛素之后,不仅注射次数少了,血糖还稳得像挂钟。

秘诀,就是一种“双胰岛素”——德谷门冬。

这不是噱头,也不是“新药神话”。而是临床医生越来越多地推荐的一种治疗选择。

你可能会问:医生为什么建议我放弃已经用了好几年的普通胰岛素,去换个“双胰岛素”?这东西真的更好吗?有啥坑?今天,我们就来掰开揉碎说清楚。

胰岛素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得“对路子”

很多人一听到“胰岛素”,就觉得都差不多,不就是个降血糖的药吗?其实不然。胰岛素分很多种,有短效、中效、长效,还有混合型的。

每种胰岛素的吸收、起效和作用时间都不一样。

普通胰岛素,像短效或中效的那种,是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起步时的选择。

起效快、容易控制餐后血糖,但问题也很明显:血糖波动大、低血糖风险高、一天要打多次,生活质量直接被拉低。

这时候,“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就显得不一样了。

它是啥?说白了,就是把一个起效快的(门冬胰岛素)和一个起效慢、作用时间长的(德谷胰岛素)混在一起,用一支笔打一次,能管一天的血糖变化。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全能选手”?

临床数据不是吹出来的,效果确实更“稳”

不是说谁说好就好,医生推荐德谷门冬,是因为有数据支撑。我们来看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中国人群的Onset研究,这是诺和诺德公司在国内开展的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明确显示:

使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降更显著,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尤其是夜间低血糖,几乎下降了50%以上。

更关键的是,这种胰岛素的优势不只是“控糖好”,它还方便。

一天打一针,涵盖基础+餐时的控制,很多人从一天三针变成一天一针,生活质量改善非常明显。

作为一个内分泌科医生,我门诊里遇到的病人太多太多了。记得有一位退休老师,60岁,糖尿病十多年,每天早中晚打三针短效胰岛素,再加一针长效。

她跟我说:“医生,我最怕出门旅游,一天带四支胰岛素,像带炸药包似的。”

后来我们给她换成了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只要早上打一针,吃饭前注意控制碳水,血糖控制得非常平稳。

她说:“现在出去玩都不怕了,血糖也稳,心也稳。”

为什么德谷门冬这么“聪明”?背后原理来揭秘

门冬胰岛素是速效胰岛素,吃饭后血糖升高,它能迅速起效控制高峰。

德谷胰岛素是长效胰岛素,作用时间可达42小时,释放非常平稳,就像给身体铺了一张缓缓释放的“降糖毯”。

这两种胰岛素混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快+慢”的组合拳。

既能管住饭后高血糖,又能稳定全天基础血糖。

而且,德谷门冬的比例是固定的:70%德谷+30%门冬,这在临床上是经过精准计算的,能满足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的需要。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医生会根据你的血糖曲线和生活习惯来判断。

为什么说“换药”其实是“换活法”?

很多病人一开始听说要换胰岛素,都会犹豫,觉得麻烦、不安全。

其实,换药不是为了折腾你,而是为了让你少折腾。

传统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复杂,患者依从性差。

特别是老年患者,记不清时间、打错剂量的情况屡见不鲜。

德谷门冬的简化方案,降低了操作难度、减少了注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我还记得另一个病人,一个50岁左右的出租车司机,他跟我说:“我一天跑十几个小时,哪有时间算血糖、打针?以前血糖忽高忽低,晚上经常低血糖出冷汗,吓得不敢跑夜班。”

后来给他换上德谷门冬之后,大概两周后回访,他说:“现在稳得很,我只早上打一针,开车也放心多了。”

这种病人的改善,并不是个例,而是临床中越来越常见的现象。

别光看“换药”,还要看你有没有这些误区

很多糖友对胰岛素有误解:

“用了胰岛素就是病重了。”错!胰岛素不是“最后一招”,而是合理治疗的一部分。

尤其是2型糖尿病,早用胰岛素反而可能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胰岛素会上瘾,不能停。”也是误解。胰岛素是帮助你控制血糖的工具,不存在成瘾一说。

很多人血糖控制好之后,反而可以调整方案,甚至改为口服药。

“德谷门冬太贵了,没必要。”价格确实比普通胰岛素贵一些,但从减少低血糖、提高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角度来看,长期算账其实更“省”。

什么时候该考虑换成德谷门冬?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换,但如果你满足以下情况,可以和医生商量:

每天需要多次注射普通胰岛素,生活受限严重;

血糖波动大,低血糖频繁;

依从性差,经常忘记打针;

老年人或视力差、手脚不灵活,操作复杂的方案不适合。

当然,孕妇、1型糖尿病患者、特殊肝肾功能异常患者是否适用,还需医生具体评估。

最后,医生的建议不是“权威指令”,而是“生活建议”

我们说到底,不是非要你换药,而是希望你能过得更轻松一点,更放心一点。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不是万能钥匙,但在很多人的病情发展过程中,它确实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更好选择”。

糖尿病,是个“细水长流”的病。

控制得好,你就能和它“和平共处”;控制不好,它就能卷土重来,把你拉进并发症的泥潭里。

所以,不要怕“换药”,怕就怕你一直“凑合”。

吃药打针不是目的,过好日子才是。

参考文献:

1. 《德谷门冬胰岛素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年第13卷第10期

2. 《德谷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0年第40卷第2期

3. 《胰岛素治疗优化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3年第39卷第1期

4. 《Onset研究:中国2型糖尿病人群使用德谷门冬胰岛素的临床结果分析》,中国糖尿病杂志,2022年第30卷第4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

0 阅读:2
逗逗玩转养护

逗逗玩转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