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有人说:家本是依靠感情维系,若以经济收入论情感,终究会土崩瓦解,长久不了。
深以为然!我和老伴之间差5岁,他常年在野外施工队工作,赶上政策,可以55岁退休。
我是流水线工人岗位,50岁就可以退休,只是退休金比上班时少很多。
年轻时,夫妻常年两地分居,老伴到日子给我转工资,也没觉得有啥不好。
退休了,终于夫妻团圆,能够朝夕相处,携手共度夕阳红,却被提出AA养老。
老伴给出的理由是,他每月有7800退休金,而我只有2800,谁挣钱多,谁享受。
婆婆身体不好,一直跟我一起居住养老,老伴不在家,我们还能相安无事。
老伴退休回来,本该是母慈子孝的温暖时刻,却时常在一起对我各种挑剔。
这么多年,一个人在家既要上班,又要养育孩子,替老伴床前尽孝。
到了退休闲赋在家的日子,却因退休金的多少,被迫AA养老。
看到一个博主说,女人到了中年,最幸福的事就是,“抛弃男人”。
一是自己已经退休,男人前半生挣的钱也在自己手里;
二是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自己一手带大,只跟自己最亲;
三是男人的后半生,若不是富豪,大概率的财富也跟自己多少有点关系。
我叫齐娟,今年52岁,退休2年,每月有2800多退休金。
独生女儿在外地读研,老伴比我大五岁,也退休在家,我们是前后脚退休。
婆婆今年76岁,身体不是很好,公公过世,她就不愿一个人独居,跟着我们同住。
老伴常年在野外施工队,因有30年的野外工龄,赶上政策,可以55岁申请退休。
本着夫妻团圆,携手看夕阳落日余晖的美好愿景,我才同意老伴早退休。
快乐的退休生活,没过几个月,老伴就以他每月比我多5000退休金为条件。
当着婆婆的面跟我提出AA养老,初听到这句话,内心是愤怒和不甘。
沉默想清楚后,我选择默认,收拾自己的东西,背包准备到处走走。
我先去保养车子,再购买了些户外用品,一周后出发。
快到中午饭点,老伴和婆婆才发现,我没有在厨房给他们做七荤八素的午饭。
老伴电话询问我去哪里了,为啥还不回来做饭,我顺手给他发了小视频。
告诉老伴,我已经开车出来透气,反正要AA养老,那就各过各的日子。
老伴电话刚挂,婆婆电话就打进来,语气依然是那种居高临下的味道。
先是教育我不该这样擅作主张,把老伴和她丢在家里不管;
接着是女人三从四德说教,什么要对上孝敬老人,对下要教育好子女;
最后她强势要求,立刻,马上,开车回家,她和老伴等着我照顾。
我习惯婆婆这样讲话,也早有应对之策,她说话我把电话放很远的地方。
听不到我的回话,婆婆自己也就挂了,最多嘟囔几句我不好的话。
我早已习以为常,年轻时,我和老伴恋爱,她就看不上我。
一是我家条件不好,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收入低,住房小,家里还有两个弟弟;
二是我一直在单位里,不求上进,既没参加自考,又没本事混到坐办公室。
婆婆是科级职务退休,对我这个没有上进心的儿媳,恨铁不成钢。
刚退休,婆婆挂在嘴边的话是,干了一辈子,还没我这个老太婆拿的多。
是啊,婆婆每月有6200退休金,老伴每月有7800退休金,只有我最少。
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而是成倍的,自然不被他们看在眼里。
但我不缺吃喝,况且,老伴这些年在野外上班的钱,也都在我手里存着。
本想着,我和老伴都退休,婆婆身体虽不是很好,但自驾游还是可以的。
没想到,长期住在一起,不是更加珍惜这份团聚的美好,反而滋生各种矛盾。
婆婆总跟老伴嘀咕我花钱多,挣得少,每天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想干啥?
人心的疏离,大多数从挑剔开始,内心有了隔阂,也就有了各种不满。
最初老伴拖着不愿上交退休金,我还觉得无所谓,难得他退休回到内地。
放松一段时间,拿这钱想买啥都行,毕竟为我家挣大半辈子的钱。
该让老伴享受生活,谁知,老伴憋着跟我AA养老,不是一个月不交钱。
而是以后都不交,那我可不能惯着他,不叫工资,他又年轻帅气,被拐走咋办。
既然不能吵也不能闹,那就直接罢工,一个带着所有家产,逍遥地自驾游。
反正我手里有这几十年的存款,还有每月的退休金,足够我后半生的花销。
只是老伴没想到,我会直接走人,不再管他和婆婆的生活。
依靠惯了的人,没人给做饭,收拾屋子,准备好每天的穿戴,日子就不那么美好。
在我自驾游的第二个月,老伴啥话也不说,主动给我转账,留言想我做的美食。
我也不端着,也主动开车回家,既不提AA养老的事,也不说自驾游的快乐。
该干啥干啥,日子依然继续过,你给我个笑脸,我回你个笑脸。
老伴不再拿退休金说事,婆婆也不那么强势,让我帮忙拿药,也会说中听的话。
一家人之间,相亲相爱是相互的,付出不求及时回报,但人与人是平等的。
若家庭里以经济收入论资排辈,必然会引起家庭矛盾。
不论是夫妻关系,还是婆媳关系,单方面的付出,得不到认可和理解,终究不会好。
对此大家如何看,退休后谁退休金高,就得谁说了算吗?AA养老不过是自私!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