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战略蓝图《论持久战》写于抗日战争初期,彼时全国上下对抗日战争的走向充满迷茫与争议。亡国论者被日本初期的军事胜利吓倒,认为中国必败无疑;速胜论者则盲目乐观,幻想凭借一腔热血迅速将日寇赶出中国。教员在这样复杂的舆论环境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
对中日战争的基本特点、发展规律以及战略战术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为中国抗战指明了方向。一、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与持久战依据中日两国在战争中展现出鲜明且相互对立的特点。日本作为一个帝国主义强国,其军事力量、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在当时相对强大。然而,其战争本质具有退步性和野蛮性,这是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其目的是掠夺他国资源、奴役他国人民。这种侵略行径违背了人类正义和历史发展潮流,必然会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反对,使其在国际上处于寡助的境地。同时,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有限,人口数量相对较少,难以支撑长期大规模的战争消耗,这决定了其战争潜力的局限性。与之相对,中国虽在军事和经济上暂时处于劣势,但中国正处于历史进步的时代。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觉醒,民族意识逐渐增强,国内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旨在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这种正义性能够激发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战斗意志,使中国在国际上赢得广泛的同情与支持。而且,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广袤的国土面积,这为持久抗战提供了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基础。这些基本特点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构成了中日战争的复杂性。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了中国在战争初期难以迅速取得胜利,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战略防御和战略相持阶段;而敌之退步我之进步、敌之寡助我之多助以及中国丰富的战争潜力等因素则确保了中国不会亡国,并为最终的战略反攻和胜利奠定了基础。因此,持久战是基于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和战争性质而得出的必然战略选择。二、驳亡国论与速胜论:树立正确的抗战观亡国论者片面地夸大了敌强我弱这一矛盾,而忽视了其他诸多重要因素。他们只看到日本军事力量的强大和中国暂时的落后,却对中国的民族觉醒、人民力量以及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视而不见。这种观点在抗战初期甚嚣尘上,严重打击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扰乱了军心民心。例如,一些人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认为中国军队无力抵抗,主张放弃抵抗,屈膝求和,这无疑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背叛。速胜论者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过度高估了中国的优势,对战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缺乏清醒认识。速胜论者往往仅凭一时的战斗胜利或局部的优势就盲目乐观,幻想在短时间内将日军赶出中国。他们忽视了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尚未根本改变这一事实,没有认识到战争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的准备和持久的努力。这种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鼓舞士气,但如果不加以纠正,一旦战争陷入胶着或遭遇挫折,就会导致人们心理上的巨大落差,进而影响抗战的决心和毅力。教员在《论持久战》中深刻批判了这两种错误观点,指出它们都是形而上学的、片面的,没有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抗日战争。他强调,只有正确认识中日双方的矛盾特点及其相互转化规律,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战略策略,坚定全国人民抗战到底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