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啊,刘备名声迎来两极反转,诚然,刘备是仁义之君没错,但也没某些蜀粉也吹得没谱,什么“像曹操这样的历史上很多,刘备只有一个”,什么“乱世中唯一的光”,历史上尤其是乱世中的仁君是比较少,但也不至于到凤毛麟角的地步。就拿三国来说。刘虞、刘表、刘璋还有张杨也皆有仁义之名,咋就刘备成了乱世唯一的光呢?言归正传,来说说本文的主角张杨。
张杨
张杨出生于云中,和他的好友,出生于五原的吕布一样,都是在长城以外的边郡。
东汉中期以后,由于云中处于长城以外,一直是属于被鲜卑抄略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当地人要么移居长城以内,避免抄略之苦,要么是习武抵抗入侵。很显然,张杨属于后者。张杨不但习武,而且实力很强。
“以武勇给并州,为武猛从事。”
如果单看这一句,可能不觉得张杨如何,那么对比一下另外两位猛将的早年评价:
“以骁武给并州。”——吕布
“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张辽
从而可以知道,在强手云集的并州,能以武勇著称,一定有非常强的武艺才行。
当时的并州府衙中,如果丁原对于吕布来说,是父亲一样的人物,那么张杨一定是兄长一样的人物。而和丁原不同的是,张杨和吕布的关系应该更加密切。
张杨这个人的特点,应该是对皇帝忠,对朋友义。在后来吕布和吕布所有关系密切的人中,陈宫、张邈帮吕布有反对曹操的因素,且陈宫后来勾结袁术兵变,差点害死吕布,好在吕布既往不咎;高顺更多的则是对于自己身为将领的操守。而张杨是真的为吕布好,甚至不夸张地说,汉末乱世中,张杨是唯一真心实意地对吕布好的人。
吕布
张杨和吕布共事时应该相处得挺融洽,在并州军的地位也逐渐升迁,一个成为武猛从事,一个成为主簿,一武一文、珠联璧合。
汉灵帝宠信小黄门蹇硕,蹇硕此人也颇有野心,想要统率四方,于是大肆征召天下豪杰用为自己的偏将,张杨也在被征召的行列,蹇硕让张杨暂行军司马。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汉灵帝驾崩后,蹇硕被何进所杀,何进派遣张杨回并州召集兵马,留在上党。丁原则被何进征召,带着吕布前往洛阳勤王。
从结果来看,当初丁原如果把张杨带在身边,让吕布外放会更好一些。带在身边的吕布,被董卓利诱,杀死了丁原;而外放的张杨,剿灭一些山贼,平定数个郡县是游刃有余的,但面对张燕这样的大贼寇,则是无能为力。
丁原死后,张杨统领丁原的旧属。随着董卓的作乱,忠于汉室的张杨响应讨董号召,到河内加入袁绍的联军。
丁原
个人来说,对于张杨加入联军的举动令我对他很敬佩。比起其他的诸侯,他之前一直在和黑山军张燕战斗着。在没有解决张燕的情况下毅然为着汉室,来领军队南下讨董,等于放弃自己的地盘。
张杨在联军中没有过人的表现,可能属于在酸枣中被曹操讽刺的碌碌诸公之一,同联军一同杀入已经是空城的洛阳,然后离去。
此时,关东联军瓦解,各自为战,而张杨和袁绍关系密切,然后发生张杨人生中最耻辱的一件事情:
复与匈奴单于于夫罗屯漳水。单于欲叛,绍、杨不从。单于执杨与俱去,绍使将麴义追击于邺南,破之。单于执杨至黎阳,攻破度辽将军耿祉军,复振。
堂堂大汉的一方官员,被匈奴单于绑为肉票,然后带着四处跑,要赎金、当人质。这段过程中,于夫罗不可能善待张杨,估计是每次吃败仗就对他拳打脚踢,肆意侮辱的地步。
如果说自身武勇不如同为并州的吕布、张辽、关羽、徐晃,可以用他们是不世出的猛将来解释。被大悍匪张燕揍,也可以说是张燕黑山军太强,袁绍、吕布也无法剿灭,张杨来剿灭是比较为难他。而被扣为人质,压着到处跑,整天看单于的眼色的话,那就是丢脸真丢大啦。
而对于袁绍呢,当初帮自己的张杨被绑票啦,怎么办?好的,派麴义剿灭。人质怎么办?张杨是谁?不认识。
可怜的张杨被带到黎阳,也许是于夫罗吃败仗吃多啦,又觉得张杨没用,杀了还会造成不利影响,于是把他扔在那里。
于夫罗
这时的董卓知道这个事情后,为恶心袁绍和张杨,封张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落魄到这个样子,根据地被张燕抢了,人也被单于拐走,怎么面对他的部下们?
后来缓过来的张杨,依旧作一个尽忠的将领,以自身的实力努力着。当上河内太守的张杨,没有辜负自己当年以武勇给并州的实力。几次剿匪胜利后,局面稍稍做大,有不少人归附。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杨丑和眭固
说实话,张杨的手下都是见利忘义之徒,但这不是张杨的错,天下混乱之际,有能力的人都会投奔实力强大或是有潜力的君主,而作为丢地盘且被绑票过的张杨,不会有能人异士加入,尽管张杨是个好人。
说到他是个好人,到底有多好呢?
杨性仁和,无威刑。下人谋反,发觉,对之涕泣,辄原不问。
这句话解释就是他的脾气好,不会乱用刑罚,就算是手下背叛他,他也会用真情感化他,而且不计较他之前的背叛。
一个好人,在太平之世,有可能成为楷模,但在乱世,对待部下这样宽容,带来的结果只是部下日益嚣张,等到无法满足部下的要求时,最终的结果只是死亡。
张杨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走投无路的吕布来投奔他。
见到吕布的时候,吕布已经不是当年他身边那个英气逼人的小兄弟,而是从袁术那里落魄地逃过来的流寇模样。也许张杨本来不会原谅当初见利忘义,杀掉有恩于自己主公的吕布。但看见当年如弟弟般的吕布落魄成这样,不由得心软。
之前在南阳掠夺财物,被袁术赶走,军纪差?没关系,当年在建阳大人府中的兄弟们如今只剩你我二人,有什么需要的,我一定会帮忙。于是,张杨无私地养着吕布,吕布也有意向一直住在这里。
不过,张杨为人好,但他的手下不这么看。知道李傕在悬赏吕布,暗中想要捉拿。连吕布都知道这种事情,张杨不可能不知道。吕布亲自向张杨摊牌,张杨只是点头,然后吕布带人离开。
作为一个好人,张杨是非常为难的。一边是自己的部下,一边是曾经一起共过事的好兄弟。他既不想伤害吕布,也不想吕布知道他部下的计划而伤害到他们。因此,陷入两边都得罪的尴尬处境。
吕布在袁绍那边惹祸后,明白真正对他好的的确只有张杨一人,于是灰溜溜地回来。张杨没有计较之前的离别,照旧收留他。然后吕布看到张邈邀请他坐镇兖州后,又离开张杨,去要更大的利益。
而再次的离别,张杨也没说什么。
后来汉献帝东逃,张杨立即派兵营救。这次杨丑、眭固等将领跟着张杨一同出兵。和之前的一系列战斗不同,这次得到了皇帝,不但能封官赐爵,还能通过皇帝获得更多利益。
汉献帝
张杨没有手下们想的那么多,只是单纯地去救皇帝而已。于是,到安邑后,诸将觉得不对劲。然后张杨说要迎献帝会洛阳,诸将顿时不高兴。辛辛苦苦地过来,你封高官,而大家却一无所获。然后张杨只能领兵回去,献帝被杨奉等人得去。
献帝到洛阳后,缺粮,张杨立刻运粮过来。当诸将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想借机得利的时候,张杨却大义凛然表示:
“天子当与天下共之,幸有公卿大臣,杨当捍外难,何事京都?”
张杨这句话,足以让曹操、袁绍、刘备这些打着汉室旗号的人汗颜,这才是真正的忠臣,一心为汉室,不求一丝利益。这样的话,对于读者们来说,带来的是感动,而对他的部下们来说,却是恶毒的诅咒。
数次辛苦出兵,部下折损不少,粮食也全给了献帝,最终还是要回去。
回去的路上,诸将知道的只是张杨得到大司马的高位,没有看到张杨的忠心。
几年后,曹操进攻吕布。张杨为救吕布,毅然出兵。这次他考虑到部下的辛苦,只是准备遥相呼应一下,逼曹操撤军后,自己再撤军。
但是,几年来的矛盾终于激化。杨丑为了高官厚禄,杀掉多次原谅自己的张杨。
一个汉室忠臣,厚待手下的上司,值得依靠的友人,就这样离去。
陈寿对张杨只是这样的评价:
张杨授首於臣下,拥据州郡,曾匹夫之不若,固无可论者也。
的确,一个好人在乱世中甚至不如一个匹夫。
因此,他的事迹渐渐不再受人注意,渐渐只存在史书中。
乱世的成功者都不是好人,往往是一个个强大得坏人把弱小的坏人和好人给打败。好人张杨失败,是乱世中好人的失败,最终的死也是可悲的。但是,坏人是不可能猖狂的。
张杨死后,杨丑被眭固所杀,然后眭固在射犬战死。
杨丑
一年后,吕布白门楼身死(关于张杨和吕布谁先被杀史书记载有争议,这里就不细究了)。临死前,他可能想过,如果当年安心待在大哥张杨那里,就不会……可惜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