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僧韦东奕:多次为国争光喜提百万奖金,却靠吃馒头喝凉水度日

张郃说历史 2023-04-14 12:40:02
点点“关注”不迷路,更多精彩故事,您可以第一时间接收

提着一袋馒头,拿着一瓶1.5L的矿泉水瓶,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行走在北大校园。

记者高考前在北大校园里面采访了这样一个奇人,于是乎韦东奕之名再次“曝光。”

看他那淳朴的外表,怎么也想不到他居然是个拥有多个奖项的数学天才。

北大毫不犹豫抛橄榄枝

通过“馒头”的采访视频,韦东奕的名字再次被搬到荧幕上。

没了解之前,有人以为他是北大一个普通的理工男孩。

了解过后才发现,韦东奕的学术造诣处于金字塔的尖端,是许多人一辈子都无法触碰到的高度。

甚至有人如此评价“看之前觉得他是傻子,看完才发现我是傻子”。

虽说是玩笑话,但也足以说明韦东奕的成就惊人。

韦东奕现在在北大数学科学学院任研究员,兼任助理教授。

韦东奕小时候就特别喜欢数学,尤其喜欢捣鼓父亲书柜那些数学书,他有如今这番成就,少不了学术氛围浓郁的家庭环境的熏陶。

父亲韦忠礼是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的副院长,同时还是山东省数学会的理事。

母亲则是山东建筑大学的教师,同样是学术爱好者。

据悉,小时候大家都在到处闯祸的时候,韦东奕就已经研究上了数学题,拿着一本书,一支笔,琢磨上半天那是常有的事情。

韦东奕的小学的老师就曾表示,他似乎不太懂得如何社交,建议家长注重全方位发展。

韦父听是听了,但没有过多干预,任由韦东奕自行发展。

很快韦东奕的数学本领展现出来,高中的时候参加比赛,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山师附中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队。

但这只是开始,进入了不代表可以参加比赛,还要参加集训。

集训分为八场,每场三道题,每次都给好几个小时,看选手们能解多少。

结束后公布成绩,韦东奕解了二十三道半的题目,这个记录至今仍未被超越。

第一年参加比赛就获得了金奖,韦东奕能被称之为韦神并非浪得虚名。

第二年韦东奕又参加比赛,又获得了金奖,随后北大便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当时有一道题目难度系数极大,连国家队伍的教练也要花三个小时才能解开。

但当时韦东奕专心致志钻研,只花了两个小时就解开了。

后来年仅十四岁的韦东奕被北大录取,从此他的命运就和北大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还在为北大做贡献。

更厉害的是,许多解题方式都是韦东奕自己开创的,为的是节省解题的时间。

到了北大之后,韦东奕也参加了很多比赛,过五关斩六将,每次拿的都是金奖。

不得不提的就是丘成桐的数学竞赛,这个竞赛的题目是数学界出了名的“魔鬼难题”。

韦东奕大二的时候参加过,获得了银奖,但他不满足,决定再接再厉。

大三再次参加,这次韦东奕把这个比赛的所有金奖都拿走了,四个项目,四个都是第一。

夺得丘成桐比赛的大满贯,目前来说也就只有韦东奕能做到。

2021年,阿里巴巴主办的第四届达摩青橙奖获奖名单中,韦东奕赫然位列其中。

这个比赛是用来鼓励大学生们多多投入到学术的研究中而举办的,显然这很符合韦东奕的人生观。

韦东奕对数学的研究不能只是用喜欢来形容,而是痴迷,无法自拔。

冠军队伍可以获得一千万的奖金,一个队伍十个人的话,每个人也能获得一百万。

韦东奕曾带领六人的队伍参加国际奥数比赛,以满分荣获第一名。

在解题时间上比美国短,还打破了美国持续二十八年的记录。

这件事情并没有太多人知道,只是照片被报道出来的时候,大家才发现了韦东奕的身影。

只愿当一个扫地僧

有观众评价,奖金估计有个百万元,韦东奕不用吃馒头了。

但哪怕有了百万远,韦东奕吃的依旧是馒头,喝的永远都是1.5L的农夫山泉。

韦东奕之所以能被称为韦神,并不是外界赋予他的价值多么崇高,而是他拥有富足的精神,不在意外界虚无缥缈的物质生活。

韦东奕获得那么多的奖项,名气那么大,想要赚更多的钱,根本不是一件多难的事,可他并没有那样做。

之前还流传过这样一个报道,一个博士团队,六个人,过了四个月还是破解不了一个数学问题。

其中一个成员想起自己有个高中同学是北大的,可以帮忙问问韦东奕。

韦东奕经过一天的思考,就破解了这个困扰博士几个月的难题。

随后博士团队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想要给予丰厚的报酬表示感谢。

但韦东奕没有受,几经折腾之下,韦东奕才答应对方帮忙充值交通卡。

如果韦东奕真的在乎财富的话,他大可以凭借自己的解题技术来获得可观的报酬,但他没有。

随着事情的发酵,官方忍不住出来辟谣,说这件事是子虚乌有,并不存在。

可能那段时间,大家对于韦东奕的关注度太高了,所以才编造出这样的事情。

虽然辟谣,但官方也表示,这种事情发生在韦东奕身上也很正常,大家没必要过度关注。

韦东奕的生活也是极致简朴,为何用极致来形容,看看他的消费就知道了。

穿的衣服永远都有个破洞,基本不会换,通常都是这一件。

在北京一个月都花不到三百块,这是韦东奕的亲伯父对他的评价。

一本书一支笔就能耗费他一天大部分的时间,最大的花销应该在吃饭上,大多数时候吃的还是馒头。

在饭堂排队,韦东奕也不喜欢使用教师的特权。

总能看到他混在学生的队伍里面守秩序地排好队,点上一个馒头一个素菜就匆匆解决掉一顿饭。

曾有同学给韦东奕买大的塑料杯,但他却放在一旁的窗台。

被问及为什么不用,韦东奕却说:“不知道谁送的,请不要再买了,我不需要的”。

韦东奕还是酷爱拿上农夫山泉1.5L的塑料瓶,或许大瓶的喝起来舒坦吧。

韦东奕刚被知晓的时候,有人发现他的社交基本为零。

不玩社交软件,有同学提议将他拉入班群,他甚至不知道什么叫班群。

一看他拿着的手机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用的还是那种按键的老款手机。

后来有人发现韦东奕换了智能手机,以为他终于有融入群体的想法了,没曾想是因为疫情出入需要扫码,这才换的手机。

韦东奕把自己的生活标准都降到最低,只要能生存就好。

天才注定是孤独的

满打满算,韦东奕将要步入三十岁的年纪,按照正常逻辑来说,这个时候许多人已经结婚生子。

但韦东奕依旧形单只影,独自一人,曾有记者采访过韦神:“你有谈过恋爱吗?”

韦东奕:“没有”。

“那你到这个年纪了,父母没有催吗”

“没有啊”

“你是把数学当作女朋友了吗”

“我没有这样说过”

看得出来,韦东奕很享受如今的生活,每天只和数学打交道,其他不爱搭理。

但是韦东奕也能分得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幻想。

他很清楚数学是学术,并没有痴迷到赋予数学灵魂,没有把数学当成对象来看待。

韦东奕当了老师之后,学校自然会让他开班授课。

往往韦东奕的课都是刚报名的时候很多人闻讯而来,但过了期中只剩下五六个人。

看着寥寥无几的人,韦东奕心里也未免有些难受。

但他直面问题,而非逃避,韦东奕表示他知道自己的教学方式有问题,在课堂上理应多多和同学们交流,不该只是闷声不响地解题。

或许韦东奕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但不能否认他在努力当一个好老师。

曾有人发表了韦东奕上课的视频,只见他自己一个人在黑板上奋笔疾书。

下面的同学要么就是跟不上进度,要么就是一样奋力地抄笔记。

韦东奕喜欢纯粹地将公式、解题方法抄写下来,不喜欢用ppt来呈现。

这和韦东奕的生活方式有关,基本上不上网,上网也只是用来查询资料。

演讲的时候,韦东奕也只是低头讲解自己的解题过程。

那语速不是一般地快,其中甚至夹杂着数学公式。

如果不是特别懂数学的行业人士,光听韦东奕说话,实在听不出他在讲什么。

随着韦东奕的名声越来越大,恶毒的语言也接踵而来。

有人说,“如果我的儿子是这样,我宁愿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他们看到的只是韦东奕的外表,只会用迂腐的眼光来看待他,殊不知韦东奕只热衷于沉浸在自己的学术研究当中。

他身上有一道光,那道光只属于他自己,完全不在乎外界的声音。

韦东奕的人生是专属于他自己的,怎么过旁人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

其实韦东奕需要的不是关注度,而是一个清净的治学环境。

这也是官方的态度,一方面是保护韦东奕,另一方面则是让大家认清事实。

学术的研究总是枯燥乏味的,韦东奕一时红遍整个网络只是偶然,他终归要回到自己的学术上面。

韦东奕并不爱财富,不爱名声,他只偏爱研究数学。

事实上孤独的天才又岂止韦神一人呢?诸葛亮何尝不孤独呢,他一直以来也只做一件事。

那就是一心一意为国家办事,天下的兴亡他揽着,辅助刘备挽救天下苍生。

当一个人认认真真且持之以恒做一件事时,他无疑时孤独的。

只有强大的精神信仰能作为他们的支撑点,一旦这个支撑点没有了,生活也就失去光芒了。

如同韦东奕一样,表面上我们看他是孤独的,他的生活数学枯燥无比。

但请记住数学是他快乐的来源,只有数学能给予他力量,所以韦东奕并不孤独。

哪天没有数学了,韦东奕才是真的陷入孤独困境。

我们敬爱的伟大毛主席也是孤独的,孤独在他有远见。

他的远见是当时人们所不了解的,他超前的独到见解在当时来看是不被认同的,只当他痴人说梦。

如果不是毛主席奋力用实践证明,这盛世估计也不会出现。

还有古代文人的怀才不遇,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可想而知韦东奕是幸运的,幸运在他能被赏识,能在自己的领域里面发光。

孤独的天大大多是肩负使命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有任务的。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总能改变世界的某个规律,而且他们极其有影响力。

总结

韦东奕的世界是高尚的,纯洁的。

如果可以,还请还他一片净土,让他能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做自己的事情。

有时候觉得韦东奕就是个小孩子,特别纯粹,执着于自己喜爱的事物,一心只想把这门事业发扬光大。

小孩不也如此吗?一旦喜欢上了某样事物,就想方设法地想得到,旁人的观点那是一点都听不进去。

如此的韦东奕,你们喜欢吗?

1 阅读:43

张郃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