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趣闻杂事 趣闻杂事
安徽,一男子帮同事垫付25万元手术费,同事出院后,却不愿意还钱,同事:这是工伤,你去找公司报销吧!
法院判决真解气
一个善良的人因同事突发重病自掏腰包垫付25万元医疗费,结果对方却以各种借口不愿偿还。
面对“这是工伤,找公司报销吧”的无赖说辞,法院的判决让人拍手称快。
案情回顾
刘某和赵某是安徽某工厂的同事,两人平日关系还算不错,偶尔在工作中也会互相帮忙。
有一天,赵某在厂里加完夜班后,突然感到胸口剧烈疼痛,额头直冒冷汗,脸色苍白得吓人。
同事们都不敢耽搁,急忙将他送到医院急诊。
而这其中,最忙前忙后、出力最多的就是刘某。
到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赵某的情况非常危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
这种病就像人体内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医生建议立即转院到省城的大医院进行手术,而赵某的家属此时却联系不上。
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刘某没有犹豫。
他一边安排救护车转院,一边联系赵某的家属,甚至主动垫付了检查和抢救的费用。
到了省城的大医院后,医生再次确认需要马上手术,但赵某的妻子还在路上,手术费却必须先交。

赵某在病床上命悬一线,刘某也没多想,又一次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垫付医疗费。
从急诊、转院、手术到住院,刘某前后为赵某垫付了25万元。
这对普通工薪族来说,已经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幸运的是,经过几次抢救和手术,赵某总算捡回了一条命。
一个月后,他顺利出院回家。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等到刘某找赵某夫妻协商还款时,他却被对方的一句话气得说不出话来。
赵某很“理直气壮”地说:“这是工伤,公司应该负责赔偿,你去找公司报销吧!
”不仅如此,赵某夫妻还拒绝接听刘某的电话,甚至对刘某的好意只字不提。
起初,刘某以为赵某夫妻可能确实有困难,还试着耐心沟通,可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推脱和冷漠的回应。
更过分的是,赵某还试图将责任全推给公司,说这些费用应该由工厂承担,跟他没关系。
刘某实在忍无可忍,只好选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他将赵某夫妻告上了法院,请求返还这25万元的垫付款。
法律分析
本案中,刘某为赵某垫付的医疗费用,性质上属于民法中的“无因管理”行为。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无因管理是指管理人为了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为他人处理事务的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有权要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
进一步来看,赵某夫妻的说辞完全站不住脚。
根据法律,所谓的“工伤赔偿”需要经过劳动部门的认定和审核,即便赵某真的符合工伤条件,公司也只承担与工伤相关的赔付责任。
而刘某的垫付款显然与赵某的工伤赔偿无关,因为这笔钱是刘某个人自愿垫付的。
此外,赵某妻子在手术前电话请求刘某代为垫付医疗费,这等同于夫妻双方与刘某形成了借贷合意。
这种口头约定在法律上同样具有约束力,赵某夫妻有义务偿还刘某垫付的所有费用。
拒不还款不仅违背了诚信原则,也涉嫌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法院审理过程中,赵某夫妻以“工伤责任”为由拒绝出庭,同时未能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刘某垫付的费用应由公司承担。
法院最终认定,刘某的垫付款依法应由赵某夫妻共同返还,并判令两人支付全部金额。
案件看法
法院的判决无疑让人感到大快人心。
网友们纷纷表示,赵某夫妻的行为不仅让人寒心,更是一种典型的“农夫与蛇”式忘恩负义。
有人感慨:“像刘某这样善良的人,如果再遇到类似事情,恐怕也会犹豫了吧。
”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你是否也曾好心帮人,却遭遇过类似的“被赖账”经历?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免责声明: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本文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或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来源:趣闻杂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