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双休,果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项制度的推出落实,需要各方面的过度,要改变一件事不仅仅是一纸强制文件一发了之,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思维。

高中双休老老实实落实了二个星期,本来广大家长也快被动默默接受了这一现实,问题是“你不接受又能如何呢”?就像有段子说的“生活就像被ⅩⅩ,如果不能反抗,就好好享受吧”!
第三周开始本来学校发消息说本周学生们统一周六下午放学再回家,还以为执行了二周的双休政策有所松动,又要回归原位。谁想到临到周五,家长群里老师突然通知“接有关部门通知,必须强制执行高中学生双休,经学校研究决定,周五晚下了晚自习(21:30)学生可以由家长接回家。没有家长接的第二天周六统一时间安排离校”。

高中双休现在就像鸡肋,学校觉得在校时间少了,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完成,甚至还打乱了原有的教学计划。
家长觉得孩子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了,内心反而更焦虑了:不能放任孩子放羊,要不要请家教补课呢?补课可又得好大一笔家庭开支啊!我家娃子不补课人家补课了,那咱家娃不落后人家了?左右为难啊!
作为当事人的学生,有的觉得迷茫,不知道到底如何安排预习复习;有的觉得终于解放了,终于有了更多的自己的时间了;有的雀跃欢呼,终于不用被老师管着了,我可以彻底放飞自我了!

双休这个社会上觉得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为啥在高中生里推行咋这么多争议呢?
高中双休一经推出,就在家长圈炸开了锅。
有的支持:“孩子真是太辛苦了,理应享受双休的权利”。
有的表示反对:“高考那么卷了,有的休了各科课外培训任务更重,家长劳心劳力付出更多的金钱去帮孩子补课,孩子当休却不敢休,属于自己的时间更少了”。
“双休听起来是好,可我家孩子不自律、家长根本管不住,双休就是刷手机饭都顾不得吃,没有一点学习的一起不说,作息时间全乱了,还不如待在学校眼不见心不烦”。
“都双休了,有钱人家的孩子可以请一对一的补课,一节课5、6百元起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承受得起的,我家娃请不起咋办呐,这不耽误孩子嘛”。

无论是政策还是对策,其实出发点都是好的,只不过站的立场、角度不同而已,上面是从国家培育人才的大局着眼,改革积弊;学校是从教学成绩这一现实出发,时间出成果;家长从自己孩子未来前途考虑,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任何一项革旧出新的举措,开始推行都会有争议,这很正常,从大局着眼,单纯的应试教育确实有点不适应现在甚至未来社会发展需求,改革也是必然的,具体效果只有若干年后才能显现,大家拭目以待吧!

写在最后的声明:我是心遇心语,感谢你阅读本文!文中提到的观点仅仅是个人所思所想所感,无意针对任何特定个人或者群体,拒绝站在道德制高点不切实际的“道德绑架”,“子非鱼焉知鱼所想”?拒绝空话、大话的“水军”阴阳怪气性的评论。望自重!
用户11xxx40
不是那块料,三对一都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