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74师最死硬的一战,7个连死伤殆尽无一投降,致华野一师长牺牲

年轻阿西 2025-04-18 15:11:36

【引言】

1948年秋天,济南城里乱成了一团麻。邮电大楼成了争斗的焦点:华东野战军一心要拿下,国民党军则拼死保卫,两边都咬紧了牙关,谁也不愿意让步。

战斗结束之时,邮电大楼内的七支连队全部折损,与此同时,领导这场激烈战斗的解放军王吉文师长也不幸牺牲……

【这不是邮电局,这是“钢筋大脑袋”】

1948年9月21号,济南战役已经进行了七天,战火蔓延到了城里的核心地带——“通信高楼”。别看这名字听起来挺平和,它其实是济南城里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这栋楼可不是啥平平常常的办公地点,它实际上是74师172团重点防守的关键要塞,相当于二战时期的城市防御工事。

这座大楼位于纬二路和二大马路的交叉地带,周围被一幢幢钢筋混凝土的高楼紧紧包围,形成了一个封闭式的院子。在院子的四个角落,都建有隐蔽的地堡;而在大楼的正门背后,则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反斜角的机枪防守位置。

楼顶上装备了机枪堡垒,包括轻机枪和重机枪,而且还有三门大山炮。总共有三层,布满了100多个机枪阵地,步枪射击口更是多达上千个,构成了一个“封锁街道,全面覆盖”的强大火力系统。

这天,华东野战军负责攻城的头儿们下了新任务:三纵得在22号中午前,把商埠和城边上的敌人给清理干净。三纵的司令孙继先和政委丁秋生接到这命令,俩人都皱起了眉头。

邮电大楼矗立在商埠的中心地带,是那唯一还没被攻下的关键地方。大伙儿心里都清楚,要是拿不下这个点,整个攻势都会受影响,效果大打折扣。

三纵的进攻重点是北、西、南三个方向,王吉文带领的队伍是打头阵的。王师长把指挥部搬到了最前线,和大楼就只隔了一堵墙,这样能更直接地指挥战斗。

“许昌连”接下了突击的重任,他们从院子的西南角硬生生炸开了一个小缺口,硬闯了进去。那晚,整栋楼里,战士们一包接一包地把炸药贴在墙上,爆炸的声音一个接一个,响个不停。

但74师确实是蒋介石手里的精锐部队,他们直接把迫击炮弹和六〇炮弹从楼上扔下去,就像雨点疯狂地砸鼓一样,狠狠地掉进院子里已经烧得熊熊的大火中。每次往前冲个十几米,就得搭上几十条命。

战场后来的统计结果显示,邮电大楼在短短一天时间里,被炸了三十多次。不过,每当解放军好不容易占住大楼的一个角落,74师的反击就从窗户缝、地下堡垒、秘密通道这些地方冒出来,硬是把攻进去的队伍又给推出了院子。

三纵的一个连队在短短20分钟里,连长换了三茬。王吉文师长亲眼看着部队伤亡很重,但他一点都没动摇。

他死活不肯撤退,坚持在附近安排大炮、火箭筒,还有爆破专家。在一次次的进攻防守较量里,邮电大楼愣是没被攻下,反倒越来越像个“坚固堡垒”,让华野部队不得不一次次派兵增援。

【不是打楼,是在拔“钻地钉”】

为啥邮电大楼这么难搞?说起来得提到它里面的“住户”。这里可不是邮电局员工的宿舍,而是74师第二绥靖区司令部的驻扎地,里面守着的是172团的精兵强将。

74师直接归国民党陆军总部管,是蒋介石特别看重的“五大精兵”里头的一个,总共有3万多号人。它原来是从七十四军分出来的,带头的师长张灵甫,那可是黄埔军校出身的大将。

这支队伍全副武装,用的都是美式轻武器,火力猛,人员训练有素,在国军里算是顶尖水平。而邮电大楼,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城市防守要塞。

这栋楼的墙是用钢筋混凝土砌的,底楼墙特别厚,有60多厘米。里面还准备了粮仓、水源和放弹药的地方,能挺过5到7天的战斗。大楼每层都有地堡相通,而且还有自己的发电设备和地下出路。

这些布局让它们能在没有支援时也能一直抵抗。在济南战役开始之前,国民党那边就已经把它们看作是“重点死守的地方”。

9月20号到21号晚上,守军自己动手把周围所有的路都给堵上了,还把楼房边上的房子都给拆了,弄成了平地,然后摆上了好多交叉的火力点。这样一来,解放军就很难找到东西挡着来进攻了。

9月22号三点钟左右,华野部队又一次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石王团、吴连长的突击小队,还有特别爆破组三路人马一块儿上,把火箭筒、炸药、手榴弹这些武器都用上了。

一个拆弹专家悄悄靠近了大楼拐角,他站在离主楼大约两米远的地方,引爆了三十公斤的炸药。结果,大楼的一个角被炸塌了,不过防御体系并没有因此被完全破坏。

敌人马上从上面扔下反击的弹药,一连串猛烈的投掷后,20多名突击队员全都倒在了地上,没法动弹。74师整编后的第六连,在回击敌人时死死守住了地堡的位置,一箱又一箱的弹药被不断地送到楼下。根据解放军战后做的统计,光是大楼的正面,就捡到了超过1200个用完的手榴弹壳。

王吉文又一次调动兵力去填补位置,想从楼房的后墙硬闯进去。但守军那边早就设下了铁丝网、地雷,还有专门打步兵的射击口,这下后墙倒变成了个“死亡陷阱”。一连冲了七次,都没能闯过去。

就在这个时候,三纵的后勤部队不停地把好几批受伤战士从战场上送走。根据后面战地医院的记录来看,光9月22日一早,就接纳了130多名伤员,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因为爆炸受的伤,或者被火烧伤。

进攻邮电大楼的行动,一度让三纵的指挥团队倍感压力,领导们在多次前线会议上都强调,那里就像是济南城中的一块顽疾,必须得清除掉。

【一个楼,牺牲了一个师长】

9月22号下午六点,邮电大楼那边的战斗打得正激烈。王吉文自己跑到前线去查看情况,刚从搞爆破的地方回来没多久,指挥所那边就挨了山炮轰,就一墙之隔,结果部分掩体被炸毁了。

王吉文挨了好几枪,立马就倒下了。他是济南战役里,华东野战军牺牲的官职最大的将领,那时候他才四十七岁。

他的遗体是身边的副官和战士一块儿从倒塌的建筑物里扒拉出来的,然后抬到了安全地带。当时在现场做记录的人说:“他大半个身子都被炸黑了,但手里还死死抓着望远镜。”

王吉文走了,但这没让大家的攻势慢下来。9月23号早上五点,三纵把厉害的炮兵都集中起来,对着邮电大楼就是一顿猛攻,火力足足压了两个小时。炮弹嗖嗖地飞了380多颗出去,直接把那些地堡给炸了个稀巴烂。

早上九点时候,步兵又一次冲进了大楼,剩下的守军子弹都打光了,但他们还在街巷里坚持战斗。从楼梯口到走廊,再到会议室,到处都是近身肉搏。一直持续到下午两点钟,这场战斗才彻底告终。

战后进行核查,大楼废墟底下找到了整编74师172团,从第7连到第1连的全体守军都已经牺牲,领导层也无一幸免。从尸体摆放和弹药残留来看,战场上没有投降的情况发生,有的士兵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开枪还击。

在这次激烈的战斗中,华东野战军的一个突击营损失惨重,牺牲和受伤的人数加起来占了全营的87%,打完仗后,整个营里只剩下48个战士。他们成功占领了邮电大楼,这也标志着济南战役的最终胜利。

74师在这场战斗中丢掉了他们最后那点精兵强将,解放军同样损失惨重。要说清这场仗的点点滴滴,两万字都不够用。但有一点是明摆着的——这一仗,咱们打出了威风,七个连的战士全拼光了。

0 阅读:63
年轻阿西

年轻阿西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