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珲春市,隶属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是一座非常特殊的东北城市。因为吉林省珲春城以南约70公里处的敬信镇防川村,与日本海隔海相望。这里是俄罗斯、朝鲜、中国的特殊三角洲之地,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然而,这又是一个非常悲剧的城市,因为晖春市离距图们江入海口仅15公里,可以看到日本海,可以吹到日本海的风,可以闻到海洋的味道,却无法进入日本海。
乌苏里江以东的60万平方公里土地自元朝开始就稳定为中国领土,这里包括庙街(尼古拉耶夫斯克)、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以及孤悬海外的库页岛(萨哈林岛)。明朝这里设置奴儿干都司管理,清朝设置吉林将军管辖。而明朝属国李氏朝鲜通过剿杀、驱赶女真部落,不断向北扩张领土,于15世纪中叶沿图们江南岸设置了会宁、富宁、钟城、稳城、庆源、庆兴六个镇,标志着图们江开始成为中朝两国的界河。
然而在19世纪中叶,由于咸丰皇帝的腐败无能,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带着叶赫那拉氏逃亡热河,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而沙俄趁火打劫,于1858年到1860年,沙皇俄国武力威胁咸丰皇帝,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把乌苏里江以东沿岸的所有土地包括库页岛划归俄国。条约使图们江口沿海地区划归俄国,中国东北失去了整个通向太平洋的口岸。条约如下:
1.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大小约合4个河南省)的中国领土割给俄罗斯,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大清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
2.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后来又被俄罗斯吞并);
3.原属中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准凊国和俄国船只航行。
《瑷珲条约》条约签订之后,沙俄将瑷珲北岸的海兰泡改名为“报喜城”(即布拉戈维申斯克),以庆祝条约成功签订。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特颁嘉奖,晋封穆拉维约夫为阿穆尔(即黑龙江)斯基伯爵。
02黑龙江和吉林省从沿海地区变成了内陆地区《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对中国东北的伤害是永久和巨大的。
乌苏里地区盛产黄金、参、珠等名贵物品,当地居民以此为生。他们被称为“刨夫”、“揽头”。大家对俄国的入侵非常不满。为了抵抗侵略,在清廷默许下,在“刨夫”徐得林和“揽头”张登瀛的领导下,先后设营达150余座。每营兵力多寡不等,少则数十人,多则可达数百人,兵力总数不下一万。但这支汉族队伍的壮大,却使吉林将军非常恐慌,最终取缔了这个队伍。
名曰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东岸,在俄国的移民大潮中,最终被俄国占领,而中国居民则被赶回了中国东北。清朝的吉林省又重新划分为黑龙江和吉林。但是已经彻底沦为内陆省。现在中国东北经济一直在衰退,和失去出海口不无关系。
整个东北从外向的地理结构变成了封闭的内陆结构。东北本来是中国最早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区,在很长的时间里面经济发展都领跑中国。所以中国老牌大城市也是东北最多,建国初期的直辖市,东北几乎占了一半。但是改革开放后,东北的经济停滞不前。除了资源枯竭和计划经济转型失败的原因,没有出海口也是个重要的原因。黑龙江和吉林失去了日本海的庞大渔场以及对外海洋贸易的机会。
图们江作为中国进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图们江入海口名义上允许中国船只经过,但是俄罗斯和朝鲜建立了只有几米高的桥梁,除了小渔船,任何船只都过不去。也不知道两国是不是故意的。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严重下滑。而现在由于和美国和欧洲关系恶劣,所以希望中国帮助其发展远东地区的经济。
据悉,俄中合作开发建设的扎鲁比诺海港位于俄远东滨海边疆区东南部,距离中国边境18公里,是俄远东地区的天然不冻港,有铁路、公路与俄内陆和中国吉林省珲春市相连。然而,俄国只是想利用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发展远东地区,对中国却没有多少好处。
革命导师恩格斯在俄罗斯在远东的成功》中写道:“俄罗斯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晖春见证了中国历史最大的悲剧:望洋兴叹。
参考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俄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