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楚国为什么非要60万人?王翦:这很有学问,功臣们都要好好学

秋菊绽放韵含香 2024-12-31 13:12:17

王翦与60万军队:聪明人从不打无准备的仗

秦王嬴政当年想灭掉楚国,结果却被一个老将的“狮子大开口”搅得焦头烂额。王翦,这位老到的战国名将,面对秦王的召见,提出了一个看似荒唐的条件:要60万大军。

这相当于当时秦国全国兵力总和。年轻气盛的李信却信誓旦旦地说,只需要20万兵力就能搞定。

秦王深思熟虑后,选择相信了李信,毕竟谁都想省钱省力。结果呢?秦军全线溃败,李信铩羽而归。

这场战役还是由王翦亲自收尾,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经验主义”。

为什么会这样呢?

秦国当时已经是战国第一霸主,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

消灭楚国,统一六国,是嬴政的终极目标。楚国虽然国力已大不如前,但地广人多,军事实力不可小觑。

灭楚的这场仗,不只是个军事问题,更是嬴政对秦军未来指挥权的一次试探。年轻将领李信刚刚在对燕国的战役中崭露头角,战功显赫,是秦王想重点培养的“青壮派”。

而王翦则不同,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虽然战功赫赫,却已年过花甲,属于“老将派”。这场仗,不仅是秦国的国运之战,也是两代将领之间的无声较量。

嬴政先问李信:“伐楚需要多少兵?”李信自信满满地回答:“20万足矣!”接着,嬴政又问王翦同样的问题,王翦却很谨慎:“非60万不可。”两人意见对立,年轻的李信显得果断利落,而老成的王翦看起来过于保守。最终,秦王选择了李信。

毕竟,20万兵力的成本远低于60万。秦王心里盘算着,就算李信打不下楚国,大不了再让王翦补救。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李信领兵出征后,起初确实顺风顺水,但楚军很快调兵反击,秦军陷入被动。

楚国名将项燕趁势追击,把李信的军队追了三天三夜,打得落花流水。秦国大军,居然败在了楚国手下。

这场仗打输了,秦王的脸面也丢尽了。更重要的是,秦王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事,真的不能只看表面。

战败后的嬴政不得不再次向王翦求助。王翦却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推辞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不好。

这一招“欲擒故纵”,让嬴政更加坚定了非他不可的决心。最终,王翦带着60万大军出征,开始了他精心策划的攻楚之战。

王翦出征后,采取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策略:按兵不动。他每天带着60万士兵饮酒作乐,仿佛根本不着急打仗。

这种奇怪的行为让楚国名将项燕摸不着头脑,却又心生不安。楚国的军队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迫不得已发起进攻。

结果正中王翦下怀。他以逸待劳,稳步推进,彻底击溃了项燕的军队。

这一仗,楚国元气大伤,最终被秦军彻底消灭。

王翦的60万大军并没有全部投入战斗,但他的策略却让秦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胜利。

有人说,王翦的聪明之处并不在于他的军事才能,而在于他对人性的洞察。他向嬴政索要60万大军,不仅是为了确保胜利,更是为了让嬴政放心。

因为他知道,当一个人掌握了过大的权力,就容易引发别人的猜忌。王翦通过“贪财”的方式,主动向嬴政表明:我不是个野心家,我只关心我的家族和后代。

这场仗也让我们看到,历史的选择往往充满智慧和无奈。年轻的李信有冲劲,但缺乏经验;老成的王翦看似谨慎,却更懂得如何审时度势。

秦王嬴政在两人之间摇摆,最终还是选择了最保险的方案。王翦用60万大军打下楚国,不只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场政治上的博弈。

有人说,王翦的成功在于他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功劳而居功自傲,而是通过一系列低调的行为,让秦王放心。

也有人说,王翦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从不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人”。在那个功高震主的时代,懂得适时放低姿态,比什么都重要。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