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不忘历史,永记先辈!
1965年的一通电话,打破了彭德怀在吴家花园6年的宁静生活,也让彭德怀陷入烦乱和犹疑。
这通电话的结果是,彭德怀去人民大会堂见到了彭真,彭真向他传达了毛主席的意见,希望彭德怀能到四川成都去,抓西南大三线的建设。
彭德怀一向忧国忧民,最是将人民放在心上,向来与国家、与百姓有关的事,他绝不推辞。但此次对于彭真传达的指示,彭德怀选择摇摇头,拒绝了。
即使他与彭真的谈话进行了两个小时,依旧没有改变结果。
彭德怀有自己的考量,其一,他长期没有接触工作,对我们国家的经济情况不是很了解,很难去适应工作;其二,他自认为,自己脾气毛躁刚直,很容易得罪人,在政治上也不好开展工作;其三,他更为感兴趣的,是农业工作,他更希望去农村,做调查研究的工作。
彭德怀拒绝了彭真,当然,也相当于拒绝了毛主席。
从人民大会堂回到吴家花园后,彭德怀再也无法静下心思了,他一连几天都在思考与彭真的谈话、思考毛主席的指示,坐卧不安,心绪难平。
彭德怀甚至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他依然没有接受毛主席希望他到西南抓大三线建设的指示,同时,他再次向毛主席表示决心,希望能允许他到农村去,做一辈子的农民。
读过彭德怀的信,毛主席虽知其意,却也不曾改变决定,他认为,彭德怀是抓西南大三线建设的最佳人选。
见过彭真的几日后,毛主席决定找彭德怀见面谈一谈,当然,这一面,也是这对老友阔别几年后的相逢。
在中南海颐年堂,毛主席与彭德怀再度相见,看到彭德怀过来,毛主席早早便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彭德怀。
两位老友简单的寒暄过后,便进入正题。毛主席力劝彭德怀到西南抓大三线建设,他告诉彭德怀:“现在要建设大小三线战略后方,准备迎接战争。按比例,西南投资最多,战略上也特别重要。你去西南是最适合的,将来还可以带兵打仗。”
当然,彭德怀第一时间选择了拒绝。
在毛主席的反复劝说下,考虑到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在这场长达5个多小时的谈话中,彭德怀最终点头同意了去三线。
这天的谈话后,毛主席特意将彭德怀留了下来,一同吃饭、喝酒。待回到吴家花园,彭德怀便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毛主席要他到西南三线工作的事,他已经答应了。
他在吴家花园已经住了上千个日日夜夜,这下,他即将启程南下,要开始为去西南工作做些准备。
9月,毛主席见过彭德怀。10月,邓小平又邀彭德怀到中南海怀仁堂,打算召集西南地区在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负责人开会,为行前的彭德怀做些准备工作。
与邓小平谈话过后,彭德怀到了挚友杨尚昆的家中。
杨尚昆与彭德怀早在战争时期就已经相识相交,几十年的相处共事中,彭德怀与杨尚昆互相支持,互相信任,早已结下如亲人一般的情谊。
1959年彭德怀搬出中南海、找到吴家花园的新住处,便是在杨尚昆的关怀下完成的。毛主席要杨尚昆负责与彭德怀的联系与生活安排。
彭德怀在吴家花园生活的寂静岁月里,有老友想去看他,但不得见,彭德怀也不愿他们来看自己。但在这几年时光中,杨尚昆却得以多次看望老友,看到彭德怀在住处种瓜、种菜、走门串户,友好近邻,杨尚昆也为好友欣慰。
彭德怀曾邀请乡亲们和他一起看电影,还为了照顾乡亲们用水,将自己住处院内的深井水引出墙外,与大家共享,这些事或许旁人不知道,但杨尚昆知道,杨尚昆不禁会议起他们在战时和百姓们的情谊,那时彭德怀告诉杨尚昆:“只要人民幸福,我就快乐了。”
如今他正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即将启程南下。
但作为他自己,这并非他想要的选择。在杨尚昆家中,当着杨尚昆的面,彭德怀发自肺腑表示:“这次到西南,我很难过,我不想去,想要搞农业,我想担任王震那个角色......”
此处有疑问,王震的角色是什么角色?
新中国成立后,王震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务,自1956年起,王震长期担任农垦部部长,投身于农垦战线,发展农垦事业,成为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开创者、领导者。
王震在农业战线上鞠躬尽瘁,而这,恰恰是彭德怀想做的。
从1959年住进吴家花园,彭德怀就开始改造吴家花园,这个农民的儿子,多年征战沙场,如今又在吴家花园过上了农民的生活。
他种地、种树,亲身感受着泥土的气息,他带着身边仅剩的几个工作人员一起,在菜地里劳动,彭德怀对景希珍、綦魁英说:“咱们种的菜吃不完,买头猪喂怎么样?”
他带着大家种菜,又领着大家喂猪、喂鸡,也带着工作人员的孩子们到田地旁边,给孩子们讲关于麦苗的知识,又给瓜秧浇水。在吴家花园的院子里,彭德怀还种上了苹果树、梨树、核桃树、桃树。彭德怀会悉心地向修树剪枝的工人师傅求教,学着亲自修建果树。
在吴家花园生活期间,他就希望能回到群众中去,特别是他熟悉的农民中间,他亲切地和朴实的农民们打招呼。
在一位百姓家中,他看到了试验田,他就想自己也来种一块试验田,彭德怀说干就干,他从报纸上收集相关措施,在园内的小河边划出一小片地来,种上小麦,他为此花了很大的心思,深翻土地,施足底肥,良种密播,精心管理。
后来,麦子熟了。
老农看到彭德怀花了心思的麦田,不禁惊讶着感叹道:“老彭,你当元帅,还种得这样好的麦子哟,我们庄稼人也比不上呢。”
虽卸下了昔日的工作重担,但在吴家花园,身处低谷的彭德怀也自得其乐,在这个小院里,他和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几乎是过着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
他不止一次地表达过他想做个农民,想在农业领域深耕。
1965年,高级党校贾震等三名副校长去吴家花园看他,彭德怀就曾情真意切地表示:“我这个人,最好到农村,到基层去做点工作......”
彭真在人民大会堂见他,向他传达毛主席的指示时,彭德怀拒绝了,他当时就表示过想到农村去做调查研究工作的热情。
包括后来他决定给毛主席写信,信中也再次坦言,表示要彻底解甲归田,离开北京到外地的国营农场,心甘情愿地去当一辈子的农民。
然,再热切的愿望,都没能实现。他不能如愿当农民,而是要启程南下,去完成他新的使命。
离京之前,彭德怀让景希珍去买了一些糖果瓜子,他自己从种的苹果树上摘下对苹果来,叫来吴家花园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坐在一起,大家一同召开座谈会。
座谈会上,彭德怀站起身来,给大家一个一个递烟,并真挚表示:“感谢你们多年对我的照顾,我却对不起你们,这次去西南,你们我谁也不带,只我自己去。”
不过后来,按照组织安排,景希珍、綦魁英、赵凤池这些长年跟随他的工作人员还是一同随他南下了。
1965年冬,彭德怀启程到了四川成都,投身于大三线建设,而仅仅在一年多以后,彭德怀便北上回京,并在北京度过生命中的最后时光,他终于,还是没有如愿做了他想做的农民......
参考文献:
何定.彭德怀谪居吴家花园的2550日【J】.湖南党史.1994.
张树德.彭德怀离开中南海的前前后后【J】.共产党员.2000.
梁兴民,王焯.彭德怀黯别中南海【J】.党史纵横.2009.
王心文,王焯.杨尚昆与彭德怀的相识相交【J】.世纪桥.2009.
何定.千秋友谊话彭杨——杨尚昆和彭德怀【J】.湘潮.2008.
刘明钢.杨尚昆与彭德怀患难与共【J】.决策探索.2005.
黄艳,张耀祠.毛泽东约请彭德怀谈话【J】.百年潮.2020.
刘明钢.毛泽东动员彭德怀去“三线”【J】. 党史纵横.2012.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了解那些年真实的动人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