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野蛮生长的源头在哪?双减之下,我们如何规划孩子的教育

升学冷思考 2021-07-28 13:35:16

各位哈尔滨家长,大家好! 上周,“双减”意见的发布,犹如一记重拳,宣告了校外学科培训机构野蛮生长的时代一去不返,新东方、好未来、高途等教育股应声下跌。一时间,校外学科培训犹如洪水猛兽,让人唯恐避之而不及。校外学科培训一度占据了家长和孩子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双减之下,这同时也让众多已经习惯于校外学科培训的哈尔滨家长有些手足无措,新政策下,中高考的指挥棒犹在,在校外培训时间大幅压缩的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规划孩子的教育呢?本期《教育冷观察》,笔者就来和您共同关注这一话题。

一、校外培训野蛮生长的源头在哪里——民办学校的兴起

“双减”意见发布后,笔者近日走访了哈尔滨市部分校外学科培训机构学生的家长。家长们大都是70后、80后,在回忆上个世纪90年代,自己的求学经历时,很多家长反映,当时所谓的校外补课班也有,但是远远没有现在如此泛滥的程度。当时的中高考录取难度比现在要高很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校外培训机构快速野蛮生长的呢?

追根溯源,在和家长们的沟通中,家长们普遍觉得,真正让众多家长在无奈之下,选择高强度课外辅导的动力源头正是源自哈尔滨前些年的“小升初”择校现象。在摇号政策之前,哈尔滨所兴办的工附、松雷、德强等民办初中凭借在全市中考成绩中的优异表现,每年会吸引大量的应届小学毕业生报考,这些民办初中又通过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掐尖”。民办初中的“掐尖”行为迅速刺激了哈尔滨小学阶段的校外补课市场,以至于甚至出现了小学毕业生不在学校上课,而游走与各个校外培训机构的怪现象。

哈尔滨前些年的这种“小升初”择校热直接引发了”剧场效应“,明明大家都在一个剧场里,坐着学习,等待中高考的选拔。但是,前排突然有些人站起来,通过校外培训进入了民办初中,获得了更多考取优质高中的机会。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被落下,后排、大后排的家长们在无奈之下,也纷纷站起来,加入到校外学科培训的大军。这其实就是典型的“教育内卷”,逼着家长和孩子们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原本可以公平和从容的竞争。

二、校外培训的“春天”落幕,我们该如何规划孩子的教育

从今年暑假的实际情况看,哈尔滨的新东方、学而思还在继续开展线上和线下的暑期培训。“双减”意见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能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因此,笔者可以断言:这个暑假,将是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学科培训的最后一个暑假。从9月份新学期开始,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时间将会严格限定在周一到周五工作日的时间,在学校托管时间普遍延长至每天下午5:30的情况下,能够留给校外培训机构晚上上课的时间已经非常有限。那么,对于已经对校外培训机构产生依赖症的哈尔滨家长们,又该如何规划孩子未来的教育呢?笔者的建议有二:

1.家长切实担负起孩子教育的主体责任

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在校外培训野蛮生长的年代,其实有不少家长是抱着图个心理安慰的态度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的,孩子上培训班了,自己的钱花了,也就算尽到责任了,至于孩子到底取得什么样的收获则知之甚少、不管不问,玩手机、聊八卦成为了陪娃上补课班的标配。笔者认为,目前的70后和80后的家长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只要上点儿心,在辅导孩子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课程上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作为孩子们的监护人,在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同时,亲自上手辅导是必要的。

2.与学校紧密对接,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双减”意见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对学校的课后服务其实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包括让学校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开设晚自习。同时也给予了更多的福利,比如,意见中提到教育部门可以组织优秀师资、退休教师到薄弱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线上教育资源。家长们如果能够和学校紧密对接,让孩子享受到这些免费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不仅能够有效减轻经济负担,在课后教育的质量上也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

三、“双减”新政下,谨防私教的兴起与泛滥

“双减”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正如笔者之前所说,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仍然会有部分家长在剧场里先站起来。在公开的校外培训受到限制后,私人的“一对一”,或者几个孩子组成的“小班”授课将会有兴起甚至泛滥的可能。教师校外有偿补课之前就屡禁不止,在新的私人家教一对一和小黑班儿的物质利诱下,相信仍然会有部分教师铤而走险。这需要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继续保持管理的高压态势,维护清朗的课外教育环境。

本文由《教育冷观察》原创,如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侵权必究。

0 阅读:37
升学冷思考

升学冷思考

专注幼升小、小升初、中高考,权威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