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刘孙三人讨伐董卓时的出色表现,奠定了未来的三国

历史微有趣啊 2025-02-09 10:36:29

洛阳局势陷入混乱之后,东郡太守桥瑁在公元189年年底发起号召,谎称接到了三公来的求救信件,驱动了震怒的诸侯。公元190年正月,袁术、韩馥、孔伷、刘岱等纷纷响应号召,推举袁绍为盟主,组成了庞大的讨董联军。这些诸侯联军人数众多,仅仅以“众各数万”来描述,总计也有十余万之多,势态不可小觑。

在诸侯联军内部,各路势力并非坚不可摧,甚至可以说是良莠不齐。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记载的十八路诸侯其实并不属实,历史上真正参与讨董的只有十三家,其中一些历史人物在原作里并未涉及。而留下的十三路也有部分诸侯只是打着混战捞取功绩的算盘,真正愿意拼命抵抗董卓的诸侯还是少数,甚至有些人还在静观其变,不愿陷入复杂的战局。

虽然曹操当时的地位不高,仅为骁骑校尉,但他却是联军中为数不多的抱有坚定信念,愿意拼命讨伐董卓的人之一。他的起兵并不是因为强大的背景和家族势力,而是在逃出洛阳后,依靠卫兹的帮助和散尽家财才凑齐了五千义军加入联军。曹操在随后的激战中勇敢追击董卓大军,可惜遭徐荣埋伏惨败,险些丧命。然而他的壮举反映了对汉室的忠诚和义无反顾的精神。

而刘备,在天下大乱之际,仍然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他虽然名义上担任高唐令,官职不高,手下仅带几百人马,但依旧毅然参加了讨董联军。刘备当时是公孙瓒的属下,而公孙瓒甚禁止参与讨董,刘备的坚定立场更显得难能可贵。虽然刘备在大战中未曾立下大功,但他作为一名无背景的义军将领,义无反顾地投身战场,足以令人敬佩。

在这场持续的混乱中,最耀眼的将星无疑是孙坚。孙坚身负长沙太守的职责,在得知局势危急后毅然北上,并很快成为诸侯中对抗董卓的重要力量。他对抗董卓的成绩斐然,从斩杀投靠董卓的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到在鲁阳驻军与董卓军队频繁交战,孙坚除以作战声誉立楷,以完成了反董过程中的一次次胜利。

在吕布和胡轸的联合围攻之下,孙坚仍能泰然自若,稳住军心,并在守备战中一举大破对手,斩杀了董卓大将花荣,赢得了那场反董战争中最具震撼力的胜利。孙坚不像其他诸侯那样贪恋地盘和荣誉,他真正以道义为先,从而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然而,这支联军并未在战场上给董卓造成任何重大威胁。反而是董卓运筹帷幄,将他们的一次次进攻化解得无影无踪。讨董卓的探索未能成功,联军最终解散,董卓的势力变得更为猖獗。

0 阅读:18
历史微有趣啊

历史微有趣啊

用现代眼光看历史,发现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