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国产车

七月第一周新能源汽车销量来了。比亚迪双网5.55万,方程豹3100,腾势225

七月第一周新能源汽车销量来了。比亚迪双网5.55万,方程豹3100,腾势225

七月第一周新能源汽车销量来了。比亚迪双网5.55万,方程豹3100,腾势2250总计6.08万。进入淡季又收回了部分车型优惠,销量也就这样了。问界9400还是新势力第一。零跑9390维持的不错。理想7160也下滑了,友商的大型SUV扎堆上市还是有影响。
长城汽车在35周年之际推出了一个“35+招聘专场”的计划,还发布了一条很有感染力

长城汽车在35周年之际推出了一个“35+招聘专场”的计划,还发布了一条很有感染力

长城汽车在35周年之际推出了一个“35+招聘专场”的计划,还发布了一条很有感染力的短片《年方35》。这对我们这种“资深少女”来说,太有感触了[笑着哭]。35岁,本来是“壮年”的标志,刚“三十而立”立了几年立住了;现在却在职场上成了一道“坎”。不要说企业了,公务员的报考年龄限制就是35岁,这两年呼吁的多了,但目测短期也不会有啥改变。招聘不应对年龄歧视25岁在焦虑找工作;30岁继续开始焦虑35岁怎么继续找工作。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年轻人有机会,中年人有平台,老年人有尊严。长城汽车,能站出来说“不对年龄设限”,还能把这件事做实,举办专场招聘,看得出是把“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担当的一部分。汽车产业的(以及其他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应该有咱们资深汽车人的机会。
豹5化名登砸B5明年登陆英国外媒认为这是混动卫士的竞争对手上次Z9GT也被

豹5化名登砸B5明年登陆英国外媒认为这是混动卫士的竞争对手上次Z9GT也被

豹5化名登砸B5明年登陆英国外媒认为这是混动卫士的竞争对手上次Z9GT也被认为是保时捷的竞争对手讲道理笛子在国外比在国内省力气多了昨天连麦有观众竟然要求刨开出口聊比亚迪[doge][doge][doge][doge][doge]我记得两年前连麦主要是要求开除国内销量因为当时要黑子要尽力证明比亚迪离开国内市场啥也不是。如今连麦,又有要求开除出口的数据,方便证明比亚迪在国内颓势尽显。太难了[doge]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比亚迪的设计一直在网络上讨论度很高,加上我最近深度体验了一下汉L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比亚迪的设计一直在网络上讨论度很高,加上我最近深度体验了一下汉L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比亚迪的设计一直在网络上讨论度很高,加上我最近深度体验了一下汉L,这两天也在剪视频,想借此机会聊一聊我对比亚迪设计的真心话。首先,有个共识就是:我对艾格所领导的设计团队的实力毫不怀疑。也看过比亚迪设计师参与的直播,其实比亚迪的设计团队实力还是很强的,单论设计实力排在国内一梯队没有问题。外观设计优秀案例可参考腾势Z9GT、豹8、OCEAN-E概念车、腾势Z等;内饰设计优秀案例可以参考腾势Z9EV、OCEAN-E概念车、方程豹系列;而比亚迪外观设计被人诟病最多的是「细节处理」和「过度设计」、内饰设计被人诟病最多的是「老气」,然后部分车型存在外观和内饰风格「不匹配」的问题,总结起来其实都是一个问题,就是「割裂感」。其实这种割裂感并非来自于外观、内饰设计团队之间的不协调,而是来自于决策层的「硬指标」。试想如果一家车企外观、内饰都有极高的设计水平,为什么会出现「割裂感」,其实就是因为某个环节、甚至整个设计项目被下达了「硬指标」需要完成,被迫改了设计,这种改动不仅会造成割裂感,也会使得细节暴露不和谐感,整体设计偏离主题。那么这个「硬指标」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但以我对迪系车的了解,我猜测这个「硬指标」跟「大气」有关,类似于强调整体性、格调、大气、高雅这类描述。这种取向天生自带一些优点:①有整体性的设计主题,原创度高②比较符合燃油车时代传统豪华车用户的审美③用料、质感、触感都不错缺点也很明显:①细节为整体服务,因而不够精致、不套年轻人喜欢②容易造成设计冗余、甚至多余③过分追求所谓的豪华感,忽略现实观感④用户一旦在整体上读不懂设计主题,细节上就会成为减分项按照这套理论去看迪子现在的车,例如汉L、例如腾势Z9GT,你可以看看是不是符合这些特征。当然,从近期比亚迪的新车来看:例如腾势Z、OCEAN概念车、海狮06等等车型上,这些问题都有所改善。比亚迪在「大气」这件事上点的技能树,其实是天然地跟「精致」这件事背道而驰的,二者很难兼顾。所以时下那些很受年轻人喜爱的车型,要么就在「精致」上点满,要么就从人机交互上去创造「氛围感」,用氛围感弥补设计的不足。所以我认为,迪子的设计要想进步,得适当去放下一些「硬指标」,回归设计本身。决策层如果能够把干预尽量放在设计之前,而非设计中途或设计成果阶段,我相信以比亚迪的设计团队,想设计出哪儿哪儿都好看的车,不会有任何的难度。汽场全开
特斯拉ModelQ来了!外观很漂亮,或14万起,杀入比亚迪“舒适区”。国内市场

特斯拉ModelQ来了!外观很漂亮,或14万起,杀入比亚迪“舒适区”。国内市场

特斯拉ModelQ来了!外观很漂亮,或14万起,杀入比亚迪“舒适区”。国内市场的销量连续8个月同比下滑,5月份销量下滑了15%,欧洲市场的销量连续5个月同比下滑,5月份下滑了27.9%,全球局势确实很不利,特斯拉想要扭转颓势,就必须找到新的市场增长点。特斯拉ModelQ已经呼之欲出了。可能14万起售的价格,谁会难受?比亚迪、吉利银河、长安深蓝、零跑、小鹏,这些品牌都会被分瓜分销量,市场正在重新洗牌……
车界良心啊!蔚来李斌总,最近曝光度又在增加。李斌总强调,新能源车一味增加续航,

车界良心啊!蔚来李斌总,最近曝光度又在增加。李斌总强调,新能源车一味增加续航,

车界良心啊!蔚来李斌总,最近曝光度又在增加。李斌总强调,新能源车一味增加续航,并没有实质意义!因为其途径就是把动力电池做大,把车做成流线型、牺牲一些结构安全、把车做轻…车厂商们对于汽车动力电池的重量、续航、补能、衰减等焦虑,恰恰就是蔚来坚持换电路线的初衷。这么看,不论李斌总是不是吹牛,蔚来还是有柳暗花明的一天,你们说呢?
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辅助是越来越强了,开着车过高速闸口,不用停车,智驾一直在线,它

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辅助是越来越强了,开着车过高速闸口,不用停车,智驾一直在线,它

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辅助是越来越强了,开着车过高速闸口,不用停车,智驾一直在线,它会自己选好车道,认出闸杆抬起来,顺顺利利就过去了。一路又稳又省心,太方便了。

我们再来谈谈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发布两日之后,该车在国内的热度已经

发布两日之后,该车在国内的热度已经不怎么高了,但是我认为它后续的销量应该会相当不错,理由有三点。第一点,这台车的价格低得超乎想象,花10万出头就能买到,和那些大家都知道的旅行车型相比,价格还不到它们的一半,性价比...
小鹏G7首批车主今天也交付了,而博主发布的72小时销售快报也有一些信息:小鹏G

小鹏G7首批车主今天也交付了,而博主发布的72小时销售快报也有一些信息:小鹏G

小鹏G7首批车主今天也交付了,而博主发布的72小时销售快报也有一些信息:小鹏G7新能源洞察订单核爆点价格刀法精准:19.58万起售价击穿心理防线,一二线城市门店日均新增订单250+,销售坦言“像回到2021年新能源爆发期”顶配逆袭:50%用户锁定702Ultra版本,现车成最大筹码(702Max有库存,Ultra需等芯片预装)门店溢出效应:周末试驾潮带动P7+、G6成交量上升,“进店必讲G7”成销售铁律丈夫主导技术决策:70%~80%男性拍板购车,算力参数表成谈判筹码妻子掌握色彩权:星冕灰/秘境蓝占外观色80%,深色内饰选择率90%——育儿家庭的实用主义增换购暗流:60%~70%非首购车主,为底盘质感和AR-HUD放弃合资燃油车AR-HUD体验:客户走出体验店第一句“导航箭头的确比手机准”,但高度依赖门店演示底盘意外加分:宝妈反馈“过减速带不用抱紧孩子”,扭转小鹏“重软件轻硬件”刻板印象金融杠杆撬单:2年免息政策让顶配车价不再敏感10个里面,3个特斯拉modelY,3个对比小米YU7;对比modelY,看中小鹏空间、配置,关注智驾;小米YU7则因为交付周期长,观望态度强烈新能源汽车
吉利发布银河战舰硬派SUV,很明显,这是照着比亚迪来的,对标的就是比亚迪方程豹豹

吉利发布银河战舰硬派SUV,很明显,这是照着比亚迪来的,对标的就是比亚迪方程豹豹

吉利发布银河战舰硬派SUV,很明显,这是照着比亚迪来的,对标的就是比亚迪方程豹豹5。我看有人已经在网络上贴出了这两款车的对比照片,样子差不多,区别就是吉利的银河战舰显得稍微圆润一点,方程豹豹5则显得稍微有棱角一点。背面造型也几乎是一样的,两款车都采用了侧开式的尾门设计,并在车屁股后面都挂了一个硕大的备胎。我看网络上有人在讨论这两款车最后谁会取得优势,但我突然觉得,他们把长城汽车摆在哪里了。若论越野SUV,好像长城汽车做得才是最早的吧,后来比亚迪将手伸进了越野SUV领域中。现在吉利又进来了,这样一来,等于国内有至少三家车企进入了该领域,以后越野SUV领域的拼杀会越来越激烈。这里是长城汽车的基本盘,不知道魏建军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我倒是有个建议,长城不能只把目光放在越野SUV身上,或许把目光往轿车领域上看看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