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徒”杨荣:拦朱棣、泼凉水,纵横官场40年,密封朱棣遗体获赞

董卓谈历史 2023-06-07 21:54:01

1402年,朱棣率领燕军摧枯拉朽般直逼南京,将士们铆足劲准备攻城,没想到名将李景隆亲自打开金川门迎接,就这样,建文帝的都城直接袒露在朱棣面前。

自知回天乏术的朱允炆,一把大火点燃宫殿,或烧死、或逃匿,再也不见踪迹。

“赌徒”为何获胜

面对这个混乱的局面,最紧张恐惧的群体是建文帝的朝臣,恐惧源自人们对命运的未知,他们不知道会受到朱棣什么样的处置。

这些人当中,有人选择安坐家中等待,相信“罚不责众”;有人选择主动出击,相信“机会都是人创造的”,例如谢缙,如愿获得朱棣青睐,主持编修《永乐大典》;还有人选择另辟蹊径,相信“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比如说杨荣。

杨荣是刚进入明朝公务员队伍2年的新人,担任翰林院编修,他直接冲到路中间,拦住朱棣的马,问“殿下是先去拜谒孝陵呢,还是先登基即位呢?”

《明史》记载,成祖初入京,荣迎谒马首曰“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成祖遽趣驾谒陵。

在历史上有位叫刘邦的小混混,攻破咸阳进入秦宫后就飘了,幸亏樊哙提醒他退出秦宫,还军灞上。朱棣当然知道这个历史典故。

因此,朱棣听完杨荣的话,浑身一激灵,仿佛冲了冷水澡,瞬间极为清醒。

朱棣立即调转马头前往安葬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自从朱元璋驾崩后,朱棣第一次前来祭祀,朱元璋为了皇权平稳过渡到朱允炆手中,特意留下遗诏不准藩王离开封地,也就是说朱棣还没有到孝陵祭祀父亲。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便推行“以孝治天下”,马皇后死后谥号“孝慈”,朱元璋的陵墓叫孝陵也是源于此。可见,在杨荣的提醒建议下,朱棣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经过这件事,朱棣心想“好你个杨子荣,记住你了!”

接二连三“曾用名”

很快,朱棣在南京奉天殿登基称帝,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史称明成祖。明成祖朱棣决定组建内阁,仅有7人入选,其中年龄最小的便是杨子荣,最机警的也是杨荣。

《明史》记载,同值7人,荣最少,警敏。

明朝初期的内阁与中后期不同,永乐年间的内阁更像是朱棣的私人秘书,帮助皇帝提出行政意见,实际权力并没有那么大。

此外,朱棣还特意为他赐名“荣”。

说到这里,必须要说一下杨荣的“曾用名”,在他身上能够看到名字多么重要。

1371年,杨荣出生在福建建宁府,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建瓯,当时已经是明朝洪武四年,也就是说,杨荣是在相对安稳的环境下长大的。

杨荣出生后,父亲便为他取名“道应”,不久之后,祖父杨达卿听到襁褓中的杨荣哭声很大,说“牛啊!这小子将来必定能让我家荣华富贵”。于是,祖父做主,更名为杨子荣。

《尧山堂外纪》记载,生时名道应,祖达卿闻啼声,曰“雄哉!是子必荣显吾家。”更名子荣。

短短数月,他就有杨道应、杨子荣两个名字,并且是寓意深远的好名字,直到明成祖朱棣赐名杨荣,谁也没敢让他再改名,杨荣这个名字就永远留在史书上,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书生却能深谙军事

杨荣并非投机取巧之流,而是拥有真才实学的“实力派”,简单从几组数字就可足以令人仰望。18岁,考取福建乡试第1名;19岁,在礼部会试中位列第3名,在建文帝的殿试选拔中获二甲第2名,从此进入翰林院,担任编修。

除此之外,连朱棣都感到震惊的是杨荣深谙军事。

有一天傍晚,明成祖朱棣收到宁夏被围的奏报,当时内阁只有杨荣值班,朱棣将奏报递给杨荣,并询问对策。

杨荣说“宁夏城池坚固,百姓强悍善战,这份奏报已经发出十余天,宁夏应该已经摆脱围困。”

朱棣的军事造诣极高,他认为杨荣的分析很有道理,于是决定耐心等待。果不其然,当天午夜便收到来自边关的第二份奏报,宁夏转危为安。

《明史》记载,荣曰:“宁夏城坚,人皆习战,奏上已十余日,围解矣”

对于杨荣的军事素养,杨士奇曾说“荣晓畅边务,臣等不及”。

从此,朱棣极为看重杨荣的军事能力,直言夸赞他预测得非常准确。放眼永乐朝野,无论是朱棣5次北伐蒙古,还是御驾巡视各地,杨荣成为永不缺席的“跟班”。

1408年,杨荣的父亲去世,按照古代丁忧传统,杨荣需要辞官回乡守孝三年,但是朱棣很快就将杨荣召回朝堂。半年之后,杨荣的母亲去世,杨荣上奏请求回乡料理丧事,但是朱棣以筹备北伐为由,没有批准杨荣回乡。

1410年2月,明成祖登基后的第一次北伐开始了,杨荣跟随朱棣身边。为了奇袭鞑靼军队,朱棣亲选精锐士卒轻装出击,每位士兵仅带20天的粮食,朱棣如愿击溃鞑靼主力获胜班师。

《明史》记载,“师旋,饷不继。荣请尽以供御之余给军,而令军中有余者得相贷,入塞,官为倍偿。”

由于明军携带粮草有限,在回师途中部分士兵出现断粮现象,杨荣向朱棣建议将帝王储备粮分发给将士卒,同时鼓励有余粮的士兵接济断粮的兄弟,杨荣承诺回到京城后,官府将按照3倍数量还给借粮士兵。

朱棣被誉为“马上天子”,深知其中利害关系,欣然接受杨荣的建议,明军也顺利度过粮荒,回到京城。

在明成祖朱棣五次北伐中,杨荣每次都跟随出征,经常参与军务决策和重要行动,比如掌管明成祖的帝王玉玺,挑选300名忠勇士卒归杨荣直接指挥等等。

杨荣经常在深夜受到朱棣召见,商议军中事务,朱棣亲切地称呼杨荣为“杨学士”。对于朱棣的信任和重托,杨荣也忠心耿耿地发光发热,他向朱棣提议“军屯解决大军粮草供给”,以安抚代替用兵平息盗贼团伙,说服朝中官吏支持迁都北京。

《明史》记载,荣对曰:“择将屯田,训练有方,耕耨有时,即兵食足矣”

“刚正”破坏潜规则

在杨荣的为官生涯里,才华谋略和深思远虑只是其中一面,更难得的是杨荣直言敢谏,甚至为此遭到群臣的“默契”打击。

当时江西有盗贼聚众起义,明成祖首先派人前去招抚,然后又令韩观率军前往平乱,按照朱棣的计划,如果逆贼不接受招抚,即刻武力扫平。

不久之后,接到奏报称成功招抚盗贼,朱棣决定赏赐慰问韩观,但杨荣出言劝阻,理由是捷报奏章发出的时候,韩观还没有到达前线,盗贼接受招抚是忌惮朝廷大军,而非韩观的功劳。

杨荣的刚正性格在朝堂上是出了名的,他曾经秘密上奏朱棣,直接指出五府、六部以及都察院的10项弊政,成为撤下明朝初官场“遮羞布”的勇士,同时也被朝臣同僚记恨。

在1418年,杨荣受命掌管翰林院工作,眼看杨荣更受朱棣信任,朝臣们忌惮遭到杨荣的刚正弹劾,于是举荐杨荣担任祭酒。

祭酒,是明朝掌管国子监的官职,朝臣的意图很明显,建议杨荣去做国子监的“一把手”,不要做翰林院的“话事人”。

朱棣心里明镜似的,怒斥众人说“我知道杨荣能够胜任祭酒,现在要找的是能够代替他胜任的人”,朝臣们再也不敢说话。

巧逆龙鳞破困局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对于北伐有着很深的执念,从1410年至1424年,在15年的时间里,朱棣发动五次北伐作战,每次大规模出征都需要耗费极大的财力,经常因为路途遥远、天气恶劣导致粮草不继,士兵忍饥受冻死亡的超过20%,然而北伐的效果却并不理想,有点“拳头打棉花”的感觉。

《明史》记载,“当是时,帝凡五出塞,士卒饥冻,馈运不继,死亡十二三。

1424年,朱棣率军第5次北征,当军队抵达答兰纳木儿河,始终没有搜寻到敌人的踪迹,朱棣问身边的众位将领“是否应该继续前进?”

众位大臣心惊胆颤不敢说真话,唯独杨荣淡定回答说“应该班师回朝”,明成祖朱棣决定撤军。

“装模作样”稳国运

就在明军返回途中经过榆木川时,明成祖朱棣突然病逝,随从服侍人员瞬间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杨荣再次站出来,他认为此时距离北京还很远,为确保明朝皇权安稳过渡,决定秘不发丧。

当时正值7月,天气异常炎热,杨荣命人收集军中所有的锡器,令工匠融化铸造一只圆桶,将朱棣的遗体放在里面,密封桶口。

为了防止消息泄露,杨荣令人杀掉工匠灭口,安排人每天照常送饭进膳,一直回到京城,将士们都没有察觉朱棣早已驾崩。

要知道,古代每次皇权交替,都是暗流涌动,这是最容易引发动乱的时期。也正因杨荣的机敏行事,明仁宗朱高炽才能顺利登基,皇权实现平稳过渡。

自从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杨荣受命为他讲授经史,再加上朱棣亲自嘱咐说“严则有成”,明宣宗朱瞻基同样在文华殿受杨荣的教导,就连第2次北伐途中,杨荣都要每天传经授业。

因此,在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杨荣深受皇帝信任,在仁宣之治的功劳簿上,理应有杨荣的名字。紧随宣宗之后,明朝便来到明英宗时期,这阶段出现明朝历史上的“三杨当国”。

“教科书式”怼奸臣

明朝有四大宦官,分别是明英宗时期的王振、明宪宗时期的汪直、明武宗时期的刘瑾、明熹宗时期的魏忠贤。

王振是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是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导致土木堡之变的始作俑者。

王振作为明朝第一代专权的宦官,能够取得这样高的奸臣排行榜,他一定拥有顶级奸臣的基本能力——智商高、情商高、没底线。

明英宗在9岁时便登基,王振曾是明英宗朱祁镇的伴读,他让英宗以为两人感情深厚,自然受到英宗的重用。在明英宗登基的前几年,有孝诚张皇后垂帘听政,“三杨”尽心辅佐决断,王振还没能掀起大风浪。

随着孝诚张皇后去世,“三杨”年纪越来越大,王振凭借明英宗的宠信,开始勾结朝廷各级官僚,愈发专横霸道。

有一次,王振问”三杨“说:“朝廷多亏三位老先生,但是如今三位都年纪大了,不知道日后有什么打算?”

杨士奇回答说“虽然老臣年纪大,但是一定竭尽所能报效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荣却说“我们都已年迈,难以再为朝廷效力,应该推选一些有能力的晚辈,以此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王振听完杨荣的回答,非常满意,因为他就是想以“三杨”年迈为由,提携亲信进入内阁担任关键职位。

意外的是,次日,杨荣便联合杨士奇等老臣,联名上奏明英宗推荐曹鼐、苗衷、陈循、高谷,这些人均获得重用,从结果来看,他们都在明朝历史上都有不小的贡献。

当王振得知杨荣次日便向皇帝推荐内阁人选,简直气得要命,但也只能闷声吃亏。

王振的意图非常明显,在这次交锋中,杨荣做得比杨士奇好,首先选择顺势而为避免激化矛盾,表达人老退位让贤之心,然后次日就向皇帝联名推荐,有“三杨”举荐的人皇帝肯定会同意,同时在时间上让王振措手不及,因为皇帝已经同意,所以王振绝对不会再去搅和,这是作为“顶级奸臣”的修养,否则他就不可能成为奸臣中的佼佼者。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杨荣的处世智慧,杨荣也曾经说过“侍奉君王得体,进谏有方法,这是我行事的原则,心中满怀愤怒,感情用事劝谏皇帝,这是我不做的”

《明史》记载,荣尝语人曰“事君有体,进谏有方,以悻直取祸,吾不为也”

正是杨荣这种冷静睿智的处世智慧,让他深受皇帝宠信,并且朝臣百姓人缘非常好,被比作唐朝的姚崇。

杨荣的家庭熏陶

明朝“三杨”中最小的杨荣,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先天的天赋、后天的领悟,其实还有家庭的熏陶,比如他的祖父,就是为他改名的那位。

杨荣的祖父名叫杨达卿,在福建建瓯当地算得上富裕家庭,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平常经常救济穷人。

有一年,当地出现大规模的饥荒,杨达卿本想打开自家粮仓救济灾民,但又害怕名声传播遭歹人惦记,于是就以招募百姓种树的名义,每种一棵树报酬就是一斗粟。

在结算“工钱”的时候,杨达卿根本没有核对,百姓说栽多少棵就是多少棵,百姓感念杨达卿的恩德,树都种的很好,十几年后竟然成为茂密树林,杨达卿为子孙立下规矩,不准砍伐获利,只能建造学校、庙宇,如果穷人家买不起棺材,可以砍伐安葬。

如今,这块树林便是福建建瓯的万木林,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

可以发现,杨达卿行事同样处处彰显着智慧,杨荣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想必也深受熏陶,对杨荣处世智慧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0 阅读:54
董卓谈历史

董卓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