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上热下寒?是中焦堵了!仲景几味药,通淤堵,寒热都散了

李松岩说知识 2025-04-04 12:48:07

为啥说上热下寒是中焦堵了?今天李医生就给大家讲讲,医圣仲景又是如何用几味药,帮我们打通淤堵,散寒热的!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心主火,肾主水,正常情况下,心火要能往下温煦肾水,肾水要能往上制约心火。可一旦中焦堵了,这个平衡就被打破了。心火下不去,就往上乱窜,导致口腔溃疡、眼睛红肿这些上热的症状;肾水上不来,下焦就得不到温煦,出现手脚冰凉、脾胃虚寒这些下寒的症状。

那中医里有个方子叫半夏泻心汤,就是专门解决这种问题的。此方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专治心下痞,也就是脾胃这里感觉堵得慌,气机不畅!那它是如何帮我们交通心肾的呢?

半夏是君药,性辛温,直奔中焦脾胃。它就像个疏通工,把中焦的湿浊、痰湿都给化解掉,让脾胃的气机重新运转起来。这样一来,心火就有了往下走的通道,肾水也能往上走,阴阳平衡就恢复了。

黄芩和黄连是苦寒药,它们的任务是清热降火。黄芩入肺经,能把胸膈里的郁热给清掉;黄连入脾胃,专门降心胃的邪火。这两味药,把上浮的虚火给引回去。

干姜是温热药,它和半夏配合,防止寒凉药伤了脾胃的阳气,还能帮助脾阳升发。人参和大枣负责补气养血,给身体提供足够的气血。甘草则是调和药性,让这些药性不同的药材能够和平共处,发挥最好的效果。

说一个案例:王先生,四十多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还经常腹泻,吃点寒凉的东西就受不了。我给他看了舌象,舌尖红赤,舌根白腻,脉象也是左手洪大散,右手沉细无力。这不就是典型的中焦堵了,上热下寒嘛!我给他开了半夏泻心汤,七剂药,每天两次温服。半个月后,他再来复诊,症状好多了。

其实,这种上热下寒的情况在很多人身上都能看到。关键还是要疏通中焦,让心火和肾水能够正常交流。总之,要是你也有以上类似情况,就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参考此方,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0 阅读:15

评论列表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2025-04-07 07:46

哇.中医好历害的哪有。药決定能不能治病。药量更是決定病好的快慢。但中医连決定病好的快慢這么重要的因素都说不出來自己如何定药量还在说能治病。 现在把问题拿出來。中医回答不了恼羞成怒 只能说些什么汉奸、造谣、日本人.收钱、帮外国人、黑中医、为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找存在合理理由之类。來安慰中医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比如小和尚、andy、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用户13xxx92、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蓝染惣佑介)。 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李松岩说知识

李松岩说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