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五年(260年)五月的时候,曹魏的第四任皇帝曹髦,他可不甘心就当个傀儡,就亲自带着宫里的护卫,要去讨伐那个有权有势的司马昭。这时候,在贾充的指使下,有个叫成济的太子舍人,拿着长戈就把曹髦给刺死了。朝廷里的那些官员,都害怕司马昭的权势,根本就不敢去吊唁曹髦。但有两个人可不怕,他们还抱着曹髦的尸体放声痛哭。嘿,奇怪的是,司马昭居然不敢给这两个人治罪,这是为啥?
史书里记载着,“及高贵乡公被害的时候,那些个百官没一个敢到跟前去的”。第一个到现场的人是太傅司马孚,他把曹髦的脑袋搁在自己腿上,哭得稀里哗的,还喊着:“陛下被害死,这是我的罪过。”没过多会儿,太后下旨要用平民的礼节来安葬曹髦,司马孚不乐意了,他“跟一群大臣一起上表,请求用王的礼节来安葬”。在司马孚之后,还有一个官员到了现场,这人就是尚书仆射陈泰。
陈泰当时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把皇帝的尸体放在自己腿上,哭得那叫一个伤心。之后,陈泰见到了司马昭,他俩还聊了一会儿。陈泰见到司马昭的时候,眼泪还是不停地流,司马昭也对着他哭了起来。司马昭就问陈泰,这事儿该怎么收场。陈泰回答说:“只有把贾充给斩了,这样或许还能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司马昭可不同意,毕竟贾充是他的心腹之人。最后陈泰说:“难道还要让我再说些违背心意的话吗?”没过多久,陈泰就吐血死了。
咱先来讲讲司马孚,这人是谁?嘿,司马孚,可是司马昭的三叔!司马昭的爷爷是司马防,这司马防有八个儿子,老二就是司马懿(字仲达),老三便是司马孚(字叔达)。司马孚这人“温厚廉让,博涉经史”,他先后在曹植、曹丕手底下干活。曹魏建立之后,司马孚就在宫中任职了,很受曹丕的信任。等到魏明帝上台,司马孚就担任度支尚书,负责管理曹魏的财政。
249年的时候,司马孚跟着他哥哥司马懿一块儿参与了“高平陵之变”。司马孚这人性子挺谨慎的,在司马懿掌权的时候,他就有意不去掺和政治上的事儿。司马师废掉曹芳,还有司马昭弄死曹髦,这两件事司马孚都没沾边儿。毕竟司马孚是长辈,司马师和司马昭也不敢去逼他们这位三叔。曹魏没了之后,司马孚拉着曹奂的手,哭着说:“等我死的时候,我肯定是大魏的忠臣。”
再来讲讲陈泰,他和司马孚没有那种关系,可仍然是让司马昭惧怕的人。陈泰是颍川许昌那儿的人,他的曾祖父是东汉的名士陈寔,祖父陈纪同样是东汉名士,他爸爸是曹魏的重臣陈群。在汉末魏晋那时候,颍川陈氏可是名门望族。陈泰也特别厉害,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还劝曹爽把印绶交出来。
打这之后,陈泰就在陇西的军队里干活,当上了征西将军,还带着假节都督雍、凉这边的军事。他跟姜维可是交了好多次手,狄道之战、曲城之战,陈泰都打赢了。司马昭可看重陈泰了,还夸他说:“玄伯这人又沉稳又勇敢,还很有决断力,担着一方重任,去救快要被攻陷的城池,都不要求增加兵力,上报的事情也少,肯定是因为他有把握能打败敌人。都督大将,就该像他这样!”就因为这两个方面的情况,司马昭也没法把陈泰怎么样。
提笔写今生
当街杀皇帝已经是犯了天下之大不韪了,还敢杀大臣,这表明态度是要篡位了。
用户11xxx71
出身寒门的王经却是母子俱被杀!司马炎上台后召王经的儿子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