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行业,原本早已在“死亡”的边缘疯狂试探,但随着一场疫情的爆发再度翻盘。然而,一旦疫情散去,最先败下阵的,很有可能还会是它。
你一定想不到,它就是
生鲜零售。
要知道,2019年的生鲜零售,过得并不好,甚至可以用“苟延残喘”来形容。
顺丰旗下的生鲜品牌“顺风优选”,全国大撤退;
开业不足半年的小象生鲜,被迫接连停业;
估值超过10亿元的生鲜电商平台鲜生友请,欠债3亿,一夜之间关闭所有门店;
超过20家明星平台关停:呆萝卜、鲜来多、也买酒、我厨……
4000多家入局者中,95%都处于亏损状态,只有1%实现了盈利;
而当我们都以为,生鲜要濒死于2019年冬天时,疫情爆发了,它又火了!
京东到家销售额同比增长470%;
每日优鲜销售额同比增长321%;
美团买菜在北京的日订单量,较节前上涨2-3倍
生鲜电商App日活用户从平日的不到800万,直接突破了1200万,简直就是成倍增长!
许多人认为,疫情期间的“宅经济”,迫使大家养成了线上买菜的消费习惯,因而生鲜零售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块香饽饽。
各行各业跨界卖菜、邀请菜农入驻生鲜平台……各种言论开始流传:
“疫情让生鲜翻身,终于迎来了第二春”;
“生鲜电商迎来新风口”;
“生鲜电商又回来了!”
……
恰恰相反,共和君却认为:疫情救不了生鲜零售。
为什么?
01
传统餐饮会迎来爆发式消费热潮
首先,我们能预想到的,就是传统餐饮在疫情后,会迎来爆发式的消费热潮。
疫情过后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共和君在微博翻到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但呼声最高的,基本都离不开“吃”。
新冠肺炎,让全国人民都停止了外出就餐的脚步,传统餐饮成为了这场灾难之下损失最为惨重的行业之一。
停业等死、开业找死。这些遭受沉重打击的餐饮企业,一旦能挺过去,必将在疫情之后迎来爆发式增长。
这是因为全民的“出门热”。
闷在家里几个月,一旦解除封禁,必将有一大波人流涌向街头,只要出门就肯定少不了到餐饮店消费。
再加上吃腻了几个月的家常菜,相信很大部分人都渴望下馆子换换口味。
这不,疫情还没过去,陶陶居恢复堂食第一天就已经爆满。(此为反例,大家还是乖乖待在家吧)
广州陶陶居恢复堂食第一天,人们戴口罩在门口等位 ▽
所以,店面门口大排长龙的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当一部分人选择外出就餐之后,那么线上买菜的需求肯定随之下降。这就是生鲜所面临的危机之一。
02
预制菜、方便食物或会成为新风口
生鲜所面临的第二个危机,就是预制菜品的崛起以及方便类食物受到热捧。
什么是预制菜?就是供应端会提前将原材料加工制作成半成品,顾客简单加热后就能食用的食物。
对于绝大部分上班族来说,疫情期间购买生鲜食材自己做饭可还行。
等到一切恢复正常,回归职场,解决早午晚餐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刚经历过一场肺炎,更加关注健康安全问题,不会轻易叫外卖;但如果自己做饭,厨艺是一项挑战,再加上所需要的时间、精力,上班族耗不起。
这个时候,预制菜品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省去洗、切、调味等步骤,简单加工即可,安全风险还低。
完美解决了味道、时间、效率的问题。
除了预制菜品,我们还留意到,像方便面、螺蛳粉、自热小火锅等方便类食品,同样处于逆境增长的态势之中。
预制菜品重塑市场份额,相较之下,生鲜的分量就会对应地减少了。
03
同行对手太多,淘汰赛后只剩下强者
接着,就是生鲜行业内部的竞争。
PC6安卓网的数据显示,目前各类买菜App达到了117个。
除了京东到家、美团、饿了么、盒马、每日优鲜这些小有名气的巨头,叮咚买菜、食行生鲜这些新兴公司也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这还不止,就连卖水果的百果园、开加油站的中石化……许多外行企业也纷纷跨界生鲜,想要分一杯羹。
想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这样一来各家生鲜就想抢“量”,放在“质”上面的心思就会削弱了。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当然想要以最实惠的价格买到最新鲜的蔬菜食材。
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度高、可信任度强的生鲜app。像新生的品牌、跨界卖菜的品牌,消费者只会把它当做一个后备的“买菜渠道”。
图源:明观投资、创业邦研究中心
到最后,消费者只留下一两个体验感最好、品类最齐全的app。
说到底,生鲜零售玩到最后,可能只会是几个巨头之间的游戏。
04
自身存在的问题,终成生鲜最大绊脚石
除了外界的危机,生鲜零售最大的“敌人”,其实还是自身的问题。
首先是用户的留存率。
七麦数据显示:叮咚买菜、京东到家、每日优鲜等生鲜app,现在在App Store的榜单排名中, 无一例外,都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
排名甚至低于疫情爆发之前!
叮咚买菜 ▽
京东到家 ▽
每日优鲜 ▽
这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
一来是因为随着疫情拐点的到来,人们开始走进超市;二是因为生鲜app的服务质量,随着订单的暴涨而不断下降;
数据显示,各类买菜app中40岁以上的用户增加了237%。
可当疫情褪去之后呢,这部分暴增的用户人群,大多都会回归到传统菜市场。像逛菜市场这样重要的生活场景,短期内是不会轻易被取代的。
其次,是前面提及到的货品保鲜问题。
对于做生鲜的来说,最重要的恰好就是“新鲜”。
可是毕竟生鲜食材从种植开始,到送货至顾客手中,牵涉到的环节太多了:种植、选品、清洗、包装分拣、物流、损耗……
要知道,中国最好的冷链运输公司叫顺丰,但他们旗下的生鲜电商平台——顺丰优选都没能被记住,那么,对于其他平台来说,自然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再者,就是人工成本。
很多人说生鲜电商可以省去线下门店的成本,可赚了。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毛菜变成品要人,货架分拣要人,配送到家还是要人……这其间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同职业的人员去负责。
西贝向盒马借用1000名符合相关标准的员工;
苏宁临时抽调集团内部人员支援到家业务;
生鲜传奇等公司也相继发出了“共享员工”的邀约;
……
一笔40块钱的订单,这背后覆盖的是多少的人工成本呢?
2019年,生鲜新零售早就褪去了光环,呆萝卜、妙生活等生鲜企业就被曝因经营不善、融资难等原因,都在下半年爆雷。
2020开年的这场疫情,似乎让大众看到了伤痕累累的生鲜电商,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但实际却是一场加速的大洗牌。
背后大量备货带来的损耗、人员的调配、后期的用户留存……留给生鲜行业的思考太多太多,是“死而复生”还是“昙花一现”,我们拭目以待。
而对于当下的餐饮店,也别丢了希望,留下来的店就会有红利:好铺位、低租金、好人才……
熬过去,等待你们的都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