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瓣术后斗气停药心脏病患者险丧命

点点看吧 2024-12-26 09:31:13

张晓慎副院长带领团队为患者进行手术。

  57岁的羽女士两年前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接受了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手术,术后一直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然而,一场家庭矛盾却让她命悬一线。

  近期,因家庭琐事,羽女士与家人发生争执。尽管家人认为矛盾已解决,但羽女士心中仍有不满,竟擅自停用抗凝药物。两个月后,羽女士出现体力明显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家人才察觉异常,紧急将她送往医院。

  羽女士的丈夫带她来到当初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暨大附一院心脏血管外科门诊。经检查,羽女士心衰症状显著,人工机械瓣膜的双叶卡死,仅有少量血液能通过,情况危急。若人工机械二尖瓣膜完全阻塞,羽女士将有猝死风险,必须尽快手术。

  暨南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暨大附一院副院长、心血管外科专家张晓慎在了解羽女士病情后,迅速制定急诊手术方案。羽女士入院后,很快完成术前检查与准备,随即被送入手术室。

  手术中,由张晓慎主刀,医院党委副书记王昊带领的麻醉团队负责麻醉管理与术中监护。在体外循环技术的支持下,张晓慎成功拆除羽女士体内堵塞的机械瓣膜,并植入新的机械瓣膜。原来的瓣膜因血栓几乎完全闭塞,仅剩极细微的通道,而这微小的缝隙成了羽女士的最后一丝生机。

  在医疗团队的紧密协作下,手术圆满成功。术后,羽女士被送至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接受专业康复治疗,最终脱离生命危险,恢复健康。

  心脏换瓣手术后,患者的用药至关重要。人工心脏瓣膜分为生物瓣膜和机械瓣膜两类,接受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需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并定期检测凝血功能,以预防血栓形成导致的瓣膜失效或出血并发症。

  张晓慎提醒,擅自停用抗凝药物风险极大,可能导致机械瓣膜表面血栓形成,出现“卡瓣”,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猝死。此外,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治疗依从性影响较大,家属应重视患者的心理支持与情感关怀,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李小辉 张灿城

0 阅读:3
点点看吧

点点看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