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放话征税硅谷巨头,加拿大剑指美国"七寸",特朗普遭最痛反杀

强强谈历史 2025-04-12 20:30:43

一边“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喊得震天动地,另一边硅谷巨头却被欧盟重税盯上,加拿大更是直接对铁锈带挥刀相向。

这不是敌人打来的,是特朗普自己搬的砖头砸了自己脚。看似强硬的关税大棒,怎么就成了美国本土产业的催命符呢?

盟友直逼美国经济“罩门”

特朗普关税大棒一挥,盟友纷纷倒下。这一次,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欧盟先是高调宣称,或将全面推行数字服务税,这一举措将几乎涵盖谷歌、亚马逊、Meta等所有美国互联网巨头。

法德更是表示,将“优先对利润导向型垄断平台征税”,这话一出口,纳斯达克直接绿了三天。

与此同时,加拿大宣称对美国所产汽车、钢铁、铝制品征收“反制性精准关税”。这些商品多源自特朗普一贯力挺的“铁锈带”制造州,如宾夕法尼亚、密歇根与俄亥俄州。

卡尼称这些措施“旨在对美国造成最大程度的痛苦”。换句话说,加拿大不再打“面子”,直接捅“命门”。

这并不是简单的政策过招,而是战术级别的反击行为。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先对盟友加征关税,美其名曰“保护国家安全”,结果把盟友当敌人打,盟友一怒之下不再忍气吞声,而是回敬得更狠、更准。

这不是斗气,而是为生存而斗命。

而欧盟那边,法国总统马克龙也不再委婉,回应美暂停对欧盟新关税决定,称其为 “脆弱的暂停”,根本问题未解决,并称法国将与欧盟将团结谈判以永久取消关税。

这句话,是对特朗普的“当头棒喝”。

特朗普“自残式爱国”

美国一直以为自己是世界供应链的“指挥部”,但当盟友动手拆线,这个“指挥部”反而成了孤岛。

尤其是这次加拿大和欧盟的反击,都精准地打在了特朗普最不想受伤的地方——选票重地和金主企业。

先说“铁锈带”,那里是特朗普2016年和2024年赢下来的关键州,是制造业基地也是失业温床。

汽车、钢铁这些产业,本来靠特朗普“保护”才稍有复苏,如今却因为加拿大加税,很可能再次面临订单缩水、利润下滑、工厂裁员的噩梦。

再说科技巨头。谷歌、Meta、苹果这些公司虽然总部在加州,但它们支撑的可不只是西海岸的就业,更是支撑了整个美股的繁荣。

欧盟的数字税一旦全面实施,意味着这些公司的利润将在欧洲被腰斩,不光拖累股价,还会影响它们回购计划和员工激励,间接波及整个硅谷生态。

说白了,一边打盟友,一边自己企业倒霉,这哪是保护经济?

分明是“自残式爱国”。

更扎心的是,特朗普本来就是靠打着“制造业回归”旗号赢下底层民众支持的,现在盟友一脚踩住铁锈带的喉咙,让他的政策立场变成了笑话。

美国国内媒体甚至开始调侃:“特朗普不是重振制造业,是重启工人失业潮。”

失业潮正在逼近

眼下,盟友的精准反制已不再是象征性的外交抗议,而是实打实地砸向了美国本土产业的“饭碗根”。

这场博弈,最先受到冲击的极有可能是普通美国工人的餐桌。

现在,美国的中小供应链企业即将喘不过气来。制造业不景气,订单减少,企业又负担不起高成本进口原材料,只能选择裁员减支。

而更深层的担忧,是美国制造正在陷入“信心断裂”。

如果美国的盟友都不再视美国为合作伙伴,而是视为风险源头,那就意味着跨国企业也会开始重新布局。

国际投资会优先流向政策稳定的国家,美国的制造业链条将被“抽血”式外移,失业将不再是阶段性的调整,而是结构性的塌方。

失业潮的影响可不只是“饭碗问题”。

一旦工厂倒、岗位失、消费减、贷款断,那接踵而至的就是家庭债务危机、房贷违约潮和社会治安下滑。

这个过程像滚雪球,越滚越大,最后不光砸了普通老百姓的饭碗,连美联储、财政部和白宫都得出来端水灭火。

所以现在问题不是“有没有失业潮”,而是失业潮何时爆发、规模有多大、能不能兜住底。

而从目前趋势看,如果特朗普继续用关税“打朋友的脸”,那到年底,恐怕就不是铁锈带的问题了——全美中西部和南部制造业大州都要迎来“断崖式寒冬”。

美国以关税“设局”,盟友却以精准反制“破局”;特朗普妄图打击他国经济,未曾想反倒成了本土产业的“刽子手”。

这不是逆转,而是报应。打别人疼的同时,也要问问自己,伤得起吗?

0 阅读:0
强强谈历史

强强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