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年七月,因为李傕和郭汜的相互攻杀,长安周围,再次陷入了战乱当中。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借着这个机会,那位小皇帝汉献帝,却突然带着文武百官,离开了长安,而后东归洛阳。
这一年,汉献帝15岁。
自从当年董卓入京开始,汉献帝已经做了近六年的皇帝。但在之前的六年时间里,因为汉献帝年龄太小,再加上董卓和那些凉州军阀的存在,导致年少的汉献帝,一直都如同一个傀儡。
然而如今,借着李傕和郭汜相互攻伐的机会,汉献帝却离开了长安,第一次摆脱了这些军阀的控制!
作为东汉的末代皇帝,汉献帝的故事,大家往往都比较熟悉。汉献帝早年被董卓拥立,而离开长安之后,好不容易到了洛阳。但再之后,他却又被曹操挟持,成了曹操手里的傀儡。
再后来,这种傀儡的日子,汉献帝硬是过了二十多年。直到曹操去世之后,曹丕篡取了皇位,他才算是稍稍获得一些自由。
对于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但对于汉献帝本人的故事,大家往往就不太熟悉了。尤其是汉献帝被拥立之后,到他东归洛阳之前的这段故事。《三国演义》里面基本没提,所以后世大多数人,自然也就无从得知。
但实际上,汉献帝刘协少年时代的这段历史,其实也是相当有意思。
而这段历史,最初其实我们还得从当年刘协登基说起。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之后,围绕着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汉朝高层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
汉灵帝本人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刘辩,次子叫刘协。
刘辩是汉灵帝的皇后何氏所生,所以以何家为首的外戚党,就坚决支持刘辩做皇帝。而刘协则是幼年丧母,由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抚养长大。所以,以董家为首的董家外戚,联合宦官一派,就直接刘协做皇帝。
再之后,围绕着到底由谁来做皇帝,双方产生了严重的内斗。
在这个过程当中,何家首先压制了宦官派,压制了董家外戚,随后拥立了刘辩做皇帝。而随着刘辩上位,董家和宦官集团,就遭到了残酷的打压。包括那位董太后,之后都被流放回老家,随后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面对何家的主动进攻,后来,宦官们也忍不了了。因为何家得势之后,以何家为首的一些人,主张将所有宦官,赶尽杀绝!于是为了活命,后来宦官们就趁着何进入宫的机会,直接刺杀了何进。
但再之后,何进的那些旧部,为了给何进报仇,就开始强攻皇宫。同时,以袁家为首的士族集团,也开始推波助澜。而这场混战最后的结果,就是京城内所有势力,全部元气大伤。而作为地方军阀的董卓,却在机缘巧合之下,成功入主了京城。
以上这些,都是东汉末年混战的开篇剧情,后世大多比较熟悉。而在董卓入京之后,董卓为了让自己更合理的掌权,此时他就想到了换皇帝。
当时在位的汉少帝刘辩,本身是何家拥立的皇帝。尽管此时,何家已经元气大伤,掌权的何家男人近乎死绝。但只要刘辩还在位,未来始终会对董卓形成威胁。只要等刘辩长大,未来多半都会对董卓复仇,夺回董卓手里的权力。
这种事情,在东汉之前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好几次!
反倒是那位皇次子刘协,他的背后,此时已经基本没什么政治力量了。如果换他做皇帝,则更有利于董卓自己掌权。
于是就这样,公元189年九月初一,董卓正式宣布,废黜汉少帝刘辩,改立刘协做了新皇帝。
至于那位何皇后,则是在三天之后,被董卓毒杀!而那位被废的汉少帝刘辩,则是在半年之后,同样被董卓毒杀。
这一年,刘协只有九岁。
那么,在刚刚登基的刘协眼里,董卓是一个怎样的人?
其实在刘协刚刚登基的时候,他眼里的董卓,并不是什么坏人。相反,对于当时年幼的刘协而言,董卓是他身边最大的依靠,更是他的恩人!
要知道,当年刘协的生母王氏,在刘协刚刚出生之后不久,就被何氏给毒死了。之后,刘协一直被自己的奶奶董太后抚养长大。这位董太后,虽然出身不高,没什么见识,而且特别贪财。但对于刘协而言,依然对他有养育之恩。
但就是这样一个奶奶,就在自己父亲去世之后,被那个何皇后赶走,而且不明不白死在了路上!
可想而知,年幼的汉献帝,到底有多恨何氏!
另外,董卓入京之后,他打出的旗号,其实也不是自己要掌权。而是说自己是董家的远房亲戚,和那位董太后是一家人。所以,自己帮助汉献帝,其实就是代表外戚势力。
年幼的汉献帝,当然分不清真假,也不知道董卓是不是真的董家人。他只知道,这个男人扶持自己做了皇帝,而且帮自己报了仇!
所以,在年幼的汉献帝眼里,董卓其实才是大英雄。
不过接下来,没过多久,汉献帝却逐渐发现,董卓也不是什么好人。在董卓入京之后,很多朝堂官员,都被董卓贬官,或者直接被杀。而且后来,董卓还自任为丞相,全权掌管朝政。
就算所谓的朝会,都被搬到了他自己的府上。
此时的汉献帝,俨然已经成了董卓手里的傀儡。但对此,汉献帝又无可奈何。毕竟当时整个洛阳的军队,都在董卓的掌控之中。而汉献帝本人,却只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自然什么都做不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此时汉献帝的背后,几乎没有任何政治力量可以依靠。汉献帝的生母王氏,虽然也是宦官之后,但却并没有太硬的家世背景。至于董家,自从董太后死后,董家已经基本散了。剩下的一些董家远亲,更是以董卓马首是瞻。
而当年在东汉稳定时期,可以用来平衡朝堂的宦官和士族,此时同样无能为力。宦官集团因为之前的清洗,已经基本被消灭。然后董卓入京之后,又杀了一遍,此时已经不成气候。至于士族集团,此时在京城内部,已经完全没有能够和董卓抗衡的大臣。
做一个傀儡皇帝,这似乎就是汉献帝唯一的命运了。
就这样,半年时间匆匆而过,很快就到了公元190年。而到了这一年开春之后,以袁绍为首的一些大臣,开始在关东地区起兵反董。
对于这些起兵的大臣,董卓告诉汉献帝,这帮人是反贼,是要抢他皇位的坏人。但汉献帝此时也不是什么都不懂,他也开始怀疑,董卓是不是在骗自己。
而几乎与此同时,董卓又下令,让整个洛阳城内的文武百官,以及洛阳周围的所有百姓,全部迁入关中,转移到长安地区。
就这样,因为董卓一声令下,十岁的刘协,被迫离开洛阳,前往长安。
当然,和那些流离失所,被迫搬家的百姓相比,汉献帝还算幸运。在这一年二月十七,董卓正式下令搬家。三月初五,刘协就抵达了长安,住进了长安的未央宫。
尽管在东汉时期,长安并不是首都。但因为当年西汉的首都在长安,而且刘邦的宗庙也在长安。所以东汉开国之后,也对长安进行了各种维护和修缮。这导致刘协抵达长安之后,日子过得也不算特别差。
但对于那些百姓来说,他们的日子,就真很惨了。因为搬家的命令太过匆忙,导致整个洛阳周围,后来成了一片焦土,无数百姓死在了搬家的路上。
面对这样跋扈的董卓,刘协也很无奈。但同时,年少的刘协,却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权利意识。
所以接下来,刘协开始暗中拉拢一些人手,培养自己的力量。
首先,刘协后来下诏,找来了自己的亲舅舅王斌。当年刘协的生母,在刘协刚刚出生之后,就被毒死了。但到了这个时候,那位王美人却还有一个兄弟在世,就是这个王斌。
而接下来,当王斌被找到之后,刘协则是任命他为奉车都尉。说白了,就是皇帝的御用司机,专门贴身保护皇帝。
然后,年少的刘协,又开始在自己的后宫做文章。在他的努力下,后来他娶了自己名义上的亲姑父的女儿,伏寿。
这个伏寿和刘协的亲戚关系,说起来有点复杂。简单来说,当年刘协的亲爹汉灵帝,并不是汉桓帝的儿子。多年之前,汉桓帝临终之前,没有儿子,所以就从宗室当中,找到了汉灵帝过来接班。但同时,汉桓帝生前有女儿,其中一个女儿,就嫁给了一个叫伏完的人。
说起来,这个伏家也是大家族,影响力极大。而从亲戚关系上来说,刘协显然得管伏完叫一声姑父。而到了刘协登基之后,伏完正好有一个女儿,取名为伏寿。后来,刘协就娶了这个伏寿,以此来得到伏家的支持。
而除了伏寿之外,汉献帝后来又娶了董氏和宋氏,以及其他一些有背景的女子。董氏的父亲是董承,他是汉献帝奶奶的侄子,当时手里也有一些兵权。而宋氏的父亲,则是常山太守,同样也是一方大佬。
总之,面对强大的董卓,刘协根本无法反抗。但从始至终,刘协一直没有放弃过反抗的念头。
不过后来,还没等刘协发动,王允就和其他士族官员一起,联合吕布,一起刺杀了董卓。
这一年,汉献帝12岁。
董卓的死,让汉献帝觉得,或许自己又有了掌权的希望。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汉献帝开始逐渐派出使者,出使函谷关以东,希望可以迅速安抚地方,重新恢复东汉的统治。
但结果,就在不到一个月之后,董卓的那帮旧部,就忽然打到了长安城下。
因为当时汉献帝太过年幼,对于军事方面,几乎一窍不通。所以在李傕、郭汜等人带过来之后,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任由王允摆布。
而最终,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吕布带领少量亲随逃走,王允被叛军杀了全家。连带着很多忠于刘协的老臣,也全都死在了这场混战当中。
再之后,随着李傕和郭汜进入长安,汉献帝就再次被他们挟持。
但即便是被挟持,接下来的两年里,汉献帝依然在极力保持自己皇帝的尊严。
在《三国演义》当中,汉献帝往往被塑造成一个‘窝囊’而且‘胆小’的形象。但在真实的历史上,汉献帝其实并没有那么差劲。至少,和历史上其他朝代的亡国之君相比,汉献帝其实一直在努力挽救大汉江山。
比如说,大概在被李傕挟持一年多以后,汉献帝忽然下令,要是赦免两百多个罪犯。这其中的很多人,都是因为之前被李傕陷害,所以才被打入大牢。对于这些人,李傕自然不愿意赦免他们,但汉献帝却坚持自己的意见,坚持要赦免他们,甚至不惜和李傕硬顶。
再比如说,即便当时汉献帝已经基本被架空,但在被挟持期间,汉献帝还正常以皇帝的身份,主持察举制考试。成绩优异者被拜为郎中,成绩次等则是被任命为太子舍人。甚至于就连太学的典礼,汉献帝都要亲自参加。
另外,公元194年,因为李傕和马腾等人开战,再加上这一年天气不好,导致关中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饥荒。
而为了赈济灾民,汉献帝直接把宫里的两百多匹御马,以及宫里的丝绸布帛,全都拿出去卖掉,用以换成粮食赈济灾民。结果,汉献帝好不容易换来的粮食,却被李傕一声令下,直接带回了自己的军营。
然后,汉献帝依然没有放弃,他又从宫里的口粮当中,省出一部分熬成粥,用以发放给灾民。但结果,就是汉献帝从嘴里省出来的这点口粮,依然被下面的官员贪墨。而汉献帝也没有就此罢手,一直在竭尽自己所能,肃查贪污,最后终于惩治了几个贪官,顺利把粥发到了百姓手里……
后世很多人都知道,后来汉献帝离开长安之前,是因为实在饿的受不了,才不得不离开。最困难的时候,他去找李傕和郭汜要粮食,结果人家只扔给了他几具腐烂的牛骨头。
但极少有人注意到的是,堂堂东汉的天子,为啥会沦落到这个地步?难道说,当时的皇宫里面,真的连一粒粮食都找不出来了吗?
答案其实就在这里!因为当时宫里的粮食和财物,早就已经被汉献帝拿出来,用以赈济灾民了。
但即便如此,汉献帝的努力,依然无法改变大势。因为当时整个长安周围的兵权,都不在他的手里,也不在那些老臣的手里,而是在李傕郭汜等人的手里。
而且,在这几年当中,大量忠于汉室的老臣,开始纷纷去世了。
公元191年,长安城被叛军攻破之后,王允及其全家被杀;同年,司隶校尉黄琬,与王允一同被杀;公元192年,卢植去世于幽州老家;公元195年,皇甫嵩病逝;同年,朱儁被活活气死……
这批老臣,他们都经历过之前的桓灵二帝时代,虽然亲眼见证了国家的衰落,但到底还是对汉献帝极为忠诚的。
可是在他们先后去世之后,尤其是经过董卓和李傕等人,两次屠戮之后。汉献帝的身边,就很难找到这种既忠诚又有能力的大臣了。
而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汉献帝长大之后,在他身边,也没有能掌控军队的狠人。这就从根本上,断绝了汉献帝再次掌权的可能。
就这样,到了公元195年,因为李傕和郭汜争权,双方开始在长安城内,公然开战。在双方开战过程当中,汉献帝更是成了双方手里的筹码,直接被软禁了起来。
后来,多亏了同为董卓旧部的张济,带兵来长安调停,这才让李傕和郭汜二人罢兵。同时,借着这个机会,汉献帝又向张济表示,自己不想再留在长安,而是想返回洛阳。
因为当时各方势力之间,都在明争暗斗,彼此之间都有各自的算计。而汉献帝则是利用这个机会,巧妙利用了各方的矛盾,终于成功说服了这几个军阀。
最终,李傕和郭汜终于点头,允许汉献帝东归洛阳。
这一年,刘协15岁。
客观来说,在当时的处境下,刘协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在那种处境下,刘协还是尽量保持皇帝的威严,愿意想着城外的百姓,甚至拿出自己的家底来赈济灾民。和历史上很多亡国昏君相比,这样的刘协,已经算是很好了。
如果能生活在一个太平时代,刘协未必不能成为一代明君。
但可惜的是,生活在当时那种环境下,刘协想要翻盘,实在是太难。
所以最后,他这一辈子,也就只能沦为各方手里的傀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