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6年,袁术派出大将纪灵,带兵三万,打算一口气灭了刘备。
得知此事之后,刘备马上向吕布求援。尽管就在不久之前,刘备刚刚被吕布夺了徐州,对吕布恨之入骨。但眼下面对袁术的威胁,刘备也没办法,只能向吕布再次低头。
而吕布这边,在得知袁术即将进攻之后,也开始担忧起来。他其实也知道,刘备肯定对自己心怀不满。只要有机会,吕布其实也想除掉刘备,永绝后患。但问题是,刘备的存在,却可以保护吕布的侧翼,免受袁术的进攻。
一旦灭了刘备,袁术很容易从侧翼进攻吕布,对吕布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吕布虽然本人能打,但他的军队数量不如袁术。正面开战,大概率不是袁术的对手。所以此时留下刘备,让刘备帮自己守住侧翼,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此时袁术已经来打刘备,刘备已经向自己求援。如此一来,吕布就面临了一个两难的选择。
如果他不帮刘备,眼看着刘备被袁术消灭,那么再之后,袁术就会趁势灭了他。
但如果他帮助刘备,和刘备一起对抗袁术,势必就会折损自己的兵力。此时吕布刚刚入主徐州不久,一旦他麾下的军队折损,很容易让刘备再次做大,然后再反过来夺了他的地盘。
不管是帮还是不帮,似乎都不太合适。
然而面对这样的困境,吕布却选择了一个非常炸裂的办法:他选择带了一千多亲随,迅速赶到沛县。然后,在刘备和纪灵开战之前,同时把两人找过来喝酒。
而在这次酒宴上,吕布在军营门口,树立起一支戟。然后吕布和大家说,如果自己能够隔着一百五十步,射中这支戟的小支,就请双方各自撤兵休战。如果自己射不中,那就任凭双方接下来随意开战。
然后,吕布一箭射出,竟然真的命中了这支戟的小支。
见到吕布箭术如此高明,刘备和纪灵都吓了一跳。于是再之后,双方只能罢手,纪灵也带着军队,暂时撤了回去。
这就是历史上‘辕门射戟’的故事。
在《三国演义》当中,辕门射戟是一个很重要的故事。而在正史上,这件事也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几乎和小说里写的没区别。
当时的吕布,确实就射了那么一箭之后,直接吓傻了所有人。然后以纪灵为首的袁术阵营大军,只能乖乖退去,根本不敢再找刘备的麻烦。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辕门射戟,为啥会有这么夸张的效果?吕布只是单纯射了一箭,为啥就能吓坏了袁术的三万大军?让他们再也不敢进攻呢?
这段历史,我们其实可以从吕布之前背刺刘备说起。
公元196年,大概在辕门射戟事件发生几个月之前。当时的刘备,还是名义上的徐州之主。至于吕布,则是刚刚被曹操击败,带着少量人马前来投奔刘备。
面对吕布的投奔,当时刘备手下也正缺少人少。所以最后,刘备就分给了吕布一些军队,让他驻守在沛县,保护自己的侧翼。
然而没想到的是,在这不久之后,袁术忽然打了过来。为了阻击袁术,刘备亲自带兵去了前线,只留下张飞留守自己的老巢下邳郡。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吕布开始有了别的想法。同时,袁术开始给吕布写信,怂恿吕布反水,偷袭刘备的后院。
而吕布这边,得到袁术的支持之后,心里也多了几分底气。恰好当时下邳郡这边,张飞没搞好群众关系,和徐州原本的陶谦旧部产生了矛盾。于是后来,这帮陶谦的旧部,直接投靠了吕布,彻底反水了。
就这样,在极短时间内,吕布占领了下邳,彻底端了刘备的老巢。反观刘备这边,因为之前没有任何准备。他和麾下士兵的家眷,全都留在了下邳,直接被吕布俘虏了。
当然,吕布接管下邳,也不是一帆风顺。在进入下邳之后,吕布也曾经遭遇过叛乱。在此期间,吕布有一个叫郝萌的部将,就曾经主动发起叛乱。只不过最后,在吕布及其部将高顺的努力下,这场叛乱被迅速平定了,所以吕布后来才能在下邳站稳脚跟。
而随着吕布彻底占据下邳,刘备就彻底没机会了。于是最后,走投无路的刘备,只能向吕布服软,把徐州牧的位置让给了吕布。而吕布这边,也没对刘备斩尽杀绝,反倒是让他带着剩余的兵马,前往自己之前驻守的沛县驻扎。
就这样,在极短时间内,刘备和吕布的地位发生了反转。
但这一切,当时也都落在了袁术的眼里。
之前袁术表示,自己愿意支持吕布做徐州牧。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想挑起吕布和刘备的内斗,然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但可惜的是,吕布和刘备的内斗,仅仅持续了极短的时间,就已经结束了。这让袁术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
之前袁术废了那么大力气,和刘备对峙了那么长时间,好不容易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如今,吕布却摘了果子,这自然让袁术无法接受。
于是接下来,几乎就在刘备对吕布低头,被吕布赶到沛县的时候。袁术这边,果断派出自己的大将纪灵,统领三万大军,直接碾压了过来。
这个纪灵是什么来头呢?
在‘辕门射戟’这个故事当中,纪灵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导致后世很多人,基本上都听过这个名字。但实际上,对于这个人,后世的史学家反倒是了解极少!
因为在正史上,除了辕门射戟这一次事件之外,纪灵的名字再也没出现过。
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来头?祖上是谁?他是怎么追随了袁术?如何成为袁术麾下的大将?最后结局如何……这些问题,史书上统统都没写。
但显然,能够让此时的袁术,分出三万军队交给他控制。纪灵本人,一定深得袁术的信任。
至于袁术,他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暂时脱不开身,无法亲自带兵进攻,所以才把军队交给了纪灵。
而接下来,纪灵开始进攻之后,可选择的进攻对象,大致有两个。一是选择直接进攻刘备,二是选择进攻吕布。
相对来说,刘备此时立足未稳,而且军队刚刚溃败,更像是一个软柿子。之前吕布叛变的时候,刘备因为断了补给,麾下军队几乎都断粮了。在找吕布报仇的时候,大部分士兵都跑了。所以此时哪怕刘备到了沛县,他麾下最多也就一两千人,实力极弱!
对付这样的刘备,明显要更容易一些。而一旦干掉刘备,占领了沛县,接下来袁术集团就可以从侧面进攻吕布。到那个时候,吕布必败无疑。
所以,从战术上来说,先稳住吕布,干掉刘备,无疑是一个很聪明的选择。
当然,吕布这边也很聪明,很快就看出了纪灵的谋划。所以在纪灵率军抵达沛县的同时,吕布第一时间带着麾下精锐,迅速驰援刘备。
然后,就发生了‘辕门射戟’事件。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吕布的辕门射戟,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按照东汉的度量衡计算,东汉时期的一百五十步,大概相当于现代的200米左右。而从后世出土的文物来看,东汉时期使用的戟,小支长度大概在30厘米左右,宽度大概在5厘米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吕布在战场上,用弓箭定点杀人。两百米之外,他能精准命中敌人的头部!而且,吕布的精度,甚至还要更高一些。瞄准左脸,就绝对不会射中右脸。
这几乎已经超出弓箭的范畴了!完全就是狙击枪的水平!
就比如在现代,一个杀手在两百米左右的距离,用枪瞄准一个暗杀目标。暗杀的结果,依然可能会暗杀失败,最后只是射中了耳朵。但是如果换吕布上场,吕布都不用枪,他直接用弓箭,就能一箭爆头!
正是因为吕布这个战绩,实在是太夸张!所以自此之后,大家可能会嘲讽吕布人品不行,但却没人再敢质疑吕布的个人武力。
至于纪灵,面对吕布如此夸张的个人武力,也有些胆寒了。要知道,此时如果纪灵坚持强攻,继续进攻刘备。那么接下来,纪灵在战场上,将会直接面对吕布的可怕箭术。除非纪灵能够确保,吕布一直无法接近到两百米之内。否则的话,纪灵一定有被一箭爆头的可能!
所以最后,在没有把握保护自己的情况下,纪灵只能选择暂时撤退。
当然,除此之外,因为辕门射戟这个战绩,实在是太夸张,已经有些超出人类的能力了。所以后世的史学家,又提出了第二个版本的‘辕门射戟’。
在第二个版本的辕门射戟当中,吕布有没有射中,其实并不重要。毕竟,一般人的视线,也无法精确到两百米之外。只要吕布在树立的那支戟旁边,安插自己的人手。然后自己射一箭之后,让他们告诉纪灵,自己射中了小支。
具体射没射中,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吕布要表现出一个态度。那就是如果纪灵选择强攻,自己一定会帮助刘备,一起反击袁术集团!
如果单纯是刘备,纪灵或许有把握在短时间内,迅速结束战斗,并且占领整个沛郡。但如果再加上吕布这边,就算纪灵愿意拼命,这场战争也势必会拖很长一段时间。最后纪灵能不能一战成功,也是一个问题。
而这个风险,恰好是当时袁术集团无法承受的。
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导致后世对于这段历史的时间线,存在一些误解。实际上,在辕门射戟事件发生的同时,当时整个天下其他地方,也发生了其他几个关键剧情。
从史书记载来看,几乎就在辕门射戟事件发生的同时,误差不超过半年之内,历史上还发生了四件大事。
第一件事,就是汉献帝的东归。
几乎就在吕布射箭的同时,汉献帝已经从长安东归洛阳,此时应该正好在东归的路上,或者正好抵达洛阳。
历史上汉献帝的东归,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整个天下的目光,其实都在关注这件事。而且,从长安回到洛阳,汉献帝走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也发生了一大堆事情。
第二件事,则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据史书记载,汉献帝是在公元196年七月初,回到了洛阳。然后仅仅半个月之后,到了七月十八的时候,曹操就赶到了洛阳,随后接走了汉献帝。
这件事,显然也直接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同时也吸引了当时整个天下的目光。
至于辕门射戟事件,具体发生在汉献帝东归洛阳之前,还是抵达洛阳之后,我们无从得知。但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吕布入主下邳,然后他的下属郝萌造反,这件事发生在六月份。也就是说,吕布辕门射戟的时间点,至少是在六月之后。
第三件事,则是北方袁绍的进度。
在公元196年年中的时候,袁绍已经基本压制了公孙瓒,开始逐渐横扫北方四州。此后不久,公孙瓒就被迫退守易京,彻底被袁绍困住了。
至于第四件事,则是来自于袁术集团内部。
几乎就在辕门射戟发生的同时,孙策顺利拿下会稽,并且自任为会稽郡太守。而随着孙策拿下会稽郡,此时孙策及其家属,已经同时控制了会稽、丹阳、豫章、庐陵以及吴郡。
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孙策及其家属,基本上都算是袁术的部将。而此时的袁术集团,基本上也就只占领了不到九个郡。也就是说,随着孙策拿下会稽郡,袁术麾下超过一半的地盘,都已经被孙家收入囊中。
对于孙家的迅速崛起,袁术自然也不可能不在意,自然会有所提防。而且相对前面三件事,孙策的崛起,其实是最让袁术忌惮的。
总之,汉献帝东归洛阳、曹操迎接汉献帝、袁绍反推公孙瓒,以及孙策逐渐独立。这几个重要事件,几乎是和‘辕门射戟’同时发生的。
那么这样一来,袁术就必须得面对一个选择。
请问,此时的袁术,到底是应该先让纪灵带着三万大军,死磕刘备和吕布?还是应该先撤回这三万大军,优先震慑住孙策,同时解决其他问题呢?
显然,后者的战略意义更大。
所以,后世很多史学家认为:吕布当时到底有没有射中那支戟,其实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他通过这件事,展现出了自己和刘备联合的态度。
而在当时的局面下,袁术也不可能让这三万大军,长时间拖在刘备这边。当时在袁术身边,还有其他更急需解决的问题。
于是,在吕布展现自己的态度之后,纪灵自然就只能带兵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