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与齐襄公在泺城与会,商讨两国结盟等事情。
由于齐国是鲁桓公夫人文姜的故国,所以在文姜的再三要求下,鲁桓公这次出行也一起带上了她,这种情况在春秋时期并不常见。
文姜,齐僖公之女,齐襄公的妹妹,也是嫁给卫宣公的宣姜的妹妹。这两姐妹是当时出名的大美女,用倾国倾城来形容她们是一点都不为过,但是她们的德行跟同样是绝色美女的姑姑卫姜比起来却相差甚远。
宣姜原本是应该嫁给卫宣公的太子急子,没想到被身为公公的卫宣公看上,占为己有。
为了给儿子谋取太子之位而加害于急子,成功让儿子公子朔即位,是为卫惠公。
但是很快卫国经历了一番动荡后,卫惠公为了政治需要,结果又将他母亲宣姜嫁给了急子的同母弟弟公子顽,并生下三子二女。
这一连番的操作,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极难理解,这里面的伦常辈分全乱套了。
大家看到这一段时不知作何想,反正老丘看了之后是凌乱了,脑回路已经排不过来了。
话说回来,宣姜如此,文姜也毫不示弱。
她在出嫁前就与自己的异母哥哥齐襄公暗通款曲,关于她的风言风语几乎传遍了各诸侯国,齐僖公也是非常头大,很想把这个烫手的山芋赶紧找个人嫁出去。
春秋之间同姓诸侯国不能通婚,本来齐僖公给文姜选的是风头正劲、文武双全的郑国太子忽,可没想到被公子忽以齐比郑大的理由给拒绝了,没办法只好嫁给刚上台不久的鲁桓公。
桓公三年,文姜出嫁,齐僖公一路送到了齐鲁边境,这在当时是很反常的,有违礼制。
按周朝礼制,诸侯的女子出嫁,如果是诸侯的姐妹,则有上卿陪送;如果是诸侯的女儿,那就由下卿陪送;如果是出嫁给大国,也是要上卿陪送;如果出嫁给周王,那就要上卿和下卿都要去陪送了,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应该出现诸侯亲自陪送。
事出反常必有妖,在这反常的背后也多多少少体现出齐僖公的无奈啊。
娶了文姜这样的大美人,鲁桓公自然也是宠爱有加。
桓公六年,公子同出生,因为嫡长子的身份,所以很快顺理成章的被立为太子。
虽然文姜离开齐国这么多年,可是她的心一直惦记着年轻时发生过的那些事,特别是那位曾经给她带来快乐的哥哥,如今已即位的齐襄公。
这次机会难得,齐鲁和解,她作为鲁国第一夫人的身份与会,鲁桓公原本也是想让她发挥一下作用,从中斡旋,为鲁国争取更多的利益。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决定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齐襄公一看到文姜,她那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成熟少妇魅力,情不自禁的又想到儿时的那些场景,往事一幕幕又上心头,再也按捺不住他那颗骚动的心。
而此时的文姜也是感同身受,干柴烈火,两个同父异母兄妹就这样又做下了乱伦的事情。
桓公很快发现了这件龌龊事,震惊万分,大为恼火。
头上戴的帽子已经绿油油了,但是身在他国,也不好动手,只能大骂了文姜一顿,并对她说了一番狠话,大抵就是看我回国之后怎么收拾你之类的话吧。
文姜越想越怕,想想自己回国后可能小命真会玩完,于是就跟齐襄公商量怎么办。
齐襄公此人不仅荒淫无道,而且残暴嗜杀,他能想到的就是做掉自己的妹夫,把妹妹永久的霸占。
于是,他设计安排了一场鸿门宴,宴请了桓公。
宴席上桓公也没有丝毫给他面子,大声指责他、辱骂他,甚至还说了公子同说不定就是你们的孽子这样的话。襄公没有当场发作,因为他已经早早做好了安排,宴席就这样不欢而散。
等到桓公即将上车要离开之时,突然,站在一旁的大力士公子彭生上前一把拉住桓公,强行抱住往马车上扯,桓公又惊又气,想拼命挣脱,又怎么会是彭生的对手,很快就被拉断了肋骨,伤到了内脏,等到坐到车上时,已吐血而亡。
事情发生的过于突然,桓公的几个贴身护卫都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桓公就薨了。
鲁国人虽然知道这一切就是齐襄公所为,但因为没有确凿证据,也只能吃哑巴亏。毕竟事情是在齐国发生,总要有人来背锅,所以齐襄公下令处死了公子彭生,用一命抵一命的方式来平息了鲁国人的怒火。
文姜因此也滞留在齐国,不敢返回鲁国。
鲁桓公薨后,太子同即位,是为鲁庄公,庄公在位三十二年,春秋首霸齐桓公姜小白将正式闪亮登场。
鲁国大夫申𦈡对这件事说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女子嫁人后有自己的丈夫,男子娶妻后有自己的妻子,这个是不能混乱的,这才是礼数,如果混乱了那必然会出现大问题。
老丘以为,申𦈡讲的非常正确,既然成为夫妻,就像火车驶入了轨道。火车就像一个家庭,而夫妻双方就像两条轨道,要直一起直,要弯一起弯,无论是直还是弯,他们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始终平行,这样火车才能平稳高速地前进,直到终点。在这个过程中但凡有一条轨道改变了这种距离,或者打破了这种平行,那么火车再也无法前行,甚至是灾难性的事故。
所以婚姻就是一种责任,并不是一种负担,如果任何一方觉得不能承担起这份责任,那就终止,但在终止前仍要坚守这份责任,而不是在终止前找各种借口来随意抛弃这种责任。
当很多人面对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都会讲到那句话,“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但,老丘以为,“既然厌倦,何必勉强,好聚好散,重建火车”。
愿大家的小火车都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开到下一站。
桓公十八年 - 彭生弑鲁桓公
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𦈡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
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
鲁人告于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恶于诸侯。请以彭生除之。”齐人杀彭生。